一种轻薄型发热护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2250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薄型发热护颈,所述发热护颈的厚度为15mm以内,从内到外依次为内表层1、导热层2、发热膜层3、支撑层5和外表层7,各层紧密贴合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热护颈,其中,内表层1、导热层2、发热膜层3、外表层7均为柔性可变形结构,通过支撑层固定发热护颈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经过石墨烯发热特点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巧妙的应用于护颈,从而改变了现有的护颈厚重、移动不方便、使用受限的问题,得到了一款轻薄、可随意折叠、无需插墙电压,即可实现红外理疗的效果的护颈。在设计上,除了依托了石墨烯发热膜的特点外,还对结构进行了细致合理的设计,石墨烯发热膜得以充分的发挥,总重不到200g,总厚度不到1.5cm,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通过红外进行加热的护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人使用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由于长时间保持固定坐姿,常常会对颈部以及肩背造成损害。护颈作为一种颈部护具,通过对颈部的固定起到缓解肌肉疲劳的作用,同时,若对护颈进行供暖,能起到更好的活血和缓解疲劳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护颈一般比较笨重,护具大都是由各种布料做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可防止所护部位受伤并起到保护作用的产品,但却不具有理疗功能。市面上的发热护颈,发热体多用普通金属发热丝或碳纤维,为线发热,重量在1kg左右。且需要采用墙插式220V电压,电压远高于人体安全电压,有安全隐患。这种护颈以理疗为目的,但由于其重量大、携带不方便以及电压需求等原因,不适合在办公室、车中使用,不能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携带方便的轻薄型发热护颈;更优选的,本技术还解决了现有发热护颈电压高的技术问题,可实现电池供电,智能控温。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一种轻薄型发热护颈,所述发热护颈的厚度为15mm以内,从内到外依次为内表层1、导热层2、发热膜层3、支撑层5和外表层7,各层紧密贴合形成本技术发热护颈,其中,内表层1、导热层2、发热膜层3、外表层7均为柔性可变形结构,通过支撑层固定发热护颈的形状。优选的,所述发热膜层由一片或多片发热膜固定于保护片上构成,所述发热膜为可变形的柔性膜,发热膜层与支撑层粘合在一起;多片发热膜时,各发热膜间通过导线串联或并联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热膜的厚度为150-500μm,保护片的厚度为0.3-0.4mm、优选0.35m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热膜为石墨烯发热膜,所述保护片为柔性PET。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连接有电源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石墨烯发热膜最终通过电源控制模块与电源电连接;石墨烯发热膜通电后发射红外线,颈部受到红外线刺激后,感受到热量;电源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对发热膜的供电电流,实现对石墨烯发热膜的发热温度控制;温度传感器与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实时检测石墨烯发热膜的温度并反馈至电源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根据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控制目标。所述发热膜层与支撑层之间还设有中间保温层4,发热膜层3、中间保温层4、支撑层5三层粘合在一起;优选的,所述中间保温层的厚度为4-7mm、优选6m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间保温层由保温材料构成,优选泡棉、针棉;进一步优的,所述中间保温层保温材料的背面设置一层铝箔。中间保温层的设置目的起到三个作用:1、保温,避免护颈产生的热量向受体外扩散;2、起到反射红外线的作用,石墨烯发热膜是向两面均发射热辐射和红外线,在泡棉、针棉的背面设一层铝粉后设置于发热膜的背面方向,更加有利于红外线向颈部反射刺激,提高了护颈的效果;3、保护发热膜层,保温材料密度低、与其它材料更易结合,发热膜层、支撑层通过中间保温层粘合在一起,发热膜在长期的不断的形变需求下,不容易受损,同时,使护颈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柔和。在支撑层5与外表层7之间还设有一层外保温层6,优选的,所述外保温层的厚度2-4mm,优选3m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保温层采用泡棉、针棉。优选的,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1.5-3mm。导热层的目的是使发热膜产生的热辐射或红外线更加轻松的刺激到颈部皮肤。优选的,所述导热层上设有散热孔,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孔径大小为1mm,相邻孔之间的距离为8mm。优选的,所述导热层由保温材料和导热材料混合压制而成或者由泡棉吸附导热材料,所述保温材料与导热材料的质量比为(2-3):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热层内掺杂有中药。中药的掺杂方式有多种,可以将导热材料与中药粉或丝等混合后压制成导热层,也可以采用多也导热材料吸附的方式掺杂。在导热层中掺有不同功能的中药,可以提升产品的多样化及疗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热层内表面设有电气石,优选的,采用嵌入的方式将电气石镶嵌于导热层内表面。电气石即托玛琳,能够产生永久性微弱电流为0.06毫安培,与通过人体神经的电流类似,促使血液循环顺畅。托玛琳加热至33℃以上时就会出现3.6—16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此红外线能够侵入到皮肤的40mm深处,能治愈各种疾病引起的病变,帮助排除体内的各种废气物。在制作时,可根据需求设定电气石的镶嵌大小和密度。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0.5-2mm,优选为1mm。优选的,所述支撑层为符合颈部需要的固定形状或者柔性可变形结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层由支撑片和金属软管构成,所述支撑片为柔性可变形结构,金属软管固定于支撑片上,使护颈可以定型成任意需要的形状。优选的,所述支撑片为柔性PET材料构成,金属软管优选鹅颈管;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软管通过PU保护材料与支撑片的边缘压合在一起。压合工艺为高周波热合工艺,高周波是利用高频电磁场使物料内部分子间互相激烈碰撞产生高温达到焊接和熔接的目的,而超声波是利用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大量的热量达到焊接和熔接的目的。所述内表层0.5mm,所述外表层厚1mm;优选的,所述内表层设有散热孔,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孔径大小为1mm,相邻孔之间的距离为8mm;优选的,所述内、外表层的材料为PU、皮革、莱卡布料或硅胶,优选PU。优选的,所述外表层设有电源接口,通过一拖二式数据线与电池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源接口为磁吸母座或microUSB母座。一拖二式数据线有两个护颈接头,用于与U型护颈外表面的电源接口和发热贴外表面的电源接口相连接。护颈接头的选择与护颈外表层的电源接口相对应,比如,U型护颈和发热贴上的电源接口采用磁吸母座式的电源接口,数据线上的两个护颈接头需要采用磁吸接头,可一个接口接U型护颈上的磁吸母座,另一个接口接发热贴上的磁吸母座。数据线的另外一头设有电源接头,用于连接电源(一般为充电电池)。所述护颈的下方设有发热贴,其结构与护颈相同。优选的,所述护发热贴可独立分离于护颈,独立工作。发热贴的支撑层一般不用设置鹅颈管等金属软管,为了方便使用,发热贴可通过医用凝胶固定于颈部下方,用于保护颈部下方的大椎穴。本技术出现的概念说明:1、背面:护颈在使用时,层结构两面中远离颈部的一面,也是背向于颈部;2、由内向外:指的是在护颈使用时,由距离颈部近的位置到距离颈部远的位置,朝向颈部的方向为内向,反之为外向。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发热膜为石墨烯为发热材料的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连接有电源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石墨烯发热膜最终通过电源控制模块与电源电连接;石墨烯发热膜通电后发射红外线,颈部受到红外线刺激后,感受到热量;电源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对发热膜的供电电流,实现对石墨烯发热膜的发热温度控制;温度传感器与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实时检测石墨烯发热膜的温度并反馈至电源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根据当前温度和目标温度控制目标。具体的,本技术中所述发热膜参见专利CN204987192U(一种智能温控的电暖气)或者专利104883760A(一种低电压透明电热膜)中对石墨烯发热膜的介绍。简单的结构描述如下:专利专利CN204987192U(一种智能温控的电暖气)中石墨烯发热膜:所述石墨烯发热膜为包括透明基材、透明导电层、电极;电极由汇流条和内电极构成,内电极由汇流条相向延伸形成叉指电极;汇流条接电源的正极或负极,使得两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轻薄型发热护颈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护颈的厚度为15mm以内,从内到外依次为内表层、导热层、发热膜层、支撑层和外表层,各层紧密贴合形成本实用新型发热护颈,其中,内表层、导热层、发热膜层、外表层均为柔性可变形结构,通过支撑层固定发热护颈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护颈的厚度为15mm以内,从内到外依次为内表层、导热层、发热膜层、支撑层和外表层,各层紧密贴合形成本实用新型发热护颈,其中,内表层、导热层、发热膜层、外表层均为柔性可变形结构,通过支撑层固定发热护颈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层由一片或多片发热膜固定于保护片上构成,所述发热膜为可变形的柔性膜,发热膜层与支撑层粘合在一起;多片发热膜时,各发热膜间通过导线串联或并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为石墨烯发热膜,所述保护片为柔性PET。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的厚度为150-500μm,所述保护片的厚度为0.3-0.4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的厚度为0.35m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连接有电源控制模块和温度传感器,发热膜最终通过电源控制模块与电源电连接;发热膜通电后发射红外线,颈部受到红外线刺激后,感受到热量;电源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对发热膜的供电电流,实现对发热膜的发热温度控制;温度传感器与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实时检测发热膜的温度并反馈至电源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根据当前温度和温度控制目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层与支撑层之间还设有中间保温层,发热膜层、中间保温层、支撑层三层粘合在一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保温层的厚度为4-7m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保温层的厚度为6mm。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保温层保温材料的背面设置一层铝箔。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支撑层与外表层之间还设有一层外保温层。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温层的厚度为2-4mm。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温层的厚度为3mm。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1.5-3mm。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薄型发热护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上设有散热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冠平袁凯杰郭倩芬李鹏况飞朱惠忠梁掌华刘毕赵阳汪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