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0408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一背板、一光源以及至少一透光元件。光源设置于背板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元件。透光元件罩设于发光元件上,透光元件包含一入光面及与入光面相对而设的一出光面,入光面面对发光元件,并具有远离发光元件的一顶点;其中,于垂直背板且通过顶点的一截面来看,入光面具有一第一曲线及与第一曲线连接的一第二曲线,第一曲线邻近发光元件,且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的连接点为一反曲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特别关于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平面显示装置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在各种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体型轻薄、低功率消耗及无辐射等优越特性,已经渐渐地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而应用至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中,例如移动电话、可携式多媒体装置、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及液晶屏幕等等。由于液晶分子不会自行发光,因此需透过一背光模组提供光源通过液晶显示面板,使面板的各像素可显示色彩而形成影像。背光模组一般包含直下式背光模组与侧置式背光模组。以直下式背光模组而言,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含分布于一背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而业界通常于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的光路径上设置一透镜,当光线穿过透镜并通过多个光学膜片后可形成一均匀的面光源而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然而,当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由透镜的入光面进入透镜并到达其出光面时,由于出光面与空气之间存在着菲涅尔损失(fresnelloss,即出光面与空气之间因光线反射所造成的能量损失),使得因菲涅尔损失所造成的反射光将于透镜内多次反射而产生所谓的“灯上亮”现象(位于发光二极管的正上方),虽然经过光学膜片的扩散作用,仍然会有出光不均匀的问题。目前,业界改善“灯上亮”的做法大都使用扩散板印刷网点的方式,但是除了需增加一道扩散板网印工艺之外,也很容易发生印刷网点与发光二极管对位不准的问题,造成成本增加又无法确实解决灯上亮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一背板、一光源以及至少一透光元件。光源设置于背板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元件。透光元件罩设于发光元件上,透光元件包含一入光面及与入光面相对而设的一出光面,入光面面对发光元件,并具有远离发光元件的一顶点;其中,于垂直背板且通过顶点的一截面来看,入光面具有一第一曲线及与第一曲线连接的一第二曲线,第一曲线邻近发光元件,且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的连接点为一反曲点。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背光模组以及一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包含一背板、至少一光源、至少一透光元件及至少一光学膜片,光源设置于背板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元件,透光元件罩设于发光元件上,透光元件包含一入光面及与入光面相对而设的一出光面,入光面面对发光元件,并具有远离发光元件的一顶点;其中,于垂直背板且通过顶点的一截面来看,入光面具有至少一第一曲线及与第一曲线连接的一第二曲线,第一曲线邻近发光元件,且第一曲线与第二曲线的连接点为一反曲点,光学膜片与出光面相对而设。显示面板设置于光学膜片之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曲线具有切线斜率的绝对值为最小的一第一切线,第二曲线具有切线斜率的绝对值为最大的一第二切线,第一切线与第二切线之间的夹角θ1介于0.1度至89度之间。在一实施例中,于该截面来看,入光面更具有另一第一曲线、另一第二曲线及另一反曲点。第一曲线与另一第一曲线对称于通过顶点且实质上垂直背板的一直线,且另一反曲点连接另一第一曲线与另一第二曲线。在一实施例中,该直线与透光元件的一底部的延伸线具有一交点,交点与反曲点的连线为一第一直线,交点与另一反曲点的连线为一第二直线,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之间的夹角θ2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10度。在一实施例中,于实质上垂直背板的一方向上,顶点与反曲点的最短距离为h,且反曲点与交点的最短距离为H,h与H满足以下关系式:0≦(h/H)≦2tan(θ2/2),其中θ2为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之间的夹角。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曲线的曲率半径介于0.1毫米与3毫米之间,第二曲线的曲率半径介于3毫米与10毫米之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曲线的曲率半径与第二曲线的曲率半径的比值介于0.01与1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光源包括矩阵排列的多个发光元件,透光元件包括矩阵排列的多个透光元件,每个透光元件分别罩设于每个发光元件上。承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藉由透光元件的特殊结构设计,来达到出光均匀的特点且改善灯上亮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的透光元件的配置示意图。图2A为图1A的透光元件的立体剖视图。图2B为图2A的区域A的放大侧视图。图2C为图2A的入光面的侧视示意图。图2D为另一实施态样的透光元件的放大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线经过透光元件后所形成的光斑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请参照图1A及图1B所示,其中,图1A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1的侧视示意图,而图1B为图1A的显示装置1中,背光模组2的透光元件23的配置示意图。显示装置1包括一背光模组2以及一显示面板3,背光模组2与显示面板3相对而设,并可发出光线通过显示面板3,使显示面板3显示影像。为了帮助了解本实施例,于图示中显示一第一方向X、一第二方向Y及一第三方向Z,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实质上两两相互垂直。其中,第一方向X例如与显示面板3的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第二方向Y例如与显示面板3的扫描线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且第三方向Z为实质上垂直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的另一方向。显示面板3可为边缘电场切换(FringeFieldSwitching,FFS)型液晶显示面板,或者如水平切换型(InPlaneSwitching,IPS)或者如扭转向列型(TwistedNematic,TN)液晶显示面板,或者垂直配向型(VerticalAlignment,VA)型液晶显示面板,或其他型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不限定。显示面板3具有一第一基板31、一第二基板32、一液晶层(图未显示)及二偏光板33、34。第一基板31与第二基板32相对设置,而液晶层则夹置于第一基板31与第二基板32之间。本实施例的第一基板31是以薄膜晶体管基板,第二基板32是以彩色滤光基板为例。不过,在其他的实施态样中,彩色滤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阵层(blackmatrix)及滤光层也可分别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上,使得第一基板31成为一BOA(BMonarray)基板,或成为一COA(colorfilteronarray)基板,并不限制。偏光板33为一下偏光板,而偏光板34为一上偏光板。其中,偏光板33(下偏光板)设置于第一基板31远离第二基板32的一侧,偏光板34(上偏光板)设置于第二基板32远离第一基板31的一侧。于此,偏光板33是设置于第一基板31的下侧表面,而偏光板34是设置于第二基板32的上侧表面。藉由两片偏光轴实质上相差90度的偏光板33、34,即可达到将背光源遮蔽的功能,再利用控制电场的强弱可对液晶产生偏转以调变光线的特性,达到让显示面板3显示影像的目的。背光模组2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并包括一背板21、一光源22以至少一透光元件23。另外,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更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24及至少一反射元件25。背板21用以容置显示面板3及背光模组2的其他构件,并提供对于碰撞、电磁波、电击或水气等保护。背板21的材质可以选用塑胶、金属、合金、聚酯、碳纤,或其组合,并不加以限制。光源22设置于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背板;一光源,设置于所述背板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元件;以及至少一透光元件,罩设于所述发光元件上,所述透光元件包含一入光面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而设的一出光面,所述入光面面对所述发光元件,并具有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顶点;其中,于垂直所述背板且通过所述顶点的一截面来看,所述入光面具有一第一曲线及与所述第一曲线连接的一第二曲线,所述第一曲线邻近所述发光元件,且所述第一曲线与所述第二曲线的连接点为一反曲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背板;一光源,设置于所述背板上,并具有至少一发光元件;以及至少一透光元件,罩设于所述发光元件上,所述透光元件包含一入光面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而设的一出光面,所述入光面面对所述发光元件,并具有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顶点;其中,于垂直所述背板且通过所述顶点的一截面来看,所述入光面具有一第一曲线及与所述第一曲线连接的一第二曲线,所述第一曲线邻近所述发光元件,且所述第一曲线与所述第二曲线的连接点为一反曲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线具有切线斜率的绝对值为最小的一第一切线,所述第二曲线具有切线斜率的绝对值为最大的一第二切线,所述第一切线与所述第二切线之间的夹角θ1介于0.1度至89度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截面来看,所述入光面还具有另一第一曲线、另一第二曲线及另一反曲点,所述第一曲线与所述另一第一曲线对称于通过所述顶点且实质上垂直所述背板的一直线,且所述另一反曲点连接所述另一第一曲线与所述另一第二曲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与所述透光元件的一底部的延伸线具有一交点,所述交点与所述反曲点的连线为一第一直线,所述交点与所述另一反曲点的连线为一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的夹角θ2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10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于实质上垂直所述背板的一方向上,所述顶点与所述反曲点的最短距离为h,且所述反曲点与所述交点的最短距离为H,h与H满足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文升曾伊蔚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