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长石矿湿法分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0281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钾长石矿湿法分解工艺,是将钾长石与无机酸和氟化物在常压低温下于搅拌器中分解反应,然后将物料转入分离器,所得固相经焙烧后得到含K↓[2]SO↓[4]、Al↓[2]SO↓[4]、活性SiO↓[2]的物料,再经产品化加工生产出硫酸钾铵、铝系列和硅系列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耗低,综合利用率高,钾长石分解率为93%,主产品硫酸钾铵中含K↓[2]O为20.44%。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连续性生产,易于实现工业化。(*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钾长石矿的分解工艺,属于一种湿法分解工艺。从五十年代末至今,国内外在钾长石的开发利用上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处理钾长石的方法是采用高温分解钾长石,由于单纯提钾,产品中有效K2O低,渣多,且炉温高导致能耗高;《无机盐工业》期刊中“钾长石制碳酸钾联产白色熔融水泥”一文提出了以钾长石、石灰石等为原料,经高炉冶炼制碳酸钾,联产白色水泥的综合利用钾长石的工艺,但其生产规模受白水泥需求量的限制,且对原料含杂质量要求较高。江西省鹰潭磷肥厂关于“硫酸分解钾长石磷矿萤石混矿的试验研究”提出了用硫酸分解钾长石、磷矿石和萤石混矿,一步法生产低浓度氮--磷--钾复合肥的方法,但钾长石的分解率只有53.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降低能耗,提高钾长石的分解率和综合利用率,提供一种在常压低温下,以无机酸为主加助剂氟化物分解钾长石,并副产合格聚氯化铝和白炭黑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钾长石破碎至-100目以下,与主反应剂无机酸和反应助剂氟化物按1∶1.5~4的固液比连续投入搅拌器,在常压下,温度为60~100℃时分解反应1~3小时,然后将物料转入分离器,分离所得固相进入回转炉,在炉温为500~750℃时焙烧2~4小时,得到含K2SO4、Al2SO4、活性SiO2的物料,经产品化加工生产出硫酸钾铵、铝系列和硅系列产品,焙烧中产生的气体经吸收塔完全吸收后返回搅拌器循环使用,分离所得液相返回搅拌器循环使用。分解反应中主反应剂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05倍,反应助剂用量为理论用量的0.3~0.6倍。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将178.7公斤-200目的含K2O 11.12%、 Al2O317.05%、SiO268.64%、Na2O 2.18%、Fe 0.23%的钾长石矿粉与理论用量1.05倍的83.65%的硫酸、理论用量0.6倍的29%的氢氟酸一起连续投入搅拌器,在常压下,温度为60~80℃时分解反应1小时,然后将物料转入分离器,分离所得固相进入回转炉,在炉温为750℃时焙烧2小时,得到含K2SO4、Al2SO4、活性SiO2的焙烧产品155.74公斤,将其产品化加工后,得硫酸钾铵63.23公斤(含K2O 20.44%,NH312.68%),聚氯化铝液82.15公斤,白炭黑84.72公斤。焙烧中产生的含氟气体经吸收塔用低浓度氢氟酸溶液吸收后返回搅拌器循环浸用,分离所得液相返回搅拌器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实现了在常压低温下分解钾长石,降低了能耗,并副产合格聚氯化铝和白炭黑,有利于钾长石的综合利用,钾长石分解率达93%,主产品硫酸钾铵中含K2O为20.44%。权利要求1.一种钾长石矿湿法分解工艺,其特征是将钾长石破碎至-100目以下,与主反应剂无机酸和反应助剂氟化物一起连续投入搅拌器,在常压下,温度为60~100℃时分解反应1~3小时,然后将物料转入分离器,分离所得固相进入回转炉,在炉温为500~750℃时焙烧2~4小时后得到含K2SO4、Al2SO4、活性SiO2的物料,经产品化加工后生产出硫酸钾铵、铝系列和硅系列产品,焙烧中产生的气体经吸收塔完全吸收后返回搅拌器循环使用,分离所得液相返回搅拌器循环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投入搅拌器的钾长石与主反应剂无机酸和反应助剂氟化物的固液比为1∶1.5~4。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主反应剂无机酸的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05倍,反应助剂氟化物的用量为理论用量的0.3~0.6倍。全文摘要一种钾长石矿湿法分解工艺,是将钾长石与无机酸和氟化物在常压低温下于搅拌器中分解反应,然后将物料转入分离器,所得固相经焙烧后得到含K文档编号C05D3/00GK1138567SQ96118069公开日1996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19日专利技术者唐中凡, 丁喻, 姚光保 申请人:化学工业部长沙化学矿山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钾长石矿湿法分解工艺,其特征是:将钾长石破碎至-100目以下,与主反应剂无机酸和反应助剂氟化物一起连续投入搅拌器,在常压下,温度为60~100℃时分解反应1~3小时,然后将物料转入分离器,分离所得固相进入回转炉,在炉温为500~750℃时焙烧2~4小时后得到含K↓[2]SO↓[4]、Al↓[2]SO↓[4]、活性SiO↓[2]的物料,经产品化加工后生产出硫酸钾铵、铝系列和硅系列产品,焙烧中产生的气体经吸收塔完全吸收后返回搅拌器循环使用,分离所得液相返回搅拌器循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中凡丁喻姚光保
申请(专利权)人:化学工业部长沙化学矿山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