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镁石化学分选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685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硼镁石矿的化学分选工艺,其特点是将原矿粉经高温煅烧后用二氧化硫进行分解,反应在常温常压进行,反应结束后将分解液进行浮选得含量在80%左右的粗硼酸,再经结晶提纯可得纯度为99%以上的硼酸产品,母液循环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是对高、中、低品位的硼镁石及富矿中的粉矿皆适用;同时工艺简单,流程短,将选矿与化学加工融为一体,易于产品分离提纯及副产回收;在常温常压下反应,能耗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硼镁石矿的化学分选工艺,属化学选矿。硼矿的加工方法随矿种不同而不同,我国主要矿物是硼镁石矿、硼镁铁矿。对于硼镁石矿(2MgO·B2O3·H2O),工业上普遍采用“加压碱解法”及“碳碱法”制取硼砂,前者是将预处理的硼镁石矿粉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温加压分解得偏硼酸钠溶液,再经碳化(CO2)处理即得;后者是将预处理的硼镁石矿粉与纯碱溶液混合加温,再通二氧化碳升压后反应即得。这两种方法都对原料品位要求高(B2O3大于10%),故原矿需先经选矿富集,从而大量的中、低品位矿不能得以利用;同时经富集后的矿石的预处理一般是在高温下煅烧三天左右,费工费时,而且碱解反应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数小时,反应条件较苛刻。曾有人研究过用二氧化硫分解柱硼镁石(MgO·B2O3·3H2O)制取硼酸,但该法的处理对象是柱硼镁石,而且是高品位(B2O3含量在20%左右),未能实现常温分解纤维硼镁石(2MgO·B2O3·H2O)。由于生产中长期采富弃贪,致使我国富矿储量近十几年内即将面临枯竭,因此开发中、低品位硼镁石矿的加工工艺已成为目前当务之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硼镁石矿化学分选工艺,该工艺适合于各种粒度组成的高、中、低品位硼镁石矿,从而充分利用目前弃置的大量中、低品位矿以及富矿中的粉矿。本专利技术的要点是:将原矿破碎后在大于850℃温度下煅烧,然后用二氧化硫进行分解,分解完毕后浮选得粗硼酸,经精制得精硼酸;-->浮选尾渣用热水浸取镁盐,浸取液加纯碱回收轻质碳酸镁、亚硫酸钠。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    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煅烧:旨在改变纤维硼镁石结构及蛇纹面的结构,以利于紧接着的分解和浮选工序。煅烧温度大于850℃,煅烧时间大于0.5小时,矿石物料经破碎至小于40目。分解:矿石经上述煅烧工序后,用二氧化硫分解,能分解的成份除硼镁石外,还有白云石、磁铁矿,其余硅酸盐及硫化物脉石均不分解,主要反应如下:分解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固液比为1∶3-8,二氧化硫用量为理论量的1.1-1.3倍反应时间1-3小时,硼的分解率在85%以上,硼镁石矿经二氧化硫分解后主要生成硼酸(H3BO3)及亚硫酸镁(MgSO3),反应生成的少量CaSO3及FeSO3几乎是不溶的。浮选:将上述分解液用选矿的常规方法进行浮选,以便将H3BO3从分解液中分离出来。硼酸属分子结晶,象石墨、硫磺和萘一类自己具有疏水性能的固体物一样,其结构中没有足够数量的离子晶格来吸着水分子,因此可浮性是很好的,不需添加任何浮选药剂。分解液中的镁盐、铁盐等可浮性很差,浮选工序中硼酸的回收率在95%以上。浮选矿浆浓度:固液比1∶4~1∶8,浮选时间1~5分钟,浮选段数:一段粗选,二至四段精选,浮选得到的粗硼酸纯度在80%左右。分解液浮选出硼酸产品后过滤,得浮选尾矿与分解母液,母液直-->接坊胤纸夤ば颉?精制:通过重结晶粗硼酸以去掉其中的少量亚硫酸镁、亚硫酸铁杂质,包括溶解、过滤、结晶、分离等步骤。首先作出硼酸、亚硫酸镁、亚硫酸铁等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多相平衡相图,在80-100℃范围内、最好90℃左右时该体系中硼酸与杂质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根据该温度下该体系的共饱点的硼酸溶解度数据,以粗硼酸产品制成硼酸的饱和溶液(用澄清的母液配制),保温滤去不溶物(主要为FeSO3、MgSO3),将不溶物并入粗浮选槽,再按当时室温下该体系共饱点MgSO3的溶解度数据,以冷水稀释滤液,降至室温,过滤得精硼酸。再将滤液升温至90℃左右,添加粗硼酸产品配成硼酸的饱和溶液,保温过滤,不溶物送粗浮选槽,滤液又用冷水稀释、降温、过滤得精硼酸产品,如此反复,母液循环。精制得到的精硼酸产品纯度大于99%。付产回收:将浮选尾矿用少量水洗涤,该洗水浓缩结晶后与浮选闭路,尾渣进一步用热水浸出镁盐,该浸出液加入Na2CO3,产生沉淀,经过滤即可得轻质碳酸镁,滤液浓缩结晶即可得亚硫酸钠粗产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不仅适用于高品位硼镁铁矿,同时也适用于中、低品位以及富矿中的粉矿,解决了生产中长期悬而未决的中、低品位硼镁铁矿的利用问题,为我国十几年后硼矿资源枯竭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2、把选矿与化学加工融为一体,工艺简单,流程短,易于产品分离提纯及付产回收;3、二氧化硫价廉易得,硼的总收率达85%以上,且直接得硼酸,产品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4、常温常压反应,能耗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实施例:500克含B2O37.24%的东北营口五○一矿区硼镁石,于850℃下煅烧40分钟后,用澄清的硼酸、亚硫酸镁饱和母液按1∶6固液比,在反应器中配成料浆,在不断搅拌下,于1.5小时内通入理论用量1.15倍的二氧化硫气体(以100%计),流量先大后小。反应结束后,用XFD1-63型单槽浮选机不加任何药剂进行初选、得产品166.2g,(硼酸含量为34.51%),再用澄清饱和母液进行两次精选,得含硼酸76%的浮选产品75.40g,将此产品用澄清饱和母液进行结晶提纯,得含H3BO399.2%的产品57.22g,硼的总收率为88.86%,浮选尾矿用少量水洗涤,再用90℃水浸泡(搅拌)、过滤,滤液在70℃下与Na2CO3作用1小时、过滤、洗涤、干燥得轻质碳酸镁、滤液蒸发结晶得粗亚硫酸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硼镁石的化学分选工艺,首先将原矿石在大于850℃温度下煅烧,其特征在于矿石粒度小于40目,煅烧时间半小时以上,然后与二氧化硫在常温常压下反应,SO↓[2]气体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1.3倍,反应时间1-3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分解液进行浮选得粗硼酸,母液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硼镁石的化学分选工艺,首先将原矿石在大于850℃温度下煅烧,其特征在于矿石粒度小于40目,煅烧时间半小时以上,然后与二氧化硫在常温常压下反应,SO2气体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1.3倍,反应时间1-3小时,反应结束后将分解液进行浮选得粗硼酸,母液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德愉唐中凡
申请(专利权)人:化学工业部长沙化学矿山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