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把手装置及智能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00373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锁把手装置,包括:把手壳体;转轴,固定在把手壳体上;并有一密码输入器,设置在所述把手壳体的前端,用于向智能锁把手输入密码信息以使智能锁开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巧紧凑结构的智能锁把手装置,让消费者从传统机械锁更新为智能锁时只需要更换锁把手和锁体即可将原有的机械锁升级为智能门锁,从而降低消费者更换智能锁成本及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锁把手装置及智能门锁,属于门锁

技术介绍
:目前,通用的智能门锁主要由智能识别装置、与智能识别装置输出相连接的控制装置、设置在门扇内的带离合装置的电子锁体、以及把手。需要开闭锁时,智能识别装置接收信号,该信号可以为指纹、语音或密码等,智能识别装置将接收到的信号传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处理好的电信号发送到电子锁体,驱动离合装置以驱动锁芯的锁舌动作,实现开闭锁。通常,现有的智能识别装置,都会置于智能门锁的面板上,如此会导致智能锁的体积大,且用户如果需要将传统机械锁升级为智能锁时,需要将现有的一套机械门锁的锁体、面板、把手全部拆卸掉更换,其中面板的成本在整套需换装置中占据很大的费用比例,造成客户更换成本的增加以及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精巧紧凑结构的智能锁把手,只需要更换锁把手和锁体即可将原有的机械锁升级为智能锁的智能把手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智能门锁。为此,本技术的目的以如下方式实现:一种智能锁把手装置,包括:把手壳体;转轴,固定在把手壳体上;密码输入器,设置在所述把手壳体的前端,用于输入密码信息以使智能锁开锁。所述把手壳体包括前壳和与所述前壳通过卡扣固定连接的后壳。所述前壳内侧有凸起,所述后壳有凹槽,所述前壳通过所述凸起沿所述后壳的凹槽推入,实现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的组装。所述把手壳体具有与所述转轴平行的水平部和与水平部垂直的供手把握的竖直部。所述密码输入器设置在所述竖直部上。所述密码输入器为一列,且沿着所述竖直部的轴向布置。所述把手壳体的水平部上设置有指纹采集装置。所述把手壳体内设有扬声器,所述把手壳体上靠近所述扬声器的位置还开设有扬声孔。所述把手壳体的竖直部的远离水平部的末端面上设有USB应急供电孔。一种智能门锁,包含有前述任一所述智能锁把手装置。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智能门锁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智能门锁位于门内侧把手的具有锁定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码输入器;2-智能锁把手;3-密码输入器控制线路板;4-指纹采集装置;5-指纹采集装置孔;6-主线路板;7-转轴;8-把手壳体;8A-后壳;8B-前壳;9-扬声器;10-USB应急供电孔;11-线槽;12-固定螺丝;13-解锁按钮;14-复位弹簧;15-芯轴。具体实施方式:现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系统结构作详细的描述。不过,所附的附图仅是描绘出部分实施方式,其与以下的实施方式并非作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之用。图1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智能锁把手:把手壳体8;转轴7,固定在把手壳体8上;密码输入器1,设置在所述把手壳体8的前端,用于向智能锁把手输入密码信息以使智能锁开锁。本实施方式的智能锁把手上设置有密码输入器1,人想要开门时,通过按动密码输入器1输入密码信息,当输入的密码信息与预设的密码信息相同时,就可控制智能锁开锁(通常情况下,未输入密码或者输入密码不正确时电子锁体均处于锁定状态,智能锁把手无法旋转),此时,旋转智能锁把手,把手会绕转轴整体转动,从而可以将门打开。需要指出的是,用于预设和对比密码的电子器件(各种带有芯片的电路板),可以设置在把手壳体内,也可以集成到电子锁体部分。本实施方式的智能锁把手,使用时,不需要对现有的常用的机械锁的整体机械锁部分全部更换,而仅需要更换锁芯和把手部分,使对现有机械锁的升级更加方便,降低将机械锁升级到智能锁的费用。图2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把手壳体8包含有前壳8B、后壳8A,所述前壳8B、后壳8A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具体地,卡扣结构设置方式可以为,成型在所述前壳8B内侧的凸起,成型在所述后壳8A的凹槽,所述前壳8B通过所述凸起卡入所述后壳8A中,以将所述前壳8B与所述后壳8A的组装形成所述把手壳体8。通过卡扣结构的设置,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壳体的组装,当然,也可以采用将所述前壳8B、后壳8A通过螺丝紧固在一起形成所述把手壳体8的整体。图3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智能锁把手优选为常见的“L”形机构,即所述把手壳体8具有与所述转轴7平行的水平部和与水平部垂直的供手把握的竖直部。密码输入器1具有足够人手指按动的尺寸,同时把手的体积也能方便人手握持。密码输入器至少具有0-9的10个竖直按键,也可增加*和#键等其他按键。作为一种变形的实施方式,把手壳体8也可以为其它常见形状,如球形。密码输入器1可以为机械式或者触摸式或感应式密码输入器,密码输入器1与密码输入器控制线路板3连接,安装有芯片的主线路板6用于处理密码输入器1收集的密码。主线路板6与所述密码输入器控制线路板3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把手壳体8内,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线路板6与密码输入器控制线路板3也可以因功能的不同而集成为一块线路板。图4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智能锁把手的基础上,智能锁把手还可增加其他的身份识别系统,如指纹识别、掌静脉识别等。如图4所示,可以在所述把手壳体8的水平部上设置有指纹采集装置4,指纹采集装置4的触摸采集器,从所述前壳8B的水平部上指纹采集装置孔5处露出设置。指纹采集装置4采集到指纹信息后,与内部预存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电子锁体开锁,使门可以被打开。指纹采集装置4也可设置在把手壳体的竖直部上。图5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壳体8内设有扬声器9,扬声器9可以在密码输入正确或输入错误时发出声音提醒,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所述把手壳体上靠近所述扬声器的位置还开设有扬声孔。图6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再一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后壳8A上位于把手壳体8的竖直部的远离水平部的末端面上设置有USB应急供电孔10。通常,整个智能锁把手和电子锁体的电子器件接入市电(需整流成弱直流电)中,并设置有锂离子电池来提供存储电能,但是,有可能在长时间的停电后,锂离子电池电能耗光,为了防止特殊情况的发生,因而设置USB应急供电孔10,在锂离子电池电能耗光时,能够暂时为智能锁把手和电子锁体的电子器件提供电能而进行开锁操作。图7是本技术智能锁把手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所述扬声器9、USB应急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锁把手装置,包括:把手壳体;转轴,固定在把手壳体(8)上;密码输入器(1),设置在所述把手壳体的前端,用于输入密码信息以使智能锁开锁;所述把手壳体(8)包括前壳(8B)和与所述前壳(8B)通过卡扣固定连接的后壳(8A);所述前壳(8B)内侧有凸起,所述后壳(8A)有凹槽,所述前壳(8B)通过所述凸起沿所述后壳(8A)的凹槽推入,实现所述前壳(8B)与所述后壳(8A)的组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把手装置,包括:把手壳体;转轴,固定在把手壳体(8)上;密码输入器(1),设置在所述把手壳体的前端,用于输入密码信息以使智能锁开锁;所述把手壳体(8)包括前壳(8B)和与所述前壳(8B)通过卡扣固定连接的后壳(8A);所述前壳(8B)内侧有凸起,所述后壳(8A)有凹槽,所述前壳(8B)通过所述凸起沿所述后壳(8A)的凹槽推入,实现所述前壳(8B)与所述后壳(8A)的组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锁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壳体具有与所述转轴平行的水平部和与水平部垂直的供手把握的竖直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输入器(1)设置在所述竖直部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壳体的水平部上设置有指纹采集装置(4)。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锁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宅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