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装饰材料的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858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汽车内装饰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烯烃60‑69%,引发剂1‑1.2%,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1‑10%,分散剂0.1‑1%,抗氧剂0.1‑1%,稳定剂0.1‑1%,无机填料21‑30%。该材料具有低密度、高融指、加工成型方便、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高、负荷变形温度高、耐酸碱性强等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内装饰材料的制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汽车内装饰材料为了达到使用的强度、刚性等要求,与无机材料以及极性材料的相容性就差了,相应的材料成本高;负荷变形温度低,在夏季高温下使用有一定影响;同时耐酸碱性弱,容易产生溶解、溶胀、波纹、褶皱、裂纹、起泡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内装饰材料的制备,低密度,高融指,便于加工且易成型,拉伸强度高,负荷变形温度高,耐酸碱性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内装饰材料,上述汽车内装饰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烯烃60-69%,引发剂1-1.25%,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1-15%,分散剂0.2-1%,抗氧剂0.1-1.2%,稳定剂0.1-1%,无机填料21-30%。还可以采用如下制备方法:上述汽车内装饰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聚烯烃63-65%,引发剂1.05-1.35%,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2-9%,分散剂0.25-0.9%,抗氧剂0.3-0.8%,稳定剂0.3-0.8%,无机填料24-27%;上述材料的各组分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上述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者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上述引发剂为双二五类引发剂、BPO/DCP引发剂、AIBN引发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上述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为马来酸酐、硅烷类偶联剂或者马来酸酐与硅烷类偶联剂的混合物;上述分散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或者硬脂酸锌与硬脂酸钙的混合物;上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264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上述稳定剂为稳定剂618、稳定剂626、稳定剂TP-10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上述无机填料为纳米碳酸钙、滑石粉、有机蒙脱土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通过采用添加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实现基体材料的改性;通过添加无机填料,能够增加材料的韧性以及形状的变化的可恢复性的要求;采用添加低密度的无机填料来实现低密度;采用添加无机填料提高材料的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通过添加无机填料实现高负荷变形温度;由于聚烯烃材料和无机填料都为化学惰性材料不会与酸碱发生反应,实现耐酸碱性。实现该材料低密度、高融指、加工成型方便、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高、负荷变形温度高、耐酸碱性强。以下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上述用于车内装饰的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烯烃60-69%,引发剂1-1.2%,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1-10%,分散剂0.1-1%,抗氧剂0.1-1%,稳定剂0.1-1%,无机填料21-30%。本专利技术的制备设计为,上述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聚烯烃63-65%,引发剂1.05-1.15%,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3-8%,分散剂0.3-0.8%,抗氧剂0.3-0.8%,稳定剂0.3-0.8%,无机填料24-27%。上述材料的各组分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上述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者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上述引发剂为双二五类引发剂、BPO/DCP引发剂、AIBN引发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上述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为马来酸酐、硅烷类偶联剂或者马来酸酐与硅烷类偶联剂的混合物。上述分散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或者硬脂酸锌与硬脂酸钙的混合物。上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264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上述稳定剂为稳定剂618、稳定剂626、稳定剂TP-10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上述无机填料为纳米碳酸钙、滑石粉、有机蒙脱土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基体材料的改性,主要是通过在基体材料上接枝极性小分子材料的方式。车内饰的刚性要求,主要是材料的韧性及形变可恢复性,通过在配方中添加适量的无机填料可达到上述要求。相容性是指材料互相融合的能力,上述能力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极性,实现聚烯烃材料与无机填料的相容性,主要是通过改变聚烯烃材料的极性来实现。聚烯烃材料本身密度较小,另外可通过添加低密度的无机填料来实现。高融指的实现首先可以通过选用高融指的基体材料,其次聚烯烃材料在改性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降解反应,该过程也会提高基体材料的融指。无机填料的加入可以极大提高材料的模量和拉伸强度。负荷变形温度主要是体现材料的耐温性能,材料的耐温性可通过添加导热性优良的无机填料来实现。聚烯烃材料为化学惰性材料,另外添加到配方中的无机填料也同样为化学惰性材料不与酸碱发生反应,从而实现了耐酸碱性。实施例1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乙烯60%,双二五类引发剂1%,硅烷类偶联剂10%,硬脂酸锌0.1%,抗氧剂10100.1%,稳定剂TP-100.1%,纳米碳酸钙28.8%。实施例2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乙烯65%,BPO\\DCP1%,硅烷类偶联剂5%,硬脂酸锌0.1%,抗氧剂10100.1%,稳定剂TP-100.1%,纳米碳酸钙28.8%。实施例3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丙烯65%,双二五类引发剂1.2%,马来酸酐1%,硬脂酸锌1%,抗氧剂1681%,稳定剂6261%,滑石粉29.8%。实施例4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丙烯67%,BPO\\DCP1.1%,马来酸酐8%,硬脂酸锌0.5%,抗氧剂1680.5%,稳定剂6180.8%,纳米碳酸钙29.3%。实施例5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乙烯60%,BPO\\DCP1.2%,马来酸酐7.6%,硬脂酸钙0.1%,抗氧剂2640.1%,稳定剂6261%,纳米碳酸钙30%。实施例6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乙烯69%,双二五类引发剂1.2%,硅烷类偶联剂7.6%,硬脂酸钙0.1%,抗氧剂2640.1%,稳定剂6261%,滑石粉21%。实施例7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68%,双二五类引发剂1%,硅烷类偶联剂8.7%,硬脂酸钙0.1%,抗氧剂10100.1%,稳定剂6180.1%,滑石粉22%。实施例8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丙烯66%,BPO\\DCP1%,马来酸酐与硅烷类偶联剂的混合物7.1%,硬脂酸钙1%,抗氧剂10100.1%,稳定剂6180.8%,滑石粉24%。实施例9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62%,AIBN1%,马来酸酐与硅烷类偶联剂的混合物7.1%,硬脂酸钙1%,抗氧剂10100.1%,稳定剂6180.8%,滑石粉28%。实施例10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67%,AIBN1.1%,马来酸酐与硅烷类偶联剂的混合物7%,硬脂酸钙1%,抗氧剂10100.1%,稳定剂618与626的混合物0.8%,滑石粉23%。实施例12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丙烯61%,AIBN与BPO\\DCP的混合物1%,马来酸酐7.1%,硬脂酸锌与硬脂酸钙的混合物1%,抗氧剂10100.1%,稳定剂TP-100.8%,有机化蒙脱土29%。实施例13上述材料按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涉及制备:聚乙烯62.5%,BPO\\DCP1%,马来酸酐与硅烷类偶联剂的混合物7%,硬脂酸钙1.1%,抗氧剂101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内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烯烃60‑69%,引发剂1‑1.2%,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1‑10%,分散剂0.1‑1%,抗氧剂0.1‑1%,稳定剂0.1‑1%,无机填料21‑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聚烯烃60-69%,引发剂1-1.2%,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1-10%,分散剂0.1-1%,抗氧剂0.1-1%,稳定剂0.1-1%,无机填料21-30%。2.如权利要求1上述的汽车内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聚烯烃63-65%,引发剂1.05-1.15%,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3-8%,分散剂0.3-0.8%,抗氧剂0.3-0.8%,稳定剂0.3-0.8%,无机填料24-27%。3.如权利要求1上述的汽车内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材料的各组分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4.如权利要求1上述的汽车内装饰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者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5.如权利要求1上述的汽车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鼎威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