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体系锂醌液流电池。
技术介绍
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日渐短缺,人们广泛关注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连续、不稳定、不可靠等问题,需要大力发展高效、廉价、安全可靠的储能技术与其配合,各种储能技术,液流储能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而成为目前最适宜大规模储能电池之一。相较水系液流电池,有机体系液流电池因其能够完全避免水电解副反应、电压窗口宽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发展较热的有机液流电池主要有醌溴液流电池、有机自由基液流电池及有机-水系混合液流电池。醌溴液流电池在文献中已有报道,但是由于文献中使用质子交换膜,并且采用硫酸作为支持电解质,成本及电池电压均偏低,该专利技术使用多孔膜并使用盐酸作为支持电解质,成本得到了降低,电压得以提高。2,2,6,6-四甲基-1-哌啶酮(TEMPO)自由基液流电池,因有机自由基与溶剂极性相近,溶液浓度可达到2.0molL-1,但是较高浓度时溶液粘度增加,导致电池极化增大,运行电流密度较低。有机-水系液流电池,一般采用锂金属沉积溶解作为负极反应,流动状态的有机电解液极大地改善了物质传递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体系锂醌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为碳材料电极,负极为沉积型锂电极,电解液储液罐内装填有电解液;正极电解液为醌类与双三氟磺酰亚胺锂(LiTFSI)的混合溶液,负极电解液为LiTFSI溶液,以上溶液均采用有机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体系锂醌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为碳材料电极,负极为沉积型锂电极,电解液储液罐内装填有电解液;正极电解液为醌类与双三氟磺酰亚胺锂(LiTFSI)的混合溶液,负极电解液为LiTFSI溶液,以上溶液均采用有机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体系锂醌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发生醌类-二元酚的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发生金属锂沉积溶解反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体系锂醌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电解液中的醌类包括邻苯醌、对苯醌、萘醌、蒽醌、菲醌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体系锂醌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电解液为0.5~2.0molL-1醌与0.5~4.0molL-1LiTFSI的混合溶液,二者的优选比例为1.0:1.0,优选浓度范围为1.0~2.0molL-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体系锂醌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电解液为0.5~4.0molL-1LiTFSI的溶液,优选浓度范围为1.0~2.0molL-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体系锂醌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包括乙二醇二甲醚DME、1,3-二氧戊环DOL、碳酸乙烯酯EC、碳酸丙烯酯P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优选的有机溶剂为DME、DOL或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民,席晓丽,赖勤志,李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