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710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其中,包括:外壳体,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孔;以及花篮体,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花篮体的侧壁为镂空壁;该花篮体托设于所述外壳体内,且该花篮体的侧壁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壳体设有侧孔,花篮体的侧壁为镂空壁,且花篮体与外壳体之间留有空隙,以利于整个花盆的通风换气,从而为存放在花篮体内的基质营造良好的透气环境,还原野生兜兰在原生环境内根系生长较浅的特点,避免了因花盆中的湿度太高而导致基材提早酸化造成的兜兰根部腐烂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花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
技术介绍
兜兰(Paphiopedilum)又称“拖鞋兰”、“仙履兰”,是兰科(Orchidaceae)兜兰属植物的统称,其花形奇特,唇瓣呈兜状,背萼发达,呈扁圆形或倒心形,具有艳丽的花纹。兜兰因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备受广大花卉爱好者的钟爱。我国具有较为丰富的野生兜兰资源,原产在我国的兜兰在全世界整个兰界和园艺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尤以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为甚,被誉为“金童玉女”,是兰花中的珍品,备受世人关注,连续获得美国兰花协会、英国皇家园艺协会以及其他多项最高奖。在国际市场上,以兜兰为亲本的杂交花卉深受人们的喜爱,已成为世界兰花产业的一大支柱,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兜兰已经成为我国盆花市场的一抹亮色,逐渐兴起的兜兰产业已经在花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依托丰富的野生资源进行新品种选育,加快了野生资源商品化的速度。兜兰属植物大多数生于地面或积土的岩石表面或岩缝中,为地生或附生兰,根为有稍肉质的根,野生状态下的兜兰根系较浅,部分种类含有根状茎,茎短,包藏于二列的叶基内,且通常兜兰的新生苗紧靠老茎(老植株)基部,有细长根状茎者新苗生于根状茎末端,茎下端与缩短的根状茎相连接。生于地面的兜兰不是典型的地生兰,它们需要良好的通风、排水条件,与附生兰的要求大致相近,只是程度低而已。在兰花的人工栽培中,常因现有花盆因通风透气性差而控制不好盆内湿度,从而导致出现烂根现象,因此有“养兰关键在养根”的说法。野生兜兰对其原生环境要求较高,即使选育的杂交后代在人工产业化栽培中也存在养护管理难、生长速度慢等问题,尤其是养护管理不到位出现的烂根现象,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兜兰产业的发展速度。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从而克服现有的花盆通风透气性差而导致例如兜兰属植物容易出现烂根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其中,包括:外壳体,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孔;以及花篮体,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花篮体的侧壁为镂空壁;该花篮体托设于所述外壳体内,且该花篮体的侧壁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孔,且所述花篮体的下端与所述外壳体的下端之间留有空隙。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组所述侧孔,每组所述侧孔包括若干个纵向分布且自上至下逐渐变大的所述侧孔。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组所述侧孔呈人字状分布。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对所述侧孔,每对所述侧孔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所述侧孔。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花篮体的侧壁自上至下设置有若干圈镂空孔。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镂空孔呈长方形孔状。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挂钩。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体的侧壁的上部向外凸设有一壳体台阶;所述挂钩由一钢丝弯曲而成,所述钢丝的一端弯曲成呈U形状的钩部,所述钢丝的中部弯曲成呈顶角向上的三角形状的托部,且所述钢丝的另一端为与所述托部相对分布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托部之间形成开口朝下的夹口;所述托部的底边卡在所述壳体台阶上,所述夹持部绕过所述外壳体的侧壁的上端后夹紧在所述外壳体的侧壁的内壁面上。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呈下小上大的锥形孔状;所述花篮体呈下小上大的锥形桶状,且所述花篮体的上端凸设有一能够卡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的上部的花篮台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外壳体设有侧孔,花篮体的侧壁为镂空壁,且花篮体与外壳体之间留有空隙,以利于整个花盆的通风换气,从而为存放在花篮体内的基质营造良好的透气环境,还原类似于野生兜兰类植物在原生环境内根系生长较浅的特点,避免了因花盆中的湿度太高而导致基材提早酸化造成的兜兰根部腐烂现象。2、本专利技术的每组侧孔包括若干个自上至下逐渐变大的侧孔,从而能够逐渐增强内部自上至下的通风透气性,以保证存放在花篮体内的基质的湿度的均匀性,避免底部的基质湿度明显大于上部的基质湿度。3、本专利技术的挂钩由钢丝绕设以分成钩部、托部以及夹持部,挂钩通过托部卡在壳体台阶上并和夹持部一起稳定地夹紧外壳体的侧壁,其结构简单,制作和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体,11-侧孔,12-壳体台阶;2-花篮体,21-镂空孔,22-花篮台阶;3-挂钩,31-钩部,32-托部,33-夹持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图1至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的结构示意图,该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包括外壳体1和花篮体2,参考图1和图2,外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开口,且外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侧孔11。花篮体2的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花篮体2的侧壁为镂空壁。优选地,花篮体2的侧壁自上至下设置有若干圈镂空孔21,且镂空孔21呈长方形孔状。花篮体2托设于外壳体1内,且花篮体2的侧壁与外壳体1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花篮体2内用于填放栽培兜兰的基质,兜兰种植在基质内。镂空孔21的大小设置为与基质对应,以基质不容易从镂空孔21中流出来为宜。本专利技术的外壳体1设有侧孔11,花篮体2的侧壁为镂空壁,且花篮体2与外壳体1之间留有空隙,从而在花盆内形成便于空气流通,以利于整个花盆的通风换气,从而为存放在花篮体2内的基质营造良好的透气环境,还原类似于野生兜兰类植物在原生环境内根系生长较浅的特点,避免了因花盆中的湿度太高而导致基材提早酸化造成的兜兰根部腐烂现象。优选地,外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底孔,且花篮体2的下端与外壳体1的下端之间留有空隙,以进一步保证分盆内的通风透气的效果。为使花篮体2的侧壁和下端不与外壳体1接触以留出空隙,且方便取放花篮体2,本专利技术优选地,外壳体1的内腔呈下小上大的锥形孔状,花篮体2呈下小上大的锥形桶状,且花篮体2的上端凸设有一能够卡在外壳体1的内腔的上部的花篮台阶22,当把花篮体3放置到外壳体1的内腔中时,花篮台阶22贴合在外壳体1的内壁后,花篮体2便不能再下降,其悬空挂在外壳体1内,且其侧壁不与外壳体1的内壁面接触。另外,也可以是在外壳体1的内腔中放置对应的托架或支架等对花篮体2进行支撑或定位。继续参考图1和图2,优选地,外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若干组侧孔11,每组侧孔11包括若干个纵向分布且自上至下逐渐变大的侧孔11。进一步优选地,每组侧孔11呈人字状分布。另外,还可以在外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对侧孔11,每对侧孔11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侧孔11,即外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偶数组侧孔11,且每两组侧孔11相对分布,即从而能够逐渐增强内部自上至下的通风透气性,以保证存放在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孔;以及花篮体,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花篮体的侧壁为镂空壁;该花篮体托设于所述外壳体内,且该花篮体的侧壁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侧孔;以及花篮体,其上端设置有开口,且该花篮体的侧壁为镂空壁;该花篮体托设于所述外壳体内,且该花篮体的侧壁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之间留有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孔,且所述花篮体的下端与所述外壳体的下端之间留有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若干组所述侧孔,每组所述侧孔包括若干个纵向分布且自上至下逐渐变大的所述侧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侧孔呈人字状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对所述侧孔,每对所述侧孔包括两组相对分布的所述侧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根系腐烂的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开强李秀玲卜朝阳宋倩周锦业卢家仕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