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芬顿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9341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新型电解质的电‑芬顿体系,用于高效去除难降解有机废水。该系统组成为:8 cm × 4 cm的铁片为阳极,相同面积的碳毡为阴极,三聚磷酸钠(STTP)为电解质,并通入流量为1.8L/min的氧气,用0.1 M的硫酸调节pH至6,工作电流为0.5mA。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三聚磷酸钠与Fe2+发生的络合反应,对传统的电‑芬顿系统进行了改良。由于生成的络合物与氧气或超氧根能够生成过氧化氢,从而保证了体系高效的氧化能力,确保系统有更多的羟基自由基供给,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的降解效率。同时,宽的pH适宜范围扩展了体系的可利用性,减小运行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可控性好,为电‑芬顿体系大规模应用与废水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更高效地降解有机废水的电-芬顿体系。
技术介绍
电-芬顿法是利用·OH的强氧化性能对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的,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O2+2H++2e-→H2O2(1)H2O2+Fe2+→Fe3++·OH+OH-(2)Fe3++e-→Fe2+(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污染物降解高效的特点而倍受关注。由于体系中Fe2+/Fe3+的循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系统的降解速率。当反应过程中Fe2+/Fe3+,不能重新还原为Fe2+时,则无法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OH,致使系统氧化性能降低;过多的Fe3+与水中OH-生成Fe(OH)3沉淀析出,对水样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在传统电-芬顿体系运行时,为防止铁泥的析出,需要将其pH调整至3左右,这既限制了体系的实际应用,又增加了药剂用量,增加了处理成本。人们曾试图从各方面进行改良,如:将对阴极材料进行改性等,但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传统电-芬顿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三聚磷酸钠作为电解质的电-芬顿系统,改良后的电-芬顿体系能够更高效地处理有机废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芬顿系统,取50mL的有机废水,向其中加入三聚磷酸钠(STTP),其浓度为5mM,将反应池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进行充分搅拌一分钟,取出后用0.1M的硫酸调节pH值至6。在室温条件下,用铁电极为阳极,用的碳毡为阴极,组成无隔膜的电-芬顿系统,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极间距是3cm;电解阳极采用直径为4mm、长9cm的铁钉,阴极采用8cm×2cm的碳毡,同时通入氧气,将电流调至0.5mA。与传统电-芬顿系统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中STPP的使用为分子氧提供了新的活化途径,生成更多的过氧化氢,提高体系氧化能力。其次,STPP还可以抑制系统中电子还原H+,使更多电子用于Fe3+的还原。最重要的是,STPP的存在避免体系中Fe3+过多时,生成Fe(OH)3沉淀。同时,拓宽了体系的pH范围,这为电-芬顿体系的实际应用提供保障。说明书附图:图1是采用不同电解质进行降解的对照试验结果;图2是不同PH值条件下进行降解的对照试验结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理论依据是:克服系统中Fe2+/Fe3+循环的障碍、改善体系可应用的pH范围,就可以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有质的提升。体系的作用原理如下:在氧化过程中阳极析出大量Fe2+,氧化了过氧化氢生成羟基自由基,自身还原成Fe3+。STPP与过量的Fe2+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络合物,该络合物可与水中·O2-、O2和H+反应生成H2O2。2Fe(Ⅱ)-STPP+O2+2H+=Fe(Ⅲ)-STPP+H2O2(1)Fe(Ⅱ)-STPP+O2=Fe(Ⅲ)-STPP+·O2-(2)Fe(Ⅱ)-STPP+·O2-+2H+=Fe(Ⅲ)-STPP+H2O2(3)实施例:一种新型电-芬顿系统:取50ml有机废水,并投入0.092g三聚磷酸钠,将反应池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中匀速搅拌一分钟后取出,用0.1M的硫酸调节pH至6。在室温条件下,用铁电极为阳极,用的碳毡为阴极,组成无隔膜的电-芬顿系统,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极间距是3cm。电解阳极采用直径为4mm、长9cm的铁钉,阴极采用8cm×2cm的碳毡,同时用空气泵通入空气,将电流大小调整至0.5mA。上述实施例构成的本专利技术体系进行实验,设定降解周期为一小时,定时取样测定水中有机物降解率。对照试验1分别利用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作为电解质进行降解,其他条件不变。图1为三组试验的处理结果。由图1可以看出,降解经历一小时后,三聚磷酸钠作电解质的降解率高达96%左右,而硫酸钠,乙二胺四乙酸分别只有60%和80%左右。对照试验2分别利用0.1M的硫酸调节pH至4、8、10、12,其他条件不变。图2为五组试验的处理结果。由图2可以看出,在降解周期内的任何时刻,pH=6的系统降解率均高于其他酸度的系统降解率。完成一小时的降解后,溶液pH=4、6、8、10、12的降解率分别为91%、96%、95%、88%、75%左右。综上,Ph=6时系统降解率最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0/201611033216.html" title="一种新型电‑芬顿体系原文来自X技术">新型电‑芬顿体系</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芬顿系统,其特征在于:取50 mL的有机废水,向其中加入三聚磷酸钠(STTP),其浓度为5 mM,将反应池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进行充分搅拌一分钟,取出后用0.1M的硫酸调节pH值至6;在室温条件下,用铁电极为阳极,用的碳毡为阴极,组成无隔膜的电‑芬顿系统,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极间距是3 cm;电解阳极采用直径为4mm、长9cm的铁钉,阴极采用8cm×2cm的碳毡,同时通入氧气,将电流调至0.5m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芬顿系统,其特征在于:取50mL的有机废水,向其中加入三聚磷酸钠(STTP),其浓度为5mM,将反应池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进行充分搅拌一分钟,取出后用0.1M的硫酸调节pH值至6;在室温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晶高樱刘金涛吴小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