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效果的方法,属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具体步骤如下:(1)将水生植物种子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浸泡后的种子用水清洗;(2)将洗过的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浸泡后的种子放入培养箱中催芽;(3)将沙子和土壤灭菌,灭菌后的沙子、土壤与蛭石按比例混合均匀制成基质;(4)将芽苗种植于装有基质的盆钵内,同时接种菌株到基质中;(5)将霍格兰氏营养液配制成化学需氧量为40~800mg/L、总氮含量为2~40mg/L、总磷含量为0.4~8mg/L的氮磷污水;(6)将幼苗插至定植篮内,将定植篮放置于装有氮磷污水的塑料桶内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植物和菌株形成菌根来提高水生植物对水中污染物的降解能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在环境生态学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生态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水体中有机物污染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的研究方法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对水体而言,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氮磷的超标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中,导致水中营养元素过剩,水生植物和藻类大量繁殖,致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7月13日公布的一篇专利申请号为201610138804.7,名称:一种提高水生美人蕉对阿特拉津抗性的方法,此专利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菌根技术,形成水生美人蕉和摩西球囊霉的菌根共生体,从而提高水生美人蕉在阿特拉津污染的水体中的抗性。该方法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只能说明水生美人蕉和摩西球囊霉形成的菌根共生体对阿特拉津污染的水体具有净化效果,并不能说明菌根共生体可以降解水体中的其他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该方法难以在环境生态学领域推广和应用。目前人们在除去水中有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膜分离技术、化学氧化技术和吸附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仅花费的成本较高、操作复杂,而且对水体有一定的污染,因此,这些方法难以在环境领域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高效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成本低且对水体无污染的水生植物净化水效果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水生植物和菌株形成菌根共生体来提高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能量,从而达到水生植物净化水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效果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水生植物的种子用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50min,并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水清洗一遍;(2)将步骤(1)中用水清洗过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0~25℃的水中浸泡12~15h,并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3℃的培养箱中催芽,即得芽苗,备用;(3)将沙子和土壤先后置于0.15MPa、121℃的高压蒸汽锅中灭菌2~4h,将灭菌后的沙子、土壤与蛭石按1:1:1混合均匀制成基质,并将基质称重装入盆钵内,备用;(4)将步骤(2)中备用的芽苗种植于步骤(3)中备用的盆钵内,同时将与芽苗共生的菌株接种到基质中,芽苗在盆钵内培养3~4个月,即得幼苗;(5)将霍格兰氏营养液配制成化学需氧量为40~800mg/L、总氮含量为2~40mg/L、总磷含量为0.4~8mg/L的营养液,将配制的营养液加水至3.5L,即得氮磷污水,将氮磷污水装入塑料桶内,备用;(6)将步骤(4)中所得幼苗插至定植篮内,并将插有幼苗的定植篮放置于步骤(5)中备用的塑料桶内。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将水生植物的种子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菌株为摩西球囊霉或脆无梗囊霉。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霍格兰氏营养液的配方为MgSO4·7H2O0.246g/mL、CaCl20.111g/mL、NH4Cl0.0535g/mL、KH2PO40.136g/mL、KNO30.101g/mL、微量元素储备液及铁盐储备液。进一步地,所述微量元素储备液的配方为H3BO32.86g/L、MnCl2·4H2O1.82g/L、ZnSO4·7H2O0.22g/L、NaMoO4·2H2O0.99g/L、CuSO4·5H2O0.09g/L;所述铁盐储备液的配方为FeSO4·7H2O0.496g/L、Na2EDTA1.5g/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水生植物和菌株相互作用形成菌根共生体来提高水生植物对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能量,从而达到净水的效果;菌根可以扩大水生植物根系吸收面,增加对原根毛吸收范围外的元素的吸收能力,同时菌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水分供给植物,从而保证植物的生长。(2)本专利技术中菌根可以增加水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促进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一方面可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保障水生动物或植物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菌根将吸收的养分输送给与其共生的植物,保证植物有充足的养分吸收。(3)本专利技术中水生植物和菌株形成菌根共生体,将其培养3个月时,菌根侵染率达到78%,相比没有接种菌株的水生植物,接种菌株的水生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没有接种菌株的水生植物,说明菌根可以促进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增加其生物量;本专利技术中培养过菌根共生体植物的水培液中化学需氧量、总氮及总磷含量急剧下降,已不至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4)本专利技术中将种子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可以除去种子表面的杂菌,防止种子感染细菌霉变;将沙子和土壤进行灭菌,是为了除去沙土中的杂菌,防止杂菌对植物产生破坏作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植物和菌株相互作用形成菌根,菌根对水体中污染物有明显的降解效果、成本低且对水体无任何污染,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效果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菖蒲的种子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并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水清洗一遍;(2)将步骤(1)中用水清洗过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0℃的水中浸泡12h,并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3℃的培养箱中催芽,即得芽苗,备用;(3)将沙子和土壤先后置于0.15MPa、121℃的高压蒸汽锅中灭菌2h,将灭菌后的沙子、土壤与蛭石按1:1:1混合均匀制成基质,并将基质称重装入盆钵内,备用;(4)将步骤(2)中备用的芽苗种植于步骤(3)中备用的盆钵内,同时将与芽苗共生的摩西球囊霉接种到基质中,芽苗在盆钵内培养3个月,即得幼苗;(5)将霍格兰氏营养液配制成化学需氧量为40mg/L、总氮含量为2mg/L、总磷含量为0.4mg/L的营养液,将配制的营养液加水至3.5L,即得氮磷污水,将氮磷污水装入塑料桶内,备用;(6)将步骤(4)中所得幼苗插至定植篮内,并将插有幼苗的定植篮放置于步骤(5)中备用的塑料桶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霍格兰氏营养液的配方为MgSO4·7H2O0.246g/mL、CaCl20.111g/mL、NH4Cl0.0535g/mL、KH2PO40.136g/mL、KNO30.101g/mL、微量元素储备液及铁盐储备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量元素储备液的配方为H3BO32.86g/L、MnCl2·4H2O1.82g/L、ZnSO4·7H2O0.22g/L、NaMoO4·2H2O0.99g/L、CuSO4·5H2O0.09g/L;所述铁盐储备液的配方为FeSO4·7H2O0.496g/L、Na2EDTA1.5g/L。实施例2一种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效果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将空心菜的种子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40min,并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水清洗一遍;(2)将步骤(1)中用水清洗过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3℃的水中浸泡13h,并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3℃的培养箱中催芽,即得芽苗,备用;(3)将沙子和土壤先后置于0.15MPa、121℃的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水生植物的种子用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50min,并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水清洗一遍;(2)将步骤(1)中用水清洗过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0~25℃的水中浸泡12~15h,并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3℃的培养箱中催芽,即得芽苗,备用;(3)将沙子和土壤先后置于0.15MPa、121℃的高压蒸汽锅中灭菌2~4h,将灭菌后的沙子、土壤与蛭石按1:1:1混合均匀制成基质,并将基质称重装入盆钵内,备用;(4)将步骤(2)中备用的芽苗种植于步骤(3)中备用的盆钵内,同时将与芽苗共生的菌株接种到基质中,芽苗在盆钵内培养3~4个月,即得幼苗;(5)将霍格兰氏营养液配制成化学需氧量为40~800mg/L、总氮含量为2~40mg/L、总磷含量为0.4~8mg/L的营养液,将配制的营养液加水至3.5L,即得氮磷污水,将氮磷污水装入塑料桶内,备用;(6)将步骤(4)中所得幼苗插至定植篮内,并将插有幼苗的定植篮放置于步骤(5)中备用的塑料桶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水生植物的种子用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50min,并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水清洗一遍;(2)将步骤(1)中用水清洗过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0~25℃的水中浸泡12~15h,并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3℃的培养箱中催芽,即得芽苗,备用;(3)将沙子和土壤先后置于0.15MPa、121℃的高压蒸汽锅中灭菌2~4h,将灭菌后的沙子、土壤与蛭石按1:1:1混合均匀制成基质,并将基质称重装入盆钵内,备用;(4)将步骤(2)中备用的芽苗种植于步骤(3)中备用的盆钵内,同时将与芽苗共生的菌株接种到基质中,芽苗在盆钵内培养3~4个月,即得幼苗;(5)将霍格兰氏营养液配制成化学需氧量为40~800mg/L、总氮含量为2~40mg/L、总磷含量为0.4~8mg/L的营养液,将配制的营养液加水至3.5L,即得氮磷污水,将氮磷污水装入塑料桶内,备用;(6)将步骤(4)中所得幼苗插至定植篮内,并将插有幼苗的定植篮放置于步骤(5)中备用的塑料桶内。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萌,琚淑明,王娜娜,殷庭超,吉玲珍,林园园,童璐,徐德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