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生态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水体中有机物污染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的研究方法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对水体而言,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氮磷的超标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中,导致水中营养元素过剩,水生植物和藻类大量繁殖,致使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7月13日公布的一篇专利申请号为201610138804.7,名称:一种提高水生美人蕉对阿特拉津抗性的方法,此专利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菌根技术,形成水生美人蕉和摩西球囊霉的菌根共生体,从而提高水生美人蕉在阿特拉津污染的水体中的抗性。该方法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只能说明水生美人蕉和摩西球囊霉形成的菌根共生体对阿特拉津污染的水体具有净化效果,并不能说明菌根共生体可以降解水体中的其他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该方法难以在环境生态学领域推广和应用。目前人们在除去水中有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水生植物的种子用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50min,并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水清洗一遍;(2)将步骤(1)中用水清洗过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0~25℃的水中浸泡12~15h,并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3℃的培养箱中催芽,即得芽苗,备用;(3)将沙子和土壤先后置于0.15MPa、121℃的高压蒸汽锅中灭菌2~4h,将灭菌后的沙子、土壤与蛭石按1:1:1混合均匀制成基质,并将基质称重装入盆钵内,备用;(4)将步骤(2)中备用的芽苗种植于步骤(3)中备用的盆钵内,同时将与芽苗共生的菌株接种到基质中,芽苗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水生植物净化水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水生植物的种子用0.1~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50min,并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水清洗一遍;(2)将步骤(1)中用水清洗过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0~25℃的水中浸泡12~15h,并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23℃的培养箱中催芽,即得芽苗,备用;(3)将沙子和土壤先后置于0.15MPa、121℃的高压蒸汽锅中灭菌2~4h,将灭菌后的沙子、土壤与蛭石按1:1:1混合均匀制成基质,并将基质称重装入盆钵内,备用;(4)将步骤(2)中备用的芽苗种植于步骤(3)中备用的盆钵内,同时将与芽苗共生的菌株接种到基质中,芽苗在盆钵内培养3~4个月,即得幼苗;(5)将霍格兰氏营养液配制成化学需氧量为40~800mg/L、总氮含量为2~40mg/L、总磷含量为0.4~8mg/L的营养液,将配制的营养液加水至3.5L,即得氮磷污水,将氮磷污水装入塑料桶内,备用;(6)将步骤(4)中所得幼苗插至定植篮内,并将插有幼苗的定植篮放置于步骤(5)中备用的塑料桶内。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萌,琚淑明,王娜娜,殷庭超,吉玲珍,林园园,童璐,徐德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