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8287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08:51
一种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盖,该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侧壁,该上盖、下盖和侧壁之间围构成齿轮组装空间;该上盖上表面设有两个驱动马达,两个驱动马达之间的连线方向为第一轴线;各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套设有第一齿轮;各驱动马达两侧以该第一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有驱动轴,该驱动轴穿设于上盖和下盖对应开设的长孔内;驱动轴套设有第二齿轮;四个长孔向两个驱动马达外侧延伸且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各驱动马达与对应的第二轴承组装结构外侧之间设有空转轴,该空转轴位于该齿轮组装空间内,且套设有第三齿轮,该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满足不同轴距的搅拌桩桩型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搅拌桩打桩机驱动系统,特别是一种用于软基处理及加固的轴距可调整的四轴深层水泥搅拌工法的钻机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目前大型建设工程诸如港口、码头、人工岛等填海工程的越来越多,对于地基与基础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施工工效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对于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是利用水泥浆液和土体经过拌合形成的复合桩体,土体与固化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加固体。该工法在日本和韩国曾得到广泛的运用,随着我国诸多填海造地等大型基建工程的实施,深层水泥搅拌工法将得到大量的推广和应用。较传统的深层水泥搅拌钻机而言,大多为单轴,双轴或三轴钻机,成桩面积较小,施工工效较低,并且随着超深软弱地基项目的增多,对地基处理的施工钻机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钻机在动力驱动系统、钻掘和搅拌过程中对钻杆、钻头容易造成较多的损坏,无法满足高质量施工的要求。并且对于其他四轴搅拌钻机,只能为一种固定的间距施工,随着对地基处理设计要求的不同,不同的水泥搅拌桩型即需要采用不同轴距的驱动装置,对于施工设备的配置会造成一定浪费,严重增加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其利用对动力驱动头装置中轴距可变装置,来调整四根钻杆位置进行施工,可满足不同轴距的搅拌桩桩型的施工要求,可以解决以往四轴搅拌钻机无法调节间距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它包括水平的上盖和下盖,该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侧壁,该上盖、下盖和侧壁之间围构成齿轮组装空间;该上盖上表面设有两个驱动马达,两个驱动马达之间的连线方向为第一轴线;各驱动马达通过第一轴承组装结构固定在该上盖上,且各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位于该齿轮组装空间内,该输出轴套设有第一齿轮;各驱动马达两侧以该第一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有驱动轴,该驱动轴穿设于该上盖和下盖对应开设的长孔内,并能沿该长孔移动;该驱动轴套设有第二齿轮,且该驱动轴上下两端通过第二轴承组装结构分别固定于该上盖和下盖上;四个长孔向两个驱动马达外侧延伸且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各驱动马达与对应的第二轴承组装结构外侧之间设有空转轴,该空转轴位于该齿轮组装空间内,且套设有第三齿轮,该第三齿轮分别与相邻的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进一步的,所述长孔靠近所述空转轴的内壁具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轴承组装结构外侧设有与该定位凸起对应的定位凹槽。进一步的,位于所述下盖的长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下端位于所述下盖下方,并通过杆结合件与钻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还包括车体,该车体前端设有竖直的桅杆,该桅杆设有背板,所述上盖和下盖侧面固定设于该背板上。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周缘向上延伸设有侧板,该侧板顶部设有顶板,该顶板和侧板侧面均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背板滑动设于所述桅杆上并能沿该桅杆上下移动,所述顶板设有动滑轮,所述桅杆顶部设有定滑轮;所述车体固定设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的缆绳分别绕经该定滑轮和动滑轮。进一步的,所述长孔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0-60度,优选的,为45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专利技术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具有如下效果:在具有多个驱动的装置中,可以通过对密封形成于上盖和下盖的上部组装孔和下部组装孔的上部轴承组装结构和下部轴承组装结构进行位置移动的简单方法来改变驱动轴的间距。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操作人员也可以在现场容易且方便地改变螺旋钻的轴距,从而无需像以往一样购买轴距互不相同的多台驱动装置,因此,在经济方面非常有利,与此同时,由于可以使驱动装置的重量最小化,因而可以降低螺旋钻机的侧翻事故等危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优选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优选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示出在本专利技术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中传递动力的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中传递动力的状态的俯视图,包括驱动轴位于接近驱动马达输出轴的一侧及驱动轴位于远离驱动马达输出轴的一侧的两种状态图。图5为适用于本专利技术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上盖或下盖的俯视图。图6A为适用于本专利技术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第二轴承组装结构的俯视图。图6B为适用于本专利技术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另一第二轴承组装结构的俯视图。图7为适用本专利技术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8为基于本专利技术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的钻杆排列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它包括水平的上盖1和下盖2,该上盖1和下盖2之间设有侧壁3,该上盖1、下盖2和侧壁3之间围构成齿轮组装空间4。该上盖1上表面设有两个驱动马达5,两个驱动马达5之间的连线方向为第一轴线。各驱动马达5通过第一轴承组装结构6固定在该上盖1上,且各驱动马达5的输出轴51位于该齿轮组装空间4内,该输出轴51套设有第一齿轮7。各驱动马达5两侧以该第一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有驱动轴8,该驱动轴8穿设于该上盖1和下盖2对应开设的长孔9内,并能沿该长孔9移动。该驱动轴8套设有第二齿轮10,且该驱动轴8上下两端通过第二轴承组装结构11分别固定于该上盖1和下盖2上。四个长孔9向两个驱动马达5外侧延伸且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为40-60度,优选为45度。各驱动马达5与对应的第二轴承组装结构11外侧之间设有空转轴12,该空转轴12位于该齿轮组装空间4内,且套设有第三齿轮13,该第三齿轮13分别与相邻的该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10啮合。第二轴承组装结构11以嵌入的状态在上盖1和下盖2的长孔9内组装,并借助螺栓、螺丝之类的固定结构来相互固定。并且,如图5所示,该长孔9靠近该空转轴12的内壁具有定位凸起91,该第二轴承组装结构11外侧设有与该定位凸起91对应的定位凹槽,可以限制组装方向性,起到定位的作用。对于某一个驱动马达5而言,输出轴51带动第一齿轮7运转,两个第三齿轮13分别与第一齿轮7进行齿轮结合;上述第三齿轮13与空转轴12相结合,构成为自由旋转的结构,从而在第一齿轮7进行旋转时,可以通过第三齿轮13来向第二齿轮10传递旋转力。为了施工操作,本专利技术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还包括车体14,该车体14前端设有竖直的桅杆15,该桅杆15设有背板16,该上盖1和下盖2侧面固定设于该背板16上。该上盖1周缘向上延伸设有侧板17,该侧板17顶部设有顶板18,该顶板18和侧板17侧面均与该背板16固定连接。如图3、图7所示,该驱动轴8下端位于该下盖2下方,并通过杆结合件81与钻杆19固定连接,钻杆19在各驱动轴8的带动下来对地基实施穿孔。为了便于调节操作,该背板16滑动设于该桅杆15上并能沿该桅杆15上下移动,该顶板18设有动滑轮20,该桅杆15顶部设有定滑轮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平的上盖和下盖,该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侧壁,该上盖、下盖和侧壁之间围构成齿轮组装空间;该上盖上表面设有两个驱动马达,两个驱动马达之间的连线方向为第一轴线;各驱动马达通过第一轴承组装结构固定在该上盖上,且各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位于该齿轮组装空间内,该输出轴套设有第一齿轮;各驱动马达两侧以该第一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有驱动轴,该驱动轴穿设于该上盖和下盖对应开设的长孔内,并能沿该长孔移动;该驱动轴套设有第二齿轮,且该驱动轴上下两端通过第二轴承组装结构分别固定于该上盖和下盖上;四个长孔向两个驱动马达外侧延伸且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各驱动马达与对应的第二轴承组装结构外侧之间设有空转轴,该空转轴位于该齿轮组装空间内,且套设有第三齿轮,该第三齿轮分别与相邻的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平的上盖和下盖,该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侧壁,该上盖、下盖和侧壁之间围构成齿轮组装空间;该上盖上表面设有两个驱动马达,两个驱动马达之间的连线方向为第一轴线;各驱动马达通过第一轴承组装结构固定在该上盖上,且各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位于该齿轮组装空间内,该输出轴套设有第一齿轮;各驱动马达两侧以该第一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有驱动轴,该驱动轴穿设于该上盖和下盖对应开设的长孔内,并能沿该长孔移动;该驱动轴套设有第二齿轮,且该驱动轴上下两端通过第二轴承组装结构分别固定于该上盖和下盖上;四个长孔向两个驱动马达外侧延伸且延伸方向与该第一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各驱动马达与对应的第二轴承组装结构外侧之间设有空转轴,该空转轴位于该齿轮组装空间内,且套设有第三齿轮,该第三齿轮分别与相邻的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靠近所述空转轴的内壁具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轴承组装结构外侧设有与该定位凸起对应的定位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电机轴距可变的四轴搅拌钻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军平黄宏庆焦洋洋刘少华梁兴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