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8155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4 04:06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终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正在前台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是否为预定的应用程序;当检测到所述前台应用程序为预定的应用程序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所述可操作区域为对用户的触屏操作进行响应的区域。本公开通过在预定的应用程序运行在前台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可操作区域过大,导致引发误操作的问题,达到了在使用预定的应用程序时自动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来避免误操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终端
,特别涉及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许多智能设备厂商将智能设备的屏幕做得越来越大,并且将屏幕边缘做得越来越窄。当使用某些应用程序,比如使用通话应用程序时,人手握住智能设备的时候,由于屏幕边缘很窄,手指可能会有部分接触到屏幕可操控的区域,从而触发不需要开启的功能。屏幕的增大使得用户的可操作区域也增大,在使用应用程序时,可能会因可操作区域过大,导致引发误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正在前台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是否为预定的应用程序;当检测到所述前台应用程序为预定的应用程序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所述可操作区域为对用户的触屏操作进行响应的区域。通过在预定的应用程序运行在前台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降低了容易引发误操作的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时引发误操作的可能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可操作区域过大,导致引发误操作的问题,达到了在使用预定的应用程序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来避免误操作的效果。可选的,所述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包括:按照预定缩放比例缩小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或者,根据预定的应用程序与缩放比例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前台应用程序对应的缩放比例;按照所述获取的缩放比例缩小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通过根据与应用程序对应的缩放比例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针对不同的应用程序设置不同的缩放比例,在缩小时需要查询前台应用程序对应的缩放比例,使得不同的应用程序在使用时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缩小,来适应用户对不同应用程序的使用需求。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缩小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时,将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与所述屏幕的外边框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为无效操作区域,所述无效操作区域为不对用户的触屏操作进行响应的区域。通过将可操作区域与屏幕的外边框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为无效操作区域,使得用户在使用预定的应用程序时,即使手指接触到屏幕的边缘部位,也不会误触发某些功能。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手势;当所述操作手势为预先设定的用于还原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的操作手势时,将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还原。通过利用预先设定的操作手势还原屏幕的可操作区域,使得用户在使用预定的应用程序的过程中,随时可以通过执行预定的操作手势将屏幕的可操作区域还原。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前台应用程序结束进程或被切换至后台运行时,将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还原。通过在预定的应用程序结束进程或被切换至后台运行时还原屏幕的可操作区域,使得用户在使用非预定的应用程序时,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是正常的状态,不会影响非预定的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正在前台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是否为预定的应用程序;缩小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前台应用程序为预定的应用程序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所述可操作区域为对用户的触屏操作进行响应的区域。可选的,所述缩小模块,包括:第一缩小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预定缩放比例缩小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或者,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预定的应用程序与缩放比例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前台应用程序对应的缩放比例,第二缩小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所述获取子模块获取的缩放比例缩小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可选的,所述缩小模块,还被配置为在缩小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时,将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与所述屏幕的外边框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为无效操作区域,所述无效操作区域为不对用户的触屏操作进行响应的区域。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手势;第一还原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操作手势为预先设定的用于还原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的操作手势时,将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还原。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还原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前台应用程序结束进程或被切换至后台运行时,将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还原。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检测正在前台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是否为预定的应用程序;当检测到所述前台应用程序为预定的应用程序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所述可操作区域为对用户的触屏操作进行响应的区域。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的示意图;图2C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的示意图;图2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装置的框图;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装置的框图;图5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装置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的流程图,该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设备中,这里所讲的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设备等。如图1所示,该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在步骤110中,检测正在前台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是否为预定的应用程序。这里所讲的预定的应用程序是预先设置的在前台运行时需要调整屏幕的可操作区域的应用程序。在步骤120中,当检测到前台应用程序为预定的应用程序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这里所讲的可操作区域为对用户的触屏操作进行响应的区域。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通过在预定的应用程序运行在前台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降低了容易引发误操作的应用程序在前台运行时引发误操作的可能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可操作区域过大,导致引发误操作的问题,达到了在使用预定的应用程序时自动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来避免误操作的效果。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当预定的应用程序运行在前台时,系统会自动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但是当预定的应用程序被结束进程或者非预定的应用程序被切换至前台运行时,为了不影响用户对非预定的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系统还需要将屏幕的可操作区域还原。具体可以参见如图2A所示的步骤。图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的流程图,该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设备中,这里所讲的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设备等。如图2A所示,该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正在前台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是否为预定的应用程序;当检测到所述前台应用程序为预定的应用程序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所述可操作区域为对用户的触屏操作进行响应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正在前台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是否为预定的应用程序;当检测到所述前台应用程序为预定的应用程序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所述可操作区域为对用户的触屏操作进行响应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包括:按照预定缩放比例缩小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或者,根据预定的应用程序与缩放比例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前台应用程序对应的缩放比例,按照所述获取的缩放比例缩小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缩小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时,将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与所述屏幕的外边框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为无效操作区域,所述无效操作区域为不对用户的触屏操作进行响应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操作电子设备的操作手势;当所述操作手势为预先设定的用于还原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的操作手势时,将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还原。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前台应用程序结束进程或被切换至后台运行时,将所述屏幕的可操作区域还原。6.一种调整屏幕显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正在前台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是否为预定的应用程序;缩小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前台应用程序为预定的应用程序时,缩小屏幕的可操作区域,所述可操作区域为对用户的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全伍亮雄骆艳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