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纺织产品质量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光机电结合手段,对衣物表面毛羽柔软度和衣物穿着舒适度进行定量评估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纺织品的触觉舒适性是影响纺织品的穿着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针织的毛、麻类衣服,在穿着时常常带给人体皮肤刺痒感或刺扎感,从而引起生理或心理的不适感,进而影响消费者的选购。现有的毛羽柔软性的评价手段主要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方法。主观评价是通过人体测试,由参与者描述主观感受,该方法具有主观性,受不同人体皮肤和不同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不同、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有待考证,因此,不同参与者的主观评测结果通常没有可比性。在现有的织物柔软度客观测试方法中,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纤维压缩弯曲性能测量的方法及装置”(专利技术专利号:ZL200310109512.3授权公告号:CN1236299C)公开了一种纤维压缩弯曲性能测量的方法及装置,该专利技术采用高精度微力传感器、多功上夹头和能作水平与垂直运动的下夹持器组成的力一位移测量机构,可获取纤维头端应力和纤维轴向应变等数据及模拟人体皮肤的剌扎效果。采用光学系统实现同步把纤维轴向压力下的变形转换为数字图象输入计算处理,获取纤维细度、握持长度、挠度和各点曲率与位移等变量并经计算机实时采集数据对测量参数进行控制,通过理论模型和算法软件快速测定实时压力、挠度、纤维弯曲形态等应变曲线和相关特征参数等。该方法通过测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物穿着舒适度检测系统,包括人体模型,触力传感器,光学图像获取单元和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体模型为透明材料制成的空心壳体,空心壳体的表面留有若干对应于人体模型关键部位的嵌装孔;所述触力传感器的感测面直径与所述的嵌装孔对应,感测面的厚度与空心壳体的厚度一致,触力传感器嵌装到嵌装孔中之后,其感测面与人体模型的外表面平齐;在人体模型空心壳体内部,配置CCD/CMOS摄像头和LED光源组成的光学图像获取单元;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数据综合分析模块,触力数据处理模块和毛羽形态数据处理模块;触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电缆连接到触力数据处理模块,光学图像获取单元连接到毛羽形态数据处理模块;触力数据处理模块和毛羽形态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到综合分析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通过显示控制终端控制检测操作和输出检测分析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穿着舒适度检测系统,包括人体模型,触力传感器,光学图像获取单元和数
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人体模型为透明材料制成的空心壳体,空心壳体的表面留有若干对应于人体模
型关键部位的嵌装孔;
所述触力传感器的感测面直径与所述的嵌装孔对应,感测面的厚度与空心壳体的厚度
一致,触力传感器嵌装到嵌装孔中之后,其感测面与人体模型的外表面平齐;
在人体模型空心壳体内部,配置CCD/CMOS摄像头和LED光源组成的光学图像获取
单元;
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数据综合分析模块,触力数据处理模块和毛羽形态数据处理
模块;触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电缆连接到触力数据处理模块,光学图像获取单元连接到
毛羽形态数据处理模块;触力数据处理模块和毛羽形态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到综合分析
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通过显示控制终端控制检测操作和输出检测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穿着舒适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处理设备为
配置触力传感器数据接口和光学图像获取单元通讯接口的电子计算机,所述的综合分
析模块,触力数据处理模块和毛羽形态数据处理模块为实现对应数据分析处理功能的
软件功能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穿着舒适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模型的外表面
覆盖有一层透明的仿真皮肤薄膜,所述仿真皮肤薄膜的表面形态与人体皮肤表面形态
一致,可以降低仿真皮肤与真实皮肤差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仿真皮肤薄膜的厚度<
1mm,既不影响触力传感器获取毛羽在传感器的感测面施加的接触力,又不影响光学
图像获取单元摄像系统采集毛羽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穿着舒适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力传感器是分
辨率<0.001CN的微压力传感器,能够获取衣物表面毛羽与人体皮肤接触所产生的微
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衣物穿着舒适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人体模型是与待测衣物的服装号型对应的全身模型,半身模型,单侧或双侧上肢
模型,或者单侧或双侧下肢模型;所述的光学图像获取单元通过柔性机械臂固定在人
体模型的空心腔体内,可以通过显示控制终端控制调整方向,依次对准人体模型的各
个关键部位处,获取对应部位触力传感器与衣物表面毛羽的接触形态图像。
6.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穿着舒适度检测系统的衣物穿着舒适度检测方法,其
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0:根据待测衣物的服装号型,选择对应的人体模型;
S200:根据待测衣物的舒适度测试要求,在人体模型的关键部位选择至少一个嵌装孔,
嵌装上对应的触力传感器,触力传感器的嵌装高度应保证触力传感器感测面与人体模
型外表面平齐;
S300:在装好触力传感器的人体模型外表面均匀覆盖一层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旗,李惠,张旭靖,刘宇清,陈雁,陈忠伟,何爱芳,邱洪生,奚锡,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