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霉酮在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上的应用及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6425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噻霉酮在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上的应用及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方法,防治药剂可采用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针对马铃薯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通过使用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防治,能有效降低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病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病菌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技术背景噻霉酮(Benziothiazolinone)异噻唑类化合物,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是:与细菌、霉菌的细胞膜表面的阴离子结合或与巯基反应,破坏蛋白质和细胞膜的合成系统,从而抑制细菌、霉菌繁殖,干扰病原菌细胞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导致病原菌死亡。该化合物对细菌、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有良好防治效果,而且对农作物十分安全。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世界马铃薯总面积的20%-25%,马铃薯黑痣病又称茎溃疡、立枯丝核菌病,作为一种土传病害,在我国北方一季作区的发生逐年严重,已经成为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目前,我国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主要还是用甲基立枯磷、戊菌隆等药剂进行沟施防治,但是持效期短,使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面临严重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噻霉酮在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上的应用。其可采用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或其它制剂。噻霉酮不仅可以采用单剂的形式,也可采用复配的形式,与噻霉酮复配的活性成分可以是其它的杀菌剂,比如嘧菌酯、噻呋酰胺,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活性成分可配入相应剂型的农药助剂可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种衣悬浮剂等。噻霉酮是一种稳定、低污染的杀菌剂,但并未报道噻霉酮能够防止马铃薯黑>痣病。但经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和实验证明,应用噻霉酮防治马铃薯黑痣病能够带来比传统的马铃薯黑痣病防止药剂更好的防止效果,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低污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方法。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马铃薯播拌种时期使用噻霉酮的单剂或复配制剂,和/或,,播种沟施使用噻霉酮的单剂或复配制剂。进一步地,在马铃薯播拌种时的使用量为质量百分比3%的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0g/亩,播种沟施的使用量为质量百分比3%的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0—100g/亩。所述方法也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薯处理:30g3%的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兑水5升均匀喷洒在大约150公斤至200公斤的种薯上,待水分略干,以不掉水珠为准,再将甲基硫菌灵+滑石粉干拌于种薯,播种前将种薯置于5—10℃的环境中进行自然风干,等待播种;播种期处理:垄沟沟施3%的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0—100g/亩,兑水后直接喷施到垄沟和母薯上。本专利技术不仅发现了噻霉酮能够防止马铃薯黑痣病。而且,本专利技术通过噻霉酮能有效保护马铃薯母薯的切面及促进马铃薯植株提前出苗,减少立枯丝核菌从切口侵入的几率,修复茎溃疡发生时形成的伤口,减少茎溃疡发生造成的损失;并且,马铃薯植株被促进而提前出苗,缩短了病菌与植物幼嫩组织的接触,减少了病菌侵染的几率,在病菌侵染时提高了马铃薯植株的抗病性,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本专利技术采用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通过马铃薯种薯进行喷洒施药、在马铃薯播种期进行沟施,对马铃薯黑痣病进行防治,该药剂和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带来相当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药效试验实例实施例1噻霉酮对马铃薯黑痣病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参照<农药室內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由菌絲生长量试验测量值计算出菌絲生长抑制率,再由毒力回归方程y=a+bX算出EC50。表1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结论: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黑痣病菌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EC50为8.5618ug/ml.实施例2噻霉酮马铃薯黑痣病抑制效果试验参照<农药室內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选择噻霉酮杀菌化合物进行田间试验,其剂型是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对照单剂是25%嘧菌酯,设不施药空白对照。由菌丝生长量试验测量值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表2噻霉酮杀菌化合物对马铃薯黑痣病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噻霉酮杀菌化合物在1000倍时对马铃薯黑痣病菌的抑制率较强且明显高于其他实验药剂。实施例3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杀菌化合物田间防治马铃薯黑痣病。1、试验目的验证通过拌种及沟施细刹对黑痣病的防效。2、试验作物马铃薯3、试验药剂和试验地点河北省张家口市及内蒙古部分地区。表3马铃薯黑痣病试验药剂4、实验步骤种薯处理:30g3%的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兑水5升均匀喷洒在大约150公斤至200公斤的种薯上,待水分略干,以不掉水珠为准,再将甲基硫菌灵+滑石粉干拌于种薯,播种前将种薯置于5—10℃的环境中进行自然风干,等待播种。播种期处理:垄沟沟施3%的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0—100g/亩,兑水后直接喷施到垄沟和母薯上。5、试验设计在马铃薯播种期(4.27-5.13)以30-100g/亩的不同用药量在16个试验点475亩试验地进行沟施细刹防治马铃薯黑痣病试验(表4)。表4各试验点试验药剂用量、试验面积及时间6、试验调查在马铃薯发棵期和收获期对每个试验点进行随机取样调查,以在播种期施用常规药剂嘧菌酯为对照,每个试验点选5点调查,每个点调查40个马铃薯植株和40个马铃薯块茎,并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及防效。马铃薯黑痣病薯块分级标准:0级,薯块表面没有菌核;1级,菌核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0%-5%;2级,菌核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6%-35%;3级,菌核面积占地中茎总面积的36%-65%;4级,菌核面积占地中茎总面积的66%-95%;5级,菌核面积占整个薯块面积的96%以上。病茎率(%)=(试验病茎数/总茎数)×100病薯率(%)=(带病块茎数/调查总块茎数)×100薯块病情指数=[∑(各级病薯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薯块数×5)]×100防治效果(%)=[(对照病茎率-处理病茎率)/对照病茎率]×100防治效果(%)=[(对照薯块病情指数-处理薯块病情指数)/对照薯块病情指数]×1007、结果分析在马铃薯播种期沟施细刹30-100g/亩能够不同程度有效控制马铃薯黑痣病在马铃薯的茎部和薯块上的发生,通过调查发现沟施细刹30-100g/亩对马铃薯黑痣病在马铃薯茎部的平均防效为67.31%,在马铃薯薯块上的防效为57.81%(表5、表6)。表5马铃薯黑痣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注:表5中各数据为各试验点随机取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噻霉酮在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上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噻霉酮在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上的应用。
2.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在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上的应用。
3.质量百分比3%的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在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上的应用。
4.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在马铃薯播拌种时期使用噻霉酮的单剂或复配制剂,和/或,,播种沟施使用噻霉酮的单剂或复配制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马铃薯播拌种时的使用量为质量百分比3%的噻霉酮可湿性粉剂30g/亩,播种沟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李晓刚霍东飞李建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