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牟绍林专利>正文

一种观赏古树的人工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6397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观赏古树的人工培育方法,在幼苗种植成活后,对幼苗进行编织造型处理,顺时针方向的树苗和逆时针方向的树苗形成交叉的网状结构,并利用定型圈将编织后的树苗固定,采用树苗之间的编织栽种方式,使得树苗在生长过程中,其生长部位向编织的空隙挤压,树苗之间的挤压使得树苗之间破皮并融合为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将生长周期需要上百年的古树通过编栽的培育方法,使其在短短数年之间达到所需直径与高度,而且成树外形受到人工控制,其直径可以任意选择,实施要领简单易学,适宜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艺树木的种植培育方法,具体是指一种观赏古树的人工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榕树是热带植物区系中最大的木本植物之一,有板根、支柱根、绞杀、老茎结果等多种热带雨林的重要特征。随着榕树的生长,通过绞杀植物阶段发展成为乔木或大乔木,以致形成独树成林,这些特殊的生态现象构成了园林景观。许多榕树有开展的树冠、浓密的树荫,一直都是观赏树木,如阔叶榕、大叶榕、小叶榕、垂枝榕、高榕、菩提树、黄葛树、橡皮树等。桂花树桂花,木犀科木犀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冠圆头形、半圆形、椭圆形,树冠可以覆盖60平方米。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全缘或上半部疏生细锯齿。桂花树是我国传统的十大观赏木本花卉,有极高的使用价值。目前,桑科榕属木本观赏植物、木犀科木犀属的桂花树、紫荆等是园艺绿化中的常用植物,特别是对于直径大的桑科榕属木本观赏植物、桂花等,其市场价值高达数十万元,但是,直径大的观赏树木其生长周期长,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自然条件下的大直径树木称为古树,其数量稀少,地理偏远,对于目前的园艺绿化需要,只能是望梅止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观赏古树的人工培育方法,缩短大直径古树的生长时间,通过产业化地生产,满足市场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观赏古树的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种植地,选择光照充足、气侯温暖、湿度稳定的土壤作为种植基地,并对土壤进行深耕、消毒、杀虫,选择土层在1.5米以上的土地,进行深耕作业后,对土地进行常规的消毒、杀虫处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为了便于日后的灌溉、排水防涝,因地制宜,将土地垄沟成2至3米宽的垄厢;(B):挖坑,在经过步骤(A)的种植基地上挖圆坑,圆坑的直径应当大于所需成树的直径40至90cm,坑的深度为35至45cm,在垄厢上挖深度为40cm左右的圆坑,圆坑的直径根据所需成树的直径确定,在成树直径外预留35至45cm的工作区域,以便种植幼苗;(C):选苗,选择的幼苗应当为生长期为1年至1年半的种苗或扦插苗,所选幼苗根系旺盛、主杆强壮、侧枝少、顶芽完整;(D):种植,将所选的幼苗种植在经步骤(B)所挖的圆坑内,种植幼苗选择在初春或深秋进行,幼苗在圆坑内部均匀排列成圆形,幼苗与圆坑边的距离为35至45cm,按照所需成树的直径确定幼苗的栽种距离,幼苗形成圆形,其外圆即为成树的直径,在直径外预留35至45cm的工作区域,不仅便于种植过程,而且回填的散土有利于幼苗的根系扩张;((E):编栽,在幼苗种植成活成为树苗后,对树苗进行编织造型处理,将树苗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向顺时针方向倾斜,剩余部分向逆时针方向倾斜,任意一棵顺时针方向倾斜树苗的部分主杆位于逆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内侧,其余主杆位于逆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外侧,任意一条逆时针方向倾斜树苗的部分主杆位于顺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内侧,其余主杆位于顺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外侧,顺时针方向的树苗和逆时针方向的树苗形成交叉的网状结构,在编织部位的顶部,利用直径与成树直径相同的定型圈将编织后的树苗固定,采用树苗之间的交叉编织栽种方式,使得树苗在生长过程中,其生长部位向编织的圈内挤压,树苗之间的挤压使得树苗之间破皮并融合为一体;(F):田间管理,定期对树苗进行杀虫、消毒,对土壤除草,根据天气状况,适当地浇水、排水以保持土壤湿度稳定,随时打除树苗在定型圈以下的侧芽,并在初春和深秋季节两次按照步骤(E)的编织方法编织定型圈以上的树苗主杆,编织完毕,将定型圈移动至编织完成的部位,然后打除定型圈以下的侧枝、侧芽,定期对幼苗进行杀虫、消毒,对土壤除草,根据天气状况,适当地浇水、排水以保持土壤湿度稳定的目的都是为了树苗的快速生长,不定期的打除侧枝、侧芽是为了使得树苗集中养分往高处生长,同时其直径快速扩大,在树苗之间形成挤压,通过挤压作用消除树苗之间的空隙,树苗之间破皮并通过类似嫁接的作用而形成一体;(H):定型成树,随着树苗的生长,树苗的直径生长并填充空隙,在定型圈的作用下,树苗将定型圈内的空隙填充,树苗之间因生长压力的作用而破皮并融合为一体,经过对树苗主杆多次编织后,当树苗的主杆高度达到预定值时,树苗融合为一体的参天大树,成树挺拔、苍劲、优美、貌似一体,没有侧枝,树冠宛如伞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保持土壤的含水量,避免树苗因土壤含数量少而枯死、因含水量过大而霉变、生病甚至死亡,所述的步骤(B)还包括对土地进行垄沟作业,使其便于旱季灌溉和雨季排水防涝。所述的步骤(C)可以选择同一科属的不同亚种同时做为幼苗,使得成树同时具有多个性状。幼苗的定植栽培直接影响到幼苗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所述的步骤(D)包括以下步骤:(D1)将所选幼苗进行消毒处理;通过常规的消毒方法对幼苗消毒,不仅避免了病毒的入侵,而且,在幼苗最脆弱的移植稳定期内为幼苗提供了保护;(D2)在挖好的坑内填入7至12cm厚的散土,在散土上铺4至7cm厚的底肥,在底肥上铺设7至12cm厚散土,如此,使得幼苗新根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且避免新根直接接触底肥,防止幼苗新根被烧伤,当新根穿过散土层后,其生命力旺盛,抵抗能力强,可以接触底肥,底肥为幼苗的生长提供了充分的营养;(D3)将所选幼苗放置在肯内并将幼苗排列成圆形,回填散土;(D4)在散土上铺设专用肥,在专用肥上铺设散土并夯实,然后浇定根水。由底肥与专用肥构成一个包围树苗根部的肥料系统,当树苗根部健康茁壮达到肥料区域时,树苗能够吸收到充足的营养,保证树苗的快速生长。(D5)在浇定根水后,浇生根剂溶液,为了使得幼苗的移植过度期间变短,将幼苗的根部浸入常规生根剂溶液浸泡15至20分钟,以便幼苗在移植后能尽快长出新根,加快生长速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的树苗间隔分布,在树苗与定型圈之间放置软垫层,如此既能避免定型圈带给树苗的破皮作用,同时保证树苗从地面以上的部分开始编织,以便成树在地面以上均为一体。所述的步骤(F)还包括在深秋编织完毕后,建立保暖大棚,用以保持其环境温度,防止霜冻。桑科榕树、桂花树等树木喜光照,不耐寒,因此,在深秋编织完毕后,应当搭建大棚,保持其温度的同时,避免霜冻对树苗的影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观赏古树的人工培育方法,采用树苗之间的编织方法,随着树苗的生长,顺时针方向的树苗和逆时针方向的树苗形成交叉的网状结构使得树苗之间产生压力,导致破皮并使树苗融合为一体;2本专利技术一种观赏古树的人工培育方法,能使多株树苗经过短短几年的生长达到融为一体,长成参天的整株大树,相对于自然环境和传统种植方法得到的大直径古树所需的上百年生长周期而言,大大缩短了大直径古树的生长周期,产生了快速、高效的经济效益;3本专利技术一种观赏古树的人工培育方法,通过编织方法,依靠其自生的生长压力来实现融合,避免了嫁接工艺带来的暂停生长的问题,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减小了树苗死亡的可能;4本专利技术一种观赏古树的人工培育方法,可以按照所需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观赏古树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种植地,选择光照充足、气侯温暖、湿度稳定的土壤作为种植基地,并对土壤进行深耕、消毒、杀虫;(B):挖坑,在经过步骤(A)的种植基地上挖圆坑,圆坑的直径应当大于所需成树的直径40至90cm,坑的深度为35至45cm;(C):选苗,选择的幼苗应当为生长期为1年至1年半的种苗或扦插苗,所选幼苗根系旺盛、主杆强壮、侧枝少、顶芽完整;(D):种植,将所选的幼苗种植在经步骤(B)所挖的圆坑内,种植幼苗选择在初春或深秋进行,幼苗在圆坑内部均匀排列成圆形,幼苗与圆坑边的距离为35至45cm;(E):编栽,在幼苗种植成活成为树苗后,对树苗进行编织造型处理,将树苗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向顺时针方向倾斜,剩余部分向逆时针方向倾斜,任意一棵顺时针方向倾斜树苗的部分主杆位于逆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内侧,其余主杆位于逆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外侧,任意一条逆时针方向倾斜树苗的部分主杆位于顺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内侧,其余主杆位于顺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外侧,顺时针方向的树苗和逆时针方向的树苗形成交叉的网状结构,在编织部位的顶部,利用内径与成树直径相同的定型圈将编织后的树苗固定;(F):田间管理,定期对树苗进行杀虫、消毒,对土壤除草,根据天气状况,适当地浇水、排水以保持土壤湿度稳定,随时打除树苗在定型圈以下的侧芽,并在初春和深秋季节两次按照步骤(E)的编织方法编织定型圈以上的树苗主杆,编织完毕,将定型圈移动至编织完成的部位,然后打除定型圈以下的侧枝、侧芽;(H):定型成树,随着树苗的生长,树苗的直径生长并填充空隙,在定型圈的作用下,树苗将定型圈内的空隙填充,树苗之间因生长压力的作用而破皮并融合为一体,经过对树苗主杆多次编织后,当树苗的主杆高度达到预定值时,树苗融合为一体的参天大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赏古树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种植地,选择光照充足、气侯温暖、湿度稳定的土壤作为种植基地,并对土壤进行深耕、消毒、杀虫;
(B):挖坑,在经过步骤(A)的种植基地上挖圆坑,圆坑的直径应当大于所需成树的直径40至90cm,坑的深度为35至45cm;
(C):选苗,选择的幼苗应当为生长期为1年至1年半的种苗或扦插苗,所选幼苗根系旺盛、主杆强壮、侧枝少、顶芽完整;
(D):种植,将所选的幼苗种植在经步骤(B)所挖的圆坑内,种植幼苗选择在初春或深秋进行,幼苗在圆坑内部均匀排列成圆形,幼苗与圆坑边的距离为35至45cm;
(E):编栽,在幼苗种植成活成为树苗后,对树苗进行编织造型处理,将树苗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向顺时针方向倾斜,剩余部分向逆时针方向倾斜,任意一棵顺时针方向倾斜树苗的部分主杆位于逆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内侧,其余主杆位于逆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外侧,任意一条逆时针方向倾斜树苗的部分主杆位于顺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内侧,其余主杆位于顺时针方向倾斜的树苗外侧,顺时针方向的树苗和逆时针方向的树苗形成交叉的网状结构,在编织部位的顶部,利用内径与成树直径相同的定型圈将编织后的树苗固定;
(F):田间管理,定期对树苗进行杀虫、消毒,对土壤除草,根据天气状况,适当地浇水、排水以保持土壤湿度稳定,随时打除树苗在定型圈以下的侧芽,并在初春和深秋季节两次按照步骤(E)的编织方法编织定型圈以上的树苗主杆,编织完毕,将定型圈移动至编织完成的部位,然后打除定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绍林
申请(专利权)人:牟绍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