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6225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9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有液冷板以及至少一个导热鳍片,液冷板的内部设有一储液槽,外壁设有一进液口及一出液口,进液口、出液口与储液槽连通,液冷板设置于电池模组的一侧,每个导热鳍片的一端与液冷板连接,另一端伸入电池模组内并置于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这种热管理装置与传统的加散热装置相比,大大减小了液冷板与电池模组之间的热阻,热传导率明显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能源成本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纯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以其能够大幅消除甚至零排放汽车尾气的优点,受到政府以及各汽车企业的重视。然而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汽车尚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突破,电池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容量衰减与电池系统的温度差异以及温度升高幅度有着密切关系。动力电池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该热量不能够及时被排出,将使动力电池内的温度不断上升,致使其内部的温度差异逐渐增大,最终动力电池将处于大温差的工作环境中,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自然环境的温度非常高,若不能及时对动力电池进行有效的散热管理,其最终的工作温度将远大于动力电池的合理工作温度,进而严重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及电池容量,同时也对动力电池的放电性能造成较大的干扰。另外,动力电池在低温工作环境下的充放电性能较差,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尤为明显,很难满足必要的充放电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以改善现有动力电池由于工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致使电池寿命缩短以及低温环境时不能进行有效的热管理造成电池工作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管理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单体电池的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液冷板以及至少一个导热鳍片,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设有一储液槽,外壁设有一进液口及一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储液槽连通,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每个导热鳍片的一端与所述液冷板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电池模组内并置于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这种热管理装置在液冷板朝向电池模组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热鳍片,导热鳍片伸入电池模组内部并置于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与传统的电池模组加散热装置相比,热传导率明显提升。在电池模组内发热时,导热鳍片能够及时吸收热量并将热量传导至液冷板,通过液冷板内冷却液的流通带走热量,达到对电池模组散热的目的;同样地,当电池模组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液冷板内流通的高加热液体通过导热鳍片将热量传递给电池模组,以达到为电池模组加热升温使其工作在较佳充放电状态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板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导热鳍片,其中一侧的导热鳍片伸入一第一电池模组内并置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另一侧的导热鳍片伸入一第二电池模组内并置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以及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分别位于所述液冷板的相对两侧。液冷板在相对的两侧面可同时设置有导热鳍片。第一电池模组位于所述相对的两侧面中的其中一侧,第二电池模组位于另外一侧。设置于两侧的导热鳍片分别伸入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内,同时对两个电池模组进行散热或加热管理。这种设计的热管理装置,能够有效提升对电池模组的热管理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鳍片与所述液冷板焊接或螺纹连接。导热鳍片可以液冷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可拆卸连接可以是螺纹连接。这两种可实施的连接方式,便于操作,实现简单。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鳍片为铝鳍片。综合考虑导热鳍片的生产成本以及导热性能,对于其材质,优选为铝。进一步地,所述铝鳍片包括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片以及第三导热片,所述第二导热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热片、所述第三导热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热片背向所述第二导热片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热凸缘,所述第三导热片背向所述第二导热片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热凸缘。进一步地,所述热管理装置还包括导热绝缘垫,所述导热绝缘垫贴附于所述液冷板的一侧面,所述导热绝缘垫设有至少一第一通孔,所述导热鳍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与所述液冷板连接。液冷板在设置有导热鳍片的一侧还贴附有导热绝缘垫。设置导热绝缘垫有助于提升液冷板与电池模组之间的热传导效率,提升整个热管理装置的管理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绝缘垫为硅胶垫。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单体电池的支撑板以及集流板,所述集流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集流板设有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至少一第三通孔,每个导热鳍片依次穿过一对应的第二通孔和一对应的第三通孔后伸入所述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进一步地,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液冷板,该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汇流管和第二汇流管,每个液冷板上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汇流管连通,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汇流管连通。每个液冷板上的进液口与第一汇流管连通,液体通过该第一汇流管分别流入每个进液口。每个液冷板上的出液口与第二汇流管连通,液体由每个出液口流出后进入第二汇流管内。这种设计的热管理装置实用性更强,便于生产应用。一种电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以及如上所述的热管理装置。本技术提供的热管理装置及电源装置中,液冷板在朝向电池模组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热鳍片,导热鳍片伸入电池模组内部并置于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有效降低了液冷板与电池模组间的热阻,提升了热传导率。具体地,当电池模组内发热时,导热鳍片能够及时吸收热量并将热量传导至液冷板,通过液冷板内冷却液的流通带走热量,达到对电池模组散热的目的;同样地,当电池模组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液冷板内流通的加热液体通过导热鳍片将热量传递给电池模组,以达到为电池模组加热升温使其工作在较佳充放电状态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管理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冷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热鳍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所述热管理装置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电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热绝缘硅胶垫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集流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热管理装置1000;电源装置2000;液冷板100;导热鳍片200;第二侧面120;储液槽101;进液口102;出液口103;第一导热片201;第二导热片202;第三导热片203;第一连接片210;第二连接片220;第一导热凸缘230;第二导热凸缘240;电池模组300;单体电池301;导热绝缘垫400;第一通孔401;第一支撑板3021;第二支撑板3022;第一集流板3031;第二集流板3032;第二通孔304;第三通孔305;第一汇流管700;第二汇流管80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理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单体电池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液冷板以及至少一个导热鳍片,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设有一储液槽,外壁设有一进液口及一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储液槽连通,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每个导热鳍片的一端与所述液冷板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电池模组内并置于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单体电池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液冷板以及至少一个导热鳍片,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设有一储液槽,外壁设有一进液口及一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以及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储液槽连通,所述液冷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每个导热鳍片的一端与所述液冷板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电池模组内并置于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在相对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导热鳍片,其中一侧的导热鳍片伸入一第一电池模组内并置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的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另一侧的导热鳍片伸入一第二电池模组内并置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的相邻单体电池间的空隙处,所述第一电池模组以及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分别位于所述液冷板的相对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鳍片与所述液冷板焊接或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鳍片为铝鳍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鳍片包括第一导热片、第二导热片以及第三导热片,所述第二导热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热片、所述第三导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民苏俊松韩雷汪秀山劳力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