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灯专利>正文

带式匀速节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612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式匀速节釉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架、传动轴、轴承座、齿轮、同步带轮、同步带、集釉箱及无级调速装置;传动轴、轴承座及集釉箱设在机架上;传动轴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传动轴;轴承座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轴承座;第三传动轴装在第三轴承座上,第二传动轴则装在第二轴承座上;第二传动轴为平行的两根,中间留有空隙,集釉箱设在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之间的空隙处;在第一、第二、及第三传动轴上均设有同步带轮及同步带,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及第二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轴之间均通过同步带轮及同步带形成同步传动;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齿轮进行传动;无级调速装置设在第三传动轴的端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传动装置,更具体是涉及一种带式匀速节釉 装置。
技术介绍
按照传统的做法,常见的施釉传动装置在施釉时是将砖置于连续 的皮带输送带上向前输送,当砖通过施釉区时,釉从施釉器自上而下 淋在砖面上,完成施釉过程。上述传动装置存在以下的不足由于压砖机出砖是周期性的,因 此在输送带上的相邻两块砖之间有一定距离,而釉是从施釉器连续不 断的往下淋,当有砖通过施釉区时,釉淋在砖面上;当没有砖通过时, 釉淋在皮带面上,这样就导致一部分釉淋在皮带面上被带走,造成原 料损失;而且在施釉的过程中还要增加一道工序,即清洗沾在皮带面 上的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式匀速节釉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带式匀速节釉装置包括机架、传动轴、轴承座、齿轮、同步带轮、同步带、集釉箱及无级调速装置;传动轴、轴承座及集釉箱设在机架上;所述的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及第三传动轴; 所述的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及第三轴承座; 第三传动轴装在第三轴承座上,第二传动轴则装在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为平行的两根,中间留有空隙,集釉箱设在两 根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之间的空隙处;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及第三传动轴上均设有同步带轮及同 步带,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及第二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轴之 间均通过同步带轮及同步带形成同步传动;所述的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齿轮进行传动;所述的无级调速装置设在第三传动轴的端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无级调速装置由蜗杆减速器及变頻器构成.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齿轮设在齿轮轴上,齿轮轴则装在第一 轴承座上。在所述的齿轮上还装有压盖和挡圈。 本技术的技术特点概括如下本技术主要包括4根传动轴,即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及 第三传动轴,其中第二传动轴为平行的两根。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第三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之间是 通过同步带进行传动的;而平行的两根第二传动轴之间则是通过齿轮 啮合进行传动的。因此,只需通过外界(无级调速装置)对第三传动轴施以动力, 即可带动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之间的同步传动。在平行的两根第二传动轴之间留有空隙,此空隙处即为施釉区, 输送带(即同步带)在施釉区处分成前后两段,在施釉区前后则各有 两根输送带。同时,在此空隙处设有集釉箱,因此在施釉过程中,釉是从施釉器连续不断的往下淋,当有砖通过施釉区时,釉淋在砖面上; 当没有砖通过时,釉则淋在集釉箱内以形成回收。 以下对上述零部件的功能及特征进行描述1. 机架(长)2400* (宽)780* (高)820,由40*60方管焊成, 四脚可调节高低。2. 传动轴共有四根小30传动轴,第一根总长890mm, 第二根和第三根总长824mm,第四根总长770ram 。3. 轴承座内孔用线切割加工,装有高精度滚针轴承。4. 齿轮经精密加工而成,第2根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第 3根传动轴等速转动。5. 同步带轮用铝合金材料经精密加工而成,带动同步带平稳匀 速运动。6. 同步带经特别材料合成制造,精度高,变形极小。7. 集釉箱无砖通过施釉区时,将淋下的釉集中回收再用。8. 无级调速装置由型号为WJ50A-7.5-37K的蜗杆减速器和型号 为FR-S540-0. 37K-CHT的变频器组成,使同步带轮的速度在190 50r/min间任意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彻底解决了用现行的方法釉淋时,釉淋在皮带面上造 成的原料损失的缺点,节省了清洗皮带的费用。输送带运行速度平稳 均匀,淋釉的稳定性得到很好控制,无波纹及厚薄不均等缺点。此技 术在国内属首创,填补了我国陶瓷行业的一项空白。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3为图1的左视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 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所描述之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为 图l的左视如图l,图2及图3所示带式匀速节釉装置包括机架l、传动轴、轴承座、齿轮、同步 带轮、同步带、集釉箱及无级调速装置;传动轴、轴承座及集釉箱设 在机架上;所述的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2,第二传动轴3及第三传动轴4;所述的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5,第二轴承座6及第三轴承座第三传动轴装在第三轴承座上,第二传动轴则装在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为平行的两根,中间留有空隙,集釉箱13设在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之间的空隙处;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及第三传动轴上均设有同步带轮12及同步带15,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及第二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轴之间均通过同步带轮及同步带形成同步传动;所述的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齿轮9进行传动; 所述的无级调速装置14设在第三传动轴的端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无级,速装置由蜗杆减速器及变频器构成,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齿轮设在齿轮轴上,齿轮轴则装在第一 轴承座上。在所述的齿轮上还装有压盖9和挡圈10。 图4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无级减速装置带动第1根传动轴转动(即第三传动 轴),第1根传动轴通过同步带带动第2根传动轴(第二传动轴)转 动,第2根传动轴(第二传动轴)通过齿轮带动第3根传动轴(第二 传动轴)转动,第3根传动轴通过同步带带动第4根传动轴(第一传 动轴)转动;通过精心设计和加工,每根传动轴的转速保持高度一致。 因此砖能够匀速平稳通过施釉区。本技术装置的工艺流程如下来自前方输送带的砖被送到本技术装置的前半段输送带上, 通过施釉区进入后半段输送带。本技术将输送带在淋釉区处分成前后两段,相互间留有空档 位置,这样当没有砖通过淋釉区时,淋的釉流到集釉箱内循环使用, 从而避免了釉流到输送带上而造成浪费。本技术确保施釉区前后各条输送带速度均匀一致,所有零件 经过合理设计和精心加工安装,因此皮带运行速度均匀稳定,淋釉的 效果良好,无波纹等缺陷,达到优质、节约的效果。本技术在国内属首创,填补了我国陶瓷行业的一项技术空白。权利要求1. 带式匀速节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动轴、轴承座、齿轮、同步带轮、同步带、集釉箱及无级调速装置;传动轴、轴承座及集釉箱设在机架上;所述的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及第三传动轴;所述的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及第三轴承座;第三传动轴装在第三轴承座上,第二传动轴则装在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为平行的两根,中间留有空隙,集釉箱设在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之间的空隙处;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及第三传动轴上均设有同步带轮及同步带,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及第二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轴之间均通过同步带轮及同步带形成同步传动;所述的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齿轮进行传动;所述的无级调速装置设在第三传动轴的端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匀速节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无级调速装置由蜗杆减速器及变频器构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匀速节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齿轮设在齿轮轴上,齿轮轴则装在第一轴承座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匀速节釉装置,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式匀速节釉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传动轴、轴承座、齿轮、同步带轮、同步带、集釉箱及无级调速装置;传动轴、轴承座及集釉箱设在机架上;    所述的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及第三传动轴;    所述的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及第三轴承座;    第三传动轴装在第三轴承座上,第二传动轴则装在第二轴承座上;    所述的第二传动轴为平行的两根,中间留有空隙,集釉箱设在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之间的空隙处;    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及第三传动轴上均设有同步带轮及同步带,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及第二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轴之间均通过同步带轮及同步带形成同步传动;    所述的两根平行的第二传动轴之间通过齿轮进行传动;    所述的无级调速装置设在第三传动轴的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灯
申请(专利权)人:何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