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化砖铺贴结构的铺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5654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8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化砖铺贴结构及其铺贴方法,所述玻化砖铺贴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设有玻化砖层,所述玻化砖层由多个玻化砖铺设而成,所述玻化砖层通过粘结层设在所述基层上,所述玻化砖层和所述粘结层之间还设有背胶层,所述粘结层通过墙固处理剂层与所述基层连接,所述粘结层与所述墙固处理剂层之间还设有防水层;所述铺贴方法包括:玻化砖的处理,基层的处理和玻化砖的铺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粘结层上加设背胶层,可使玻化砖与粘结层之间形成牢固粘结,提升粘贴强度80%以上,并可节省粘结层材料成本约50%;通过墙固处理剂层,具有单位面积用量少、密封固化速度快、渗透型强、封闭性好、强度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涉及一种铺贴结构及其铺贴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玻化砖铺贴结构及其铺贴方法。
技术介绍
玻化砖是一种常用的室内装饰材料,但由于其吸水率低于5‰,当采用传统的铺贴工艺时,与水泥基粘结材料的相容性较差,很容易发生空鼓现象,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即发生脱落。采用传统的铺贴工艺时,导致玻化砖空鼓、脱落的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基面强度不足,或基层未充分润湿,导致粘贴基层界面剥落。二、柔性防水层未做界面处理即粘贴玻化砖,粘结层与防水层粘结力差,导致防水层界面剥落。三、粘结层强度不足,或胶粘剂厚度过大,干燥过程中引起收缩而造成空鼓。四、玻化砖背面未清理干净,有灰尘或脱模剂等影响粘贴的物质;或玻化砖未做背胶处理,使玻化砖和胶粘剂未形成有效粘结。五、玻化砖尺寸越大,弹性模量随之增大,温度变化及基层变形等产生的应力释放,导致玻化砖空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化砖铺贴结构及其铺贴方法,从而可使玻化砖与粘结层之间形成牢固粘结,解决了混凝土或砂浆基层极易出现的表面粉化、起砂、吸水率高等问题,有效避免了墙面基层界面剥落的产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化砖铺贴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设有玻化砖层,所述玻化砖层由多个玻化砖铺设而成,所述玻化砖层通过粘结层设在所述基层上,所述玻化砖层和所述粘结层之间还设有背胶层,所述粘结层通过墙固处理剂层与所述基层连接,所述粘结层与所述墙固处理剂层之间还设有防水层。本专利技术的玻化砖铺贴结构,通过在玻化砖背面加设背胶层,可使玻化砖与粘结层之间形成牢固粘结,可提升粘贴强度80%以上,并可节省粘结层材料成本约50%;通过墙固处理剂层,具有单位面积用量少、密封固化速度快、渗透型强、封闭性好、强度高等特点。解决了混凝土或砂浆基层极易出现的表面粉化、起砂、吸水率高等问题,有效避免了墙面基层界面剥落的产生。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防水层为柔性防水层,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柔性防水层之间还设有柔性界面处理剂层。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加设柔性界面处理剂层可大幅增加粘结层与防水层的相容性,避免了柔性防水层界面剥落问题的产生。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玻化砖之间上还设有板缝,所述板缝中填充有柔性填缝剂。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减小了玻化砖与基层变形的不一致性,降低了因温度变化、基层变形等产生的破坏性应力,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方案,当所述玻化砖的尺寸小于600mm×600mm时,所述板缝的宽度≥0.5mm;或当所述玻化砖的尺寸≥600mm×600mm时,所述板缝的宽度≥1mm。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适当宽度的板缝,能够较好地降低因温度变化、基层变形等产生的破坏性应力,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5~8mm。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基层为墙面或地面。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玻化砖铺贴结构的铺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玻化砖的处理:将背胶中的液体组分和粉体组分按照1∶2~2.5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涂覆于玻化砖背面表干、自然养护,得到涂覆有背胶层的玻化砖;2)基层的处理:将基层用水润湿,得到润湿后的基层,再用墙固处理剂封闭所述润湿后的基层,并将所述基层进行自然养护,得到设有墙固处理剂层的基层,所述墙固处理剂的用量为0.1~0.2Kg/m2;再将防水涂料涂覆在所述设有墙固处理剂层的基层上,得到设有防水层的基层;3)玻化砖的铺贴:于5~35℃,将粘结浆料均匀地涂覆在所述涂覆有背胶层的玻化砖和所述设有墙固处理剂层的基层的粘结面上,得到涂覆有粘结层的玻化砖和基层,再将所述涂覆有粘结层的玻化砖按压到所述基层上,即得。本专利技术的玻化砖铺贴结构的铺贴方法,通过将经过背胶处理的玻化砖粘贴在粘结层上,并通过使用一定量的墙固处理剂处理基层,粘结强度大,且基层不易剥落,从而使铺贴的玻化砖牢固,不易空鼓。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作出如下改进: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液体组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丁苯乳液35~45%,苯丙乳液30~40%,水20~30%,增强剂1.5~2.5%,防霉剂0.5~1%,消泡剂0.5~1%,憎水剂0.5~1%;所述粉体组分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硅酸盐水泥40~50%,河砂45~55%,纤维素醚0.5~1%,减水剂0.5~1%,有机硅粉末1~1.5%,纳米氧化硅1~1.5%。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该背胶可使玻化砖与粘结层之间形成极佳的相容性和极强的粘结力,其与水泥基粘结材料间具有极佳的兼容性和粘合效果;在保证粘贴效果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耐水和耐碱能力,经久耐用,解决了传统工艺下玻化砖粘贴后极易出现的空鼓、脱落问题;渗透性强,附着力高,涂层的交联网络结构致密,柔韧且坚固,在保证粘贴效果的同时,具备较好的耐水和耐碱能力,经久耐用。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背胶层的厚度为0.3~0.5mm,所述背胶的用量为0.3~0.5Kg/m2。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背胶的单位面积用量仅为0.3~0.5Kg/m2,可节省背胶材料成本约40%。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步骤1)中,所述背胶层的厚度为0.5mm,所述背胶的用量为0.5Kg/m2。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背胶的单位面积用量少,且能起到更好地粘贴效果。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步骤2)中,所述墙固处理剂的用量为0.1Kg/m2。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墙固处理剂的用量少,节约成本,而且能够起到更好的增强效果,增加基层的强度,防止基层界面脱落。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步骤2)中,得到设有防水层的基层后,还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对所述设有防水层的基层进行处理的步骤:当所述防水涂料涂为柔性防水材料时,还包括将柔性基材界面处理剂中的液体组分和粉体组分按照适当比例混匀,得到混合浆料,再将所述混合浆料均匀地涂覆在所述设有防水层的基层上,得到设有柔性界面处理剂层的基层,所述柔性界面处理剂层的厚度约为0.8~1.0mm,所述柔性界面处理剂的用量约0.8~1.0Kg/m2。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定量的柔性界面处理剂层的处理,粘结层与防水层粘结力强,防水层界面不易剥落。作为优选的方案,得到设有柔性界面处理剂层的基层后,再于常温下表干1小时,待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化砖铺贴结构,包括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上设有玻化砖层,所述玻化砖层由多个玻化砖铺设而成,所述玻化砖层通过粘结层设在所述基层上,所述玻化砖层和所述粘结层之间还设有背胶层,所述粘结层通过墙固处理剂层与所述基层连接,所述粘结层与所述墙固处理剂层之间还设有防水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化砖铺贴结构,包括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上设有
玻化砖层,所述玻化砖层由多个玻化砖铺设而成,所述玻化砖层通过粘
结层设在所述基层上,所述玻化砖层和所述粘结层之间还设有背胶层,
所述粘结层通过墙固处理剂层与所述基层连接,所述粘结层与所述墙固
处理剂层之间还设有防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化砖铺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
层为柔性防水层,所述粘结层与所述柔性防水层之间还设有柔性界面处
理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化砖铺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玻化砖之间上还设有板缝,所述板缝中填充有柔性填缝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化砖铺贴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玻
化砖的尺寸小于600mm×600mm时,所述板缝的宽度≥0.5mm;或
当所述玻化砖的尺寸≥600mm×600mm时,所述板缝的宽度≥1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化砖铺贴结构的铺贴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玻化砖的处理:将背胶中的液体组分和粉体组分按照1∶2~2.5的
比例混合均匀后,涂覆于玻化砖背面表干、自然养护,得到涂覆有背胶
层的玻化砖;
2)基层的处理:将基层用水润湿,得到润湿后的基层,再用墙固处
理剂封闭所述润湿后的基层,并将所述润湿后的基层进行自然养护,得
到设有墙固处理剂层的基层,所述墙固处理剂的用量为0.1~0.2Kg/m2;
再将防水涂料涂覆在所述设有墙固处理剂层的基层上,得到设有防水层
的基层;
3)玻化砖的铺贴:于5~35℃,将粘结浆料均匀地涂覆在所述涂覆有
背胶层的玻化砖和所述设有墙固处理剂层的基层的粘结面上,得到涂覆
有粘结层的玻化砖和基层,再将所述涂覆有粘结层的玻化砖按压到所述
基层上,即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黎喆杨志葛峰林志超张凯耿玉晓鲁晴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