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力热结合学
,特别是涉及一种试验件在力热联合作用下温度控制点位置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针对悬臂状态布置的试验件,沿长度方向一端固支,另一端自由,同时受到力/热载荷作用,在加载过程中试验件自由端挠度随时间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若要求加热器到试验件表面距离保持不变,需采用加热器随动设计。但考虑到采用加热器随动设计会增加加热器系统复杂程度,降低系统可靠性,此外采用随动设计会极大的增加加工成本并使试验周期延长。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件在力热联合作用下温度控制点位置选择方法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试验件在力热联合作用下温度控制点位置选择方法,所述试验件在力热联合作用下温度控制点位置选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试验件的一端进行固定,并对另一端施加载荷;步骤2:获取试验件的最大偏置量;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验件在力热联合作用下温度控制点位置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试验件(1)的一端进行固定,并对另一端施加载荷;步骤2:获取试验件(1)的最大偏置量;步骤3:在不超过试验件(1)的最大偏置量的前提下选取试验件(1)的多个偏置状态作为试验状态,其中,至少包括试验件(1)无偏置时的状态;步骤4:建立热源有限元模型;步骤5:将每个所述试验状态与所述步骤4中的热源有限元模型结合,从而形成多个包括热源有限元模型以及试验件(1)的待测有限元模型,各个待测有限元模型能够体现所述试验件(1)在施加载荷的情况下的运动顺序性;步骤6:对步骤5中的各个待测有限元模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件在力热联合作用下温度控制点位置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试验件(1)的一端进行固定,并对另一端施加载荷;
步骤2:获取试验件(1)的最大偏置量;
步骤3:在不超过试验件(1)的最大偏置量的前提下选取试验件(1)的多个偏置状态作
为试验状态,其中,至少包括试验件(1)无偏置时的状态;
步骤4:建立热源有限元模型;
步骤5:将每个所述试验状态与所述步骤4中的热源有限元模型结合,从而形成多个包
括热源有限元模型以及试验件(1)的待测有限元模型,各个待测有限元模型能够体现所述
试验件(1)在施加载荷的情况下的运动顺序性;
步骤6:对步骤5中的各个待测有限元模型进行温度、时间数值给予,从而进行有限元模
拟,并检测有限元模拟后的每个待测有限元模型中的试验件(1)表面的沿试验件的轴向方
向排列的节点的温度;
步骤7:通过方差法获取每个待测有限元模型中、每个节点的温度与其相应所在的待测
有限元模型中试验件(1)中具有表面最高温度的节点以及具有表面最低温度的节点的方
差;
步骤8:选取所述各个节点中方差最小值点为最佳温度控制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件在力热联合作用下温度控制点位置选择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步骤2中的最大偏置量包括向一个方向弯曲的最大偏置量以及向与该方向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平,蒋军亮,丛琳华,杨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