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宗廷专利>正文

固体醇胺类混凝土早强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2001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适于水泥混凝土施工使用的、乙醇胺改进型早强剂。它由A(醇胺)、B(酸)、D(碱)等按一定的顺序、比例、并在适宜的温度下反应合成。乙醇胺是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混凝土早强剂,且粘度很大,不易包装、运输和称量(粘容器壁),最关键的是现场施工时要将其先稀释后再掺入混凝土,给施工带来不便,从而影响施工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之固体醇胺类混凝土早强剂,是一种粉末状固体,无毒,不易潮解,系液体乙醇胺早强剂的升级换代产品,便于包装、运输、易于掺加均匀(可直接掺入混凝土中拌匀),性能与乙醇胺相当,十分符合现场施工的需要,必将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新型早强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外加剂领域,涉及一种适于混凝土施工的、乙醇胺改进型固体醇胺类混凝土早强剂。混凝土早强剂的作用是1)可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从而可加快模板周转,提高施工进度。2)与其它外加剂复合用于冬季施工,可大大提高早期强度,减少早期冻害。现有液体乙醇胺早强剂的不足之处1)包装、运输不便由于乙醇胺常温下呈液态,分装时只能用塑料桶装,易碎且包装费用高;大量运输时,只能选用液体罐装车,不方便且运输费用高。2)称量、移取不便由于乙醇胺是液体且粘度较大,称量时需用烧杯等容器,并且粘容器壁现象严重,故不易准确称取。而施工时对加入量要求很严格,因为加入量的大小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影响很大。3)掺加、施工不便液体早强剂在使用时,首先要称取适量该液体在水中稀释,然后倒入混凝土中拌匀。由于现场施工时混凝土用量很大,这道称量、稀释的工序就会延缓施工速度,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结合混凝土现场施工的工作特点,研制出一种具有便于生产、分装、运输、施工的固体醇胺类早强剂,用以克服现有液体早强剂存在的缺陷,使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感到安全、方便,称量准确且省时省力,进而得以提高其工作效率。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固体醇胺类早强剂的合成反应过程分两步进行:1)A与B反应生成中间产物C 按质量比5∶1-3投料,反应温度50-200℃,产物为无色晶体。其中:A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二丙醇胺、三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三异丙醇胺、二丁醇胺、三丁醇胺等醇胺类 化合物;B为磷酸、氢氧化铝、硼酸、硅酸、亚硫酸等酸类化合物;C是略带黄色的晶体,但极易潮解。2)将上述反应产物C再与D反应生成最终产物Z 按质量比6-8∶1-2投料,反应温度100-200℃,产物为略带黄色的胶状物,无毒,冷却后可变硬, 经研磨可呈粉末状。其中:D为氧化钠、氢氧化钠、氧化钾、氢氧化钾、氧化钙、氢氧化钙、氧化镁、氢氧化镁等碱类化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廷俞然刚沈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宗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