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树脂。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组合物以及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树脂由于具有优异的伸缩特性,因而在涂料、涂层剂、密封材料、接合剂、粘着剂、纤维加工剂、人工皮革·合成皮革、辊等弹性体用原料和纤维制品等中广泛地展开应用。在各个用途中,在将聚氨酯树脂作为原料来进行最终制品的生产或加工时,为了防止热历史所致的劣化或提高最终制品的耐久性,要求在维持聚氨酯树脂的伸缩特性(残余应变率(残留歪率)和伸长率)的同时提高其耐热性。作为提高耐热性的方法,公开了调整聚氨酯树脂的氨基甲酸酯基浓度和/或脲基浓度的方法(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株式会社技術情報協会(株式会社技术信息协会),“ポリウレタン的安定化·劣化対策と目的に応じた新しい改質技術(聚氨酯的稳定化·劣化对策以及与目的相应的新颖改性技术)”,第1版,2004年9月29日,235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氨酯树脂,其是将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的二醇(a1)、有机二异氰酸酯(b)和扩链剂(a2)作为结构单元的聚氨酯树脂,其中,氨基甲酸酯基的浓度和脲基的浓度的合计值相对于聚氨酯树脂的重量为1.25mmol/g~2.50mmol/g,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定的聚氨酯树脂的硬段区域的平均区域尺寸为20nm~30n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0.17 JP 2013-2165601.一种聚氨酯树脂,其是将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的二醇(a1)、有机二异氰
酸酯(b)和扩链剂(a2)作为结构单元的聚氨酯树脂,其中,氨基甲酸酯基的浓度和脲基
的浓度的合计值相对于聚氨酯树脂的重量为1.25mmol/g~2.50mmol/g,利用原子力显
微镜测定的聚氨酯树脂的硬段区域的平均区域尺寸为20nm~30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树脂,其中,由上述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
的二醇(a1)和与上述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的二醇(a1)发生反应的有机二异氰酸
酯(b1)构成的嵌段(B1)的使用下述计算式(1)计算出的数均分子量(MB1)为4,000~
80,000,由上述扩链剂(a2)和与上述扩链剂(a2)发生反应的有机二异氰酸酯(b2)构成的
嵌段(B2)的使用下述计算式(2)计算出的数均分子量(MB2)为1,400~25,000;
【数1】
MB1=k×Ma1+r×Mb1r-k-Mb1×2---(1)]]>计算式(1)中,Ma1表示上述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的二醇(a1)的数均分子量,
Mb1表示上述有机二异氰酸酯(b1)的数均分子量,k表示上述数均分子量为500~
10,000的二醇(a1)的摩尔数,r表示上述有机二异氰酸酯(b1)的摩尔数;
【数2】
MB2=i×Ma2+j×Mb2i-j+Mb2×2---(2)]]>计算式(2)中,Ma2表示上述扩链剂(a2)的数均分子量,Mb2表示上述有机二异氰
酸酯(b2)的数均分子量,i表示上述扩链剂(a2)的摩尔数,j表示上述有机二异氰酸酯
(b2)的摩尔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树脂,其满足下述(1)~(3):
(1)上述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的二醇(a1)的摩尔数和与上述数均分子量为
500~10,000的二醇(a1)发生反应的有机二异氰酸酯(b1)的摩尔数之比、也即数均分子
量为500~10,000的二醇(a1):有机二异氰酸酯(b1)=1:1.05~1:1.5;
(2)上述有机二异氰酸酯(b1)的摩尔数和与上述扩链剂(a2)发生反应的有机二异氰
酸酯(b2)的摩尔数的合计值是上述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的二醇(a1)的摩尔数的
\t1.3~4.2倍;
(3)上述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的二醇(a1)的摩尔数和上述扩链剂(a2)的摩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池悠介,船冈慎平,堀健造,田中利宏,伊藤晋悟,高山弘,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东丽奥培隆特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