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旱莲草10-30份,浮小麦10-20份,琥珀5-15份,鸡骨草10-20份,龙眼10-20份,合欢皮10-20份,五味子5-15份,莲子10-20份,柏子仁10-20份,刺五加10-20份,百合10-20份,罗布麻5-15份,麦冬10-20份,石龙刍10-20份,太阳针5-15份,龟板10-20份,西洋参10-20份,夜交藤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疏肝理气、安神解郁、宁心健脾、清热生津的功效,其治疗神经衰弱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神经衰弱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精神负担过重或受到精神创伤,致使大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的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繁多,主要有精神易兴奋、精神易疲劳、情绪不稳定、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但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心理疏导进行治疗,有些情况还会采用镇静剂。但是心理疏导疗程长,疗效不确定;而镇静剂治疗神经衰弱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甚至容易产生恶性循环。中医认为,神经衰弱属中医的“郁证”、“不寐”、“心悸”等范畴。该病多由七情内伤,往往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神经衰弱的发病机理,以疏肝理气、安神解郁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神经衰弱存在疗效不理想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旱莲草10-30份,浮小麦10-20份,琥珀5-15份,鸡骨草10-20份,龙眼10-20份,合欢皮10-20份,五味子5-15份,莲子10-20份,柏子仁10-20份,刺五加10-20份,百合10-20份,罗布麻5-15份,麦冬10-20份,石龙刍10-20份,太阳针5-15份,龟板10-20份,西洋参10-20份,夜交藤10-2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旱莲草20份,浮小麦15份,琥珀10份,鸡骨草15份,龙眼15份,合欢皮15份,五味子10份,莲子15份,柏子仁15份,刺五加15份,百合15份,罗布麻10份,麦冬15份,石龙刍15份,太阳针10份,龟板15份,西洋参15份,夜交藤15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旱莲草具有养肝益肾、凉血止血的功效;浮小麦具有除虚热、止汗的功效;琥珀具有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的功效;鸡骨草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痛的功效;龙眼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的功效;合欢皮具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莲子具有补脾止泻、养心益肾的功效;柏子仁具有养心安神、滋阴养血的功效;刺五加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滋补精血的功效;罗布麻具有清热平肝、利水消肿的功效;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石龙刍具有利水通淋、泄热、安神、凉血止血的功效;太阳针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龟板具有滋肾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的功效;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夜交藤具有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疏肝理气、安神解郁、宁心健脾、清热生津之功效,对神经衰弱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2%,治愈率达6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旱莲草20g,浮小麦15g,琥珀10g,鸡骨草15g,龙眼15g,合欢皮15g,五味子10g,莲子15g,柏子仁15g,刺五加15g,百合15g,罗布麻10g,麦冬15g,石龙刍15g,太阳针10g,龟板15g,西洋参15g,夜交藤15g。实施例2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旱莲草10g,浮小麦20g,琥珀5g,鸡骨草20g,龙眼10g,合欢皮20g,五味子5g,莲子20g,柏子仁10g,刺五加20g,百合10g,罗布麻15g,麦冬10g,石龙刍20g,太阳针5g,龟板20g,西洋参10g,夜交藤20g。实施例3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旱莲草30g,浮小麦10g,琥珀15g,鸡骨草10g,龙眼20g,合欢皮10g,五味子15g,莲子10g,柏子仁20g,刺五加10g,百合20g,罗布麻5g,麦冬20g,石龙刍10g,太阳针15g,龟板10g,西洋参20g,夜交藤10g。实施例4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旱莲草15g,浮小麦18g,琥珀8g,鸡骨草18g,龙眼12g,合欢皮18g,五味子8g,莲子18g,柏子仁12g,刺五加18g,百合12g,罗布麻13g,麦冬12g,石龙刍18g,太阳针8g,龟板18g,西洋参12g,夜交藤18g。实施例5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旱莲草25g,浮小麦12g,琥珀13g,鸡骨草12g,龙眼18g,合欢皮12g,五味子13g,莲子12g,柏子仁18g,刺五加12g,百合18g,罗布麻8g,麦冬18g,石龙刍12g,太阳针13g,龟板12g,西洋参18g,夜交藤12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本专利技术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一、一般性资料: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16~60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达10年,平均2年。二、诊断标准:1、精神易兴奋,不易控制情绪,常有许多杂乱的联想和回忆,怕声怕光,感觉过敏;2、精神易疲劳,自述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惫乏力,头昏脑胀,精神不振等;3、情绪不稳定,忧郁焦虑,急躁易怒,神经过敏,过份集中注意于自身的各种变化,从而产生各种疑病观念,并因此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4、紧张性疼痛,伴有头胀,颈项僵硬,腰背酸痛,四肢肌肉疼痛;5、入睡困难,睡眠节律紊乱,多梦,耳鸣目花,心悸气急,胸闷;6、体格及实验室检查,无相应的器质性改变。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六天为一疗程。四、疗效标准:1、治愈:神经衰弱主要症状及伴有症状消失;2、有效:神经衰弱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伴有症状改善;3、无效:神经衰弱主要症状无改变。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旱莲草10‑30份,浮小麦10‑20份,琥珀5‑15份,鸡骨草10‑20份,龙眼10‑20份,合欢皮10‑20份,五味子5‑15份,莲子10‑20份,柏子仁10‑20份,刺五加10‑20份,百合10‑20份,罗布麻5‑15份,麦冬10‑20份,石龙刍10‑20份,太阳针5‑15份,龟板10‑20份,西洋参10‑20份,夜交藤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旱莲草10-30份,浮小麦10-20份,琥珀5-15份,鸡骨草10-20份,龙眼10-20份,合欢皮10-20份,五味子5-15份,莲子10-20份,柏子仁10-20份,刺五加10-20份,百合10-20份,罗布麻5-15份,麦冬10-20份,石龙刍10-20份,太阳针5-15份,龟板10-20份,西洋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晖,
申请(专利权)人:柳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