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880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1:27
一种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包括箱体框架、散热鳍片、散热模块、热循环通道、定向风机和机箱内发热元件,其中箱体框架为密闭方体,在箱体框架外的上下表面内嵌安置散热鳍片,在箱体框架内的上下内壁上至少安置一个所述散热模块,在散热模块的外壁与箱体框架的内壁之间形成热循环通道,在散热箱体内部的左侧或者右侧中的任一侧上与热循环通道平行的位置分别安置有定向风机,在箱体框架内部设有机箱内发热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善机箱结构、散热方式,利用全密闭的设计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前提下,能降低噪音,提高环境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导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多媒体处理的电子设备,尤其是高性能集成电路与大功率电气元件,具有明显的处理性能高、功耗高、温度高等特点。其工作时,发热量大,影响设备性能,过热时甚至造成元器件烧毁。因此,对于精密电子设备元件的散热装置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机箱一般都采用强制对流散热。其原理是通过物体表面的温度高引起气流上升,从而由冷空气下降补充的散热方式。通常采用的装置是在发热元器件上安装导热板,在导热板上加装风机,通过风机将热量散发至机箱各处,最后通过在机箱上预留的散热孔,将热量散至机箱外部。另外,大功率芯片散热有时也采用局部热管和强制对流散热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舰船用密封IT设备为了保护元器件,一般都使用低功率器件并通过导冷技术进行散热。大功率的舰船用密封IT设备多采用热管技术散热。上述解决方案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散热孔的存在,使机箱密封不严,造成电磁泄露,进而降低电子设备的整体电磁兼容性能指标。第二,灰尘通过散热孔及其容易进入机箱内部,如果不及时清理,积压的灰尘不仅影响散热的效率,甚至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第三,如果设备处于潮湿环境中,水汽会通过散热孔进入机箱,当水汽超过设备的湿度适用范围,会使元器件短路甚至烧毁。第四,风机的使用,特别是其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噪音,通过散热孔传出的噪音会污染工作环境,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在申请号为:201120185613.9,专利技术名称为:全密闭散热机箱的技术文件中,采用在密闭的散热机箱内通过内部的散热管和外部的散热鳍片连用,在散热管中注水、抽真空,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但该技术仍然不能在密闭的机箱空间内形成内部对流交换的热传导效果,导致机箱内部发热元件散热不均匀,散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传统单一的对流散热、传导散热、辐射散热或热管技术的基础上,增加机箱内部的空气对流,同时加强机箱内外的温度传导,以复合的传热方式实现安全、稳定的梯度散热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散热性能良好,同时可以减少电磁泄露、提高环境保护的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包括箱体框架和机箱内发热元件,还包括散热鳍片、散热模块、热循环通道、定向风机,其中所述箱体框架为密闭方体,在所述箱体框架外的上下表面内嵌安置所述散热鳍片,在所述箱体框架内的上下内壁上至少安置一个所述散热模块,在所述散热模块的外壁与所述箱体框架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热循环通道,在所述散热箱体内部的左侧或者右侧中任一侧分别靠近上下内壁的位置安置有两个所述定向风机,在所述箱体框架内部设有所述机箱内发热元件。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箱体框架连接的端部伸入到箱体框架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定向风机置于与所述热循环通道相平行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安置于所述箱体框架外侧的四周。进一步地,在所述机箱内发热元件上安置有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对发热元件散热的散热罩。进一步地,所述定向风机的出风口指向所述热循环通道的通道口。进一步地,在所述机箱内发热元件的一侧与所述定向风机相向的位置有热循环导热风扇。进一步地,所述定向风机与所述热循环导热风扇分别置于所述机箱内发热元件的两侧,且所述定向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热循环导热风扇的扇面方向相对而置。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保证了在箱体内,形成对流,空气可以按照固定的风道流动,带动箱体内的发热元件散热;从箱体内到外,实现均衡温度梯度下降,从而逐渐降低箱体整体温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散热效率高。本专利技术采用“内部对流交换,外部传导散热”的原理进行降温,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以实现对箱体内的发热元件进行全面的降温,散热效率明显提高。第二,电磁兼容性强。本专利技术采用全密闭设计,不仅减少内部元件的耗损率,而且可以做到无电磁泄漏,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无电磁骚扰,同时,使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骚扰具有极强的抗扰度。第三,环境适应范围广。本专利技术一并解决了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中的散热、降噪和恶劣环境运行三大难题,适合在飞絮、潮湿、沿海盐雾、野外沙尘等环境下运行,同时,其全密封带来的静音运行能力使之更适合在首长办公室、值班场所进行部署。附图说明图1为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箱体框架、2:热循环通道、3:散热鳍片、4:散热模块、5:定向风机、6:机箱内发热元件、7:热循环导热风扇、8:散热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结构图及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装置是一种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主要包括箱体框架1、散热鳍片3、散热模块4、热循环通道2、定向风机5和机箱内发热元件6等6个部分,其中箱体框架1为密闭的方体结构,在箱体框架外部表面以内嵌的方式装有散热鳍片3,散热鳍片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起到散热作用的,散热鳍片至少装在箱体框架外侧的一侧,随着装设的散热鳍片数量增加,密度增大,散热效率也会提高。在这里不对鳍片的长度、表面积和材质做限制。在箱体框架内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散热模块4,这样,散热模块靠近框架的外壁与所箱体框架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该空隙形成热循环通道2,热循环通道固定在箱体框架的上下两侧,以便气体在内部在流动时,可以以固定的风道流动。优选地,将散热鳍片与箱体框架连接的端部伸入到箱体框架的内表面。这样散热鳍片的底表面就成为了热循环通道的一部分,更加增大了散热效率。散热箱体内部的左侧或者右侧中的任一侧上,本实施例以散热箱体左侧为例,与热循环通道平行的位置分别设有上下两个定向风机5,定向风机的出风口指向热循环通道的通道口。在箱体框架内部设有机箱内发热元件6。散热模块和定向风机用电由供电模组通过电气连接端子提供。当定向风机工作时,散热箱体内的空气产生对流,气体流向如图1中箭头指示方向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包括箱体框架和机箱内发热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鳍片、散热模块、热循环通道、定向风机,其中所述箱体框架为密闭方体,在所述箱体框架外的上下表面内嵌安置所述散热鳍片,在所述箱体框架内的上下内壁上至少安置一个所述散热模块,在所述散热模块的外壁与所述箱体框架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热循环通道,在所述散热箱体内部的左侧或者右侧中任一侧分别靠近上下内壁的位置安置有两个所述定向风机,在所述箱体框架内部设有所述机箱内发热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包括箱体框架和机箱内发热元件,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鳍片、散热模块、热循环通道、定向风机,其中所
述箱体框架为密闭方体,在所述箱体框架外的上下表面内嵌安置所述散热
鳍片,在所述箱体框架内的上下内壁上至少安置一个所述散热模块,在所
述散热模块的外壁与所述箱体框架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热循环通道,在所
述散热箱体内部的左侧或者右侧中任一侧分别靠近上下内壁的位置安置
有两个所述定向风机,在所述箱体框架内部设有所述机箱内发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
散热鳍片与所述箱体框架连接的端部伸入到箱体框架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密闭式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
两个定向风机置于与所述热循环通道相平行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勤赵艳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飞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