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两用富氢水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567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两用富氢水瓶,其包括透明瓶身、与瓶身底部活动密闭连接的底座及安装在瓶身顶部的可拆卸式瓶盖,还包括安装在瓶身内电解机构、安装在底座内的供电装置及PCB电路板;瓶盖上设置有喷口及泄压阀;喷口与按压式喷雾器连接;电解机构还包括从上向下设置的吸管、集气罩、集气盖、电解装置;吸管一端与按压式喷雾器连接,吸管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集气罩顶部;集气罩底部与集气盖顶部相对;集气盖底部与电解装置连接;电解装置于底座上;供电装置分别与PCB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电解装置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两用富氢水瓶既能作为饮用水壶又能作为美容喷雾器,且电解产生的氧气泡和氢气泡互不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富氢水瓶,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两用富氢水瓶
技术介绍
富氢水,顾名思义就是富含氢气的水。英文是hydrogenRichwater,日文是“水素水”。作为一种选择性抗氧化物质,氢气对很多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市场上富氢水、水素水产品渐多,富氢水、水素水的杯具也有所见,其中采用电解制氢的技术占有相当比例,包括相关的专利技术的涌现。在这些电解制氢杯具及其专利技术中,常见有水平布置的电极结构,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366113.8,申请号201510126957.5,201520051049.X等;也有上下布置的电极结构,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786526.7等。这两种布置的电极结构其产品经实验或实用,仍发现其不足现象。一是电极片平面布置结构,用于透明杯体中,可以观察到电解产出的气泡:氧--氢--氧--氢--氧--氢间隔向上释放气泡,其中氢气泡细小、量多、上升力小,氧气泡泡大、量少、上升力大,上升速度快,两气泡到达杯体中上部开始互相干扰,氧气泡向上冲撞氢气泡,加快氢气释放溢出。二是电极片上下布置结构,用于透明杯体中,可以观察到电解产出的气泡:氧--氢--氧--氢--氧间隔向上或氢--氧重叠垂直向上,两气泡上升过程互相干扰,氧气泡向上冲撞氢气泡更为严重,特别是氢--氧重叠垂直向上的结构,其气泡都集中于杯体中央部分,而靠近杯体圆周部分却是空白区。由于阳极片在下,所产出氧气受水压等影响,更容易向上助推氢气泡更快更容易地释放。据第二军医大孙学军教授主编的《氢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论点:“饱和富氢水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遇到最大障碍不是氢气的溶解度,而是氢气非常容易从水中释放出来”。而上述两种电极片装置所产生的气泡会间隔而不同道地上升或同道密集上升,印证了所造成的相互干扰与助推氢气更容易释放的事实。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现象,这也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两用富氢水瓶及其工作方法。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两用富氢水瓶,包括透明瓶身、与瓶身底部活动密闭连接的底座及安装在瓶身顶部的可拆卸式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瓶身内电解机构、安装在底座内的供电装置及安装在底座顶板下方的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瓶盖上设置有喷口及泄压阀;所述喷口与按压式喷雾器连接;所述电解机构还包括从上向下设置的吸管、集气罩、集气盖、电解装置;所述吸管一端与按压式喷雾器连接,所述吸管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集气罩顶部;集气罩底部与所述集气盖顶部相对;所述集气盖底部与电解装置连接;所述电解装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解装置电性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可充电蓄电池、充电口、按钮;所述充电口、按钮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外侧。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N个LED灯;所述N个LED灯沿底座内侧排列;所述N个LED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其中N为不小于3的自然数。进一步的,所述LED灯为RGBLED灯。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为单片机最小系统。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解装置包括支架及从上至下设置在支架上的阴极片、第一垫圈、离子膜、第二垫圈、阳极片;所述阳极片下方的支架上还开设有导气孔。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气盖为倒锥体,集气盖与电解装置的连接面上布设若干通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瓶身内底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两用富氢水瓶,主要结构图参见图1。所述富氢水瓶包括透明瓶身3、与瓶身底部活动密闭连接的底座1及安装在瓶身顶部的可拆卸式瓶盖4,还包括安装在瓶身内电解机构、安装在底座1内的供电装置及安装在底座顶板下方的PCB电路板12;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瓶盖上设置有喷口43及泄压阀44;所述喷口43与按压式喷雾器42连接;所述电解机构还包括从上向下设置的吸管41、集气罩32、集气盖25、电解装置;所述吸管41一端与按压式喷雾器42连接,所述吸管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集气罩32顶部;集气罩32底部与所述集气盖25顶部相对;所述集气盖底部与电解装置连接;所述电解装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解装置电性连接。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可充电蓄电池14、充电口13、按钮15;所述充电口、按钮分别设置于底座的外侧。所述电解装置包括支架2及从上至下设置在支架上的阴极片21、第一垫圈26-1、离子膜22、第二垫圈26-2、阳极片23;所述阳极片下方的支架上还开设有导气孔24。图2为图1电解装置的局部放大图。还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N个LED灯11;所述N个LED灯11沿底座内侧排列;所述N个LED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其中N为不小于3的自然数。LED灯设置在底座的内侧周边,可以不被电解装置遮挡,提示效果更好。以图3为例,一共设置了4个LED灯。LED灯优选的RGBLED灯。RGBLED灯由控制电路控制显示不同的颜色。所述集气盖为倒锥体,集气盖与电解装置的连接面(内圆面)上布设若干通气孔25-1。控制电路可以选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及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和串口电路,扩展i/o口等外围电路)。以下简要阐述本技术的的工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市电通过充电口向蓄电池充电;S2:将需被电解的水灌入瓶身,盖上瓶盖;S3:按下按钮,电解开始,LED灯以控制电路预先设定的颜色、频率进行闪烁;S4:电解过程中阴极片产生的氢气泡5从依次经过集气盖25、集气罩32、吸管41;阳极产生氧气泡6通过导气孔24,泄气阀设定阈值,超压时即将氧气排出;S5:电解结朿时,LED灯灭,即可按下按压式喷雾器喷出富氢水雾;若需要饮用时,直接打开瓶盖,或旋出泄气阀,从泄气口出水。在一种便携式富氢水喷雾美容器及方法(申请号为201610209741.X)的专利中也提供了一种富氢水喷雾器,但是其与本技术存在以下区别:一、本技术采用化妆水、矿泉水或非纯净水的净水器生产的直饮水,没有余氯,就不需活性炭吸附;二是由于本技术的特殊的电解机构可以让氢氧气泡分流上升释放,氢气泡走中央,氧气泡走周边,做到互不干扰;三是在氢气泡集中区上方设置集气罩加吸管让富氢水氢浓度相对更大;四是由于设置瓶上端的泄气阀有助氧气释放,有助电解反应加快。对比专利中电极上下重叠,氢、氧气只能同道直上,互相干扰,且氧气泡少而大且有力上升,助推氢气更快释放,这是我们从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对比专利这种上下极片的布置的不足即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完美的解决这种缺陷。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为帮助理解本技术,而不是用来限制本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利用本技术的思想进行一些改动和变化,只要其技术手段没有脱离本技术的思想和要点,仍然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便携式两用富氢水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两用富氢水瓶,包括透明瓶身、与瓶身底部活动密闭连接的底座及安装在瓶身顶部的可拆卸式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瓶身内电解机构、安装在底座内的供电装置及安装在底座顶板下方的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瓶盖上设置有喷口及泄压阀;所述喷口与按压式喷雾器连接;所述电解机构还包括从上向下设置的吸管、集气罩、集气盖、电解装置;所述吸管一端与按压式喷雾器连接,所述吸管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集气罩顶部;集气罩底部与所述集气盖顶部相对;所述集气盖底部与电解装置连接;所述电解装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解装置电性连接;PCB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两用富氢水瓶,包括透明瓶身、与瓶身底部活动密闭连接的底座及安装在瓶身顶部的可拆卸式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瓶身内电解机构、安装在底座内的供电装置及安装在底座顶板下方的PCB电路板;PCB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瓶盖上设置有喷口及泄压阀;所述喷口与按压式喷雾器连接;所述电解机构还包括从上向下设置的吸管、集气罩、集气盖、电解装置;所述吸管一端与按压式喷雾器连接,所述吸管另一端向下延伸至集气罩顶部;集气罩底部与所述集气盖顶部相对;所述集气盖底部与电解装置连接;所述电解装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供电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解装置电性连接;PCB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两用富氢水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可充电蓄电池、充电口、按钮;所述充电口、按钮分别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华郑德谋胡悦丽王一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品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