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铲,尤其涉及一种护手锅铲。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1310703397.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锅铲,包括空心手柄、空心铲头和挂钩,所述空心铲头和挂钩分别设于空心手柄的两端,所述空心铲头与空心手柄之间可拆卸,所述空心手柄内设有电池模块、温度感应器和数显装置,所述数显装置对应的空心手柄位置为开口,所述温度感应器的传感器设于空心铲头内。由于本技术在空心手柄内设有温度感应器,做饭者可通过数显装置直观了解锅内温度,在合适的温度下放入食物,做出的菜肴色香味最佳。另外空心手柄与空心铲头是可拆卸的,使用者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铲头方便使用。申请号为“201020576206.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锅铲,它包括握柄、连接杆、铲板,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挡板、连接片、固定轴及固定螺母;挡板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其中央开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顶部水 平设有连接片,固定轴的一端与连接片底面相连结;连接杆中部沿长边方向开有贯穿的滑槽,滑槽宽度与固定轴的直径匹配,滑槽两端均距连接杆端部 1~10mm,连接杆穿过挡板中部的矩形通孔,固定轴设于连接杆的滑槽内并与固定螺母螺纹配合;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握柄和铲板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在炒菜时可对手部提供保护,在盛菜时可避免菜从锅铲中滑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护手锅铲,可以防止做菜时被溅出的油烫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护手锅铲,包括手柄、杆和铲体,手柄、杆、铲体依次连接,定义铲体到手柄的方向为前端至后端,手 ...
【技术保护点】
护手锅铲,包括手柄(1)、杆(2)和铲体(3),手柄(1)、杆(2)、铲体(3)依次连接,定义铲体(3)到手柄(1)的方向为前端至后端,其特征在于:手柄(1)上设有一个护手套(4),护手套(4)上设有一个开口,开口朝向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1.护手锅铲,包括手柄(1)、杆(2)和铲体(3),手柄(1)、杆(2)、铲体(3)依次连接,定义铲体(3)到手柄(1)的方向为前端至后端,其特征在于:手柄(1)上设有一个护手套(4),护手套(4)上设有一个开口,开口朝向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手锅铲,其特征在于:护手套(4)和手柄(1)的连接为可拆卸式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