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景观塔塔身的拼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6152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钢结构景观塔塔身的拼接构造。采用钢结构作为主体支撑结构,相邻上下的方形平面楼层互相旋转45度错位布置,使用钢柱将上平面楼层的每个角点与下平面楼层的相邻最近的两个角点斜向连接;所述方形平面楼层中间位置设置竖向交通组件。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大部分部件可以在工厂预先加工成型,施工现场只进行连接装配,施工时间大大缩短,产品合格率得到有效保证;结构体系简洁高效,支撑强度大、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钢结构塔状构筑物塔身部分的拼接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景观塔成为许多园区景观和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景观塔种类较多,但存在结构效能低下、施工缓慢、现场加工较多导致的构件连接强度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塔身部分的拼接构造,钢结构构件可预先在工厂加工,在现场实现构件的拼接安装,达到提高结构效率、控制产品质量、缩短现场作业时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结构景观塔塔身的拼接构造,采用钢结构作为主体支撑结构,相邻上下的方形平面楼层互相旋转45度错位布置,使用钢柱将上平面楼层的每个角点与下平面楼层的相邻最近的两个角点斜向连接;所述方形平面楼层中间位置设置竖向交通组件。在该技术方案中,方形平面楼层的数量不限,可层层叠加以达到所需要的塔身的层数和高度,只需要层层互相错位45度即可;由于钢柱把上平面楼层的角点与下平面楼层的相邻最近的两个角点斜向连接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结构单元,以承接竖向荷载,并增强对水平荷载的抵抗力;竖向交通组件可设置楼梯、景观电梯等。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以所述方形平面楼层的边向外悬挑三角形楼板,并在所述三角形楼板的外边缘设置护栏板进行安全保护。本技术方案中,可采用玻璃幕墙作为外围装饰。构成方形平面楼层的构件、钢柱、各悬挑构件、护栏板和玻璃幕墙等可拆解为多组标准化部件在工厂生产加工。技术方案中部件的组装方式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方式,如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等。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大部分部件可以在工厂预先加工成型,施工现场只进行连接装配,施工时间大大缩短,产品合格率得到有效保证;结构体系简洁高效,支撑强度大、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单元模型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结构模型多层叠加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单元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拼装完成轴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标准层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钢结构梁1相互连接形成方形平面楼层2,上下两个楼层水平面成45度角布置,通过钢柱3将上层平面角点与下层相邻最近的两个角点斜向连接。如图2所示,多个相邻上下的方形平面楼层在竖直方向上根据高度和楼层的需要不断叠加,形成塔状结构。如图3所示,在钢结构梁1外围增加悬挑三角形楼板8并安装护栏板4,在塔身外围设置玻璃幕墙5;在方形平面楼层中间位置设置电梯6和钢结构楼梯7构成的竖向交通组件。如图4所示,根据高度和楼层的需要,多个相邻上下的方形平面楼层叠加并增加部分悬挑三角形楼板、护栏板和玻璃幕墙,最终形成钢结构景观观光塔。如图5所示,标准层平面布置,钢结构梁1相互连接形成方形平面楼层2,在方形平面楼层2的外围增加悬挑三角形楼板8,外围采用护栏板4限定可活动到达区域,中间使用电梯6和钢结构楼梯7进行竖向交通联系。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构件所提供的一种设计思路,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原理,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凡依本专利技术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结构景观塔塔身的拼接构造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结构景观塔塔身的拼接构造,采用钢结构作为主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上下的方形平面楼层互相旋转45度错位布置,使用钢柱将上平面楼层的每个角点与下平面楼层的相邻最近的两个角点斜向连接;所述方形平面楼层中间位置设置竖向交通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景观塔塔身的拼接构造,采用钢结构作为主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上下的方形平面楼层互相旋转45度错位布置,使用钢柱将上平面楼层的每个角点与下平面楼层的相邻最近的两个角点斜向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