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装置涉及小规模水处理一体化处理装置
,特别涉及农村乡、镇、村的水处理的前期处理。适用于分散的村镇及城市小区污居民生活区污水前期处理。
技术介绍
据统计,全国村镇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其中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目前全国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只有34%左右,还有3亿多农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水源地水质低的状况与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直接因果关系。村镇污水处理模式主要有三种:(1)纳入城镇排水管网:主要是城镇近郊区的农村。(2)村镇集中处理模式:即将所有住户产生的污水集中收集,统一建设污水处理厂。(2)分散处理模式,即将污水分区收集,单独处理,通常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对于不能统一建设污水处理厂或并入城镇管网的分散村镇,适宜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来实现村镇污水分散处理。生活污水排放时差大,水量集中,水中杂物多等特点,为了保证污水后期处理正常运行,每个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前面必须要配置格栅、沉砂池、调节池。本专利针对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装置所设计的前期污水小型处理装与后期污水处理装置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设计者根据农村村镇及生活小区的特点,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小型化全面化经过研究设计,将格栅拦截、沉砂与调节池融为一体,改变传统三个单元的运行方式,本设计充分考虑到农村管理与经济条件多方面因素,尽量采用操作简单维护管理方便投资少的设计理念。传统格栅在本装置设计中改为网格提篮设计,手动操作,没有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不需要维护。沉砂池在本设 ...
【技术保护点】
污水前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格网提篮(1)、旋流沉砂管(2)、沉砂装置(3)、压缩空气管(4)、生活污水进口(5)、推流器(6)、排砂管出口(7)、潜水提升泵(8)、预处理水出口(9)、调节水池(10);调节水池(10)为该污水前处理一体化装置的实施主体结构,生活污水进口(5)与格网提篮(1)通过管路连接,格网提篮(1)设置在旋流沉砂管(2)的顶部,生活污水进口(5)经格网提篮(1)进入流沉砂管(2)内,流沉砂管(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沉砂装置(3)内,流沉砂管(2)与沉砂装置(3)之间设有旋转流空间;压缩空气管(4)的一端与流沉砂管(2)的顶部连接,压缩空气管(4)对经过格网提篮(1)后进入流沉砂管(2)内的污水进行吹扫;经过旋转流净化后的污水通过沉砂装置(3)顶部的溢流孔进入调节水池(10);经过旋转流净化后的污水杂质沉淀在沉砂装置(3)的底部,并经沉砂装置(3)底部的排砂管出口(7)排出;推流器(6)设置在调节水池(10)的一侧,潜水提升泵(8)设置在调节水池(10)内的底部,潜水提升泵(8)与预处理水出口(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水前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格网提篮(1)、旋流沉砂管(2)、沉砂装置(3)、压缩空气管(4)、生活污水进口(5)、推流器(6)、排砂管出口(7)、潜水提升泵(8)、预处理水出口(9)、调节水池(10);调节水池(10)为该污水前处理一体化装置的实施主体结构,生活污水进口(5)与格网提篮(1)通过管路连接,格网提篮(1)设置在旋流沉砂管(2)的顶部,生活污水进口(5)经格网提篮(1)进入流沉砂管(2)内,流沉砂管(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沉砂装置(3)内,流沉砂管(2)与沉砂装置(3)之间设有旋转流空间;压缩空气管(4)的一端与流沉砂管(2)的顶部连接,压缩空气管(4)对经过格网提篮(1)后进入流沉砂管(2)内的污水进行吹扫;经过旋转流净化后的污水通过沉砂装置(3)顶部的溢流孔进入调节水池(10);经过旋转流净化后的污水杂质沉淀在沉砂装置(3)的底部,并经沉砂装置(3)底部的排砂管出口(7)排出;推流器(6)设置在调节水池(10)的一侧,潜水提升泵(8)设置在调节水池(10)内的底部,潜水提升泵(8)与预处理水出口(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前处理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S1污水经过化粪池后直接进入本装置的第一处理阶段网格提篮,由网格提篮隔离去除大的颗粒杂物;S2经过网格提篮过滤后的污水进入曝气竖流沉砂系统,污水在竖流沉砂管受到压缩空气管排出空气吹扫,污水在流沉砂管内产生旋转流运动,砂粒之间产生碰撞摩擦,将包裹在砂子表面的有机物除掉,产生洁净的沉砂,提高砂子的去除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较重的砂粒落入底部沉砂斗里,水和较轻的有机物旋转到外沿,由后续进水推流到溢流槽,经溢流孔后流入厌氧调节池;泥砂在沉淀后达到预设定排污的标准后由排泥管排出;S3污水进入厌氧调节池后,由于有一定调节容积,生活污水排放时差大、水量瞬间流量较大,污水在厌氧调节池中有一定停留时间,污水在厌氧调节池中在推流器的作用下与厌氧菌的充分接触,使有机物发生水解、酸化和甲烷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国水道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