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大车双层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36086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大车双层行走机构,它包括平衡梁,所述的平衡梁的下表面设置有回转支承,所述的回转支承的下表面通过支铰座铰接有台车架,所述的台车架由顶板和位于顶板两侧的侧板组成,所述的台车架内设置有转轴A,所述的转轴A下方的两侧板上分别设置有转轴B,所述的转轴A和转轴B上分别设置有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所述的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分别设置在导轨的上下台阶面上,所述的导轨的上台阶面的侧面设置有水平轮,所述的水平轮设置在转轴C上,所述的转轴C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的固定板设置在台车架的侧板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转轴A通过减速器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车轮啃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起重机
,具体涉及一种起重机行走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大车双层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现今在大型造船、海工、桥梁等钢结构制造中,多采用露天大吨位重载龙门起重机作业,起重机两侧的行走机构常规采用单层轨道的结构形式,起重机两侧的行走车轮通常只在工字钢导轨的上台阶面上运行,工字钢的下部结构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为了保证起重机行走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在工字钢导轨的上台阶面上设置较多的车轮,从而导致车轮占用的轨道长度较长,直接影响地面人员及车辆作业,而且,目前大跨度的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的大车行走车轮通常采用双轮缘的结构用来导向和承受侧向力,这种结构很容易导致车轮和导轨之间发生磨损;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且能够有效防止车轮啃轨的起重机大车双层行走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运行稳定、且能够有效防止车轮啃轨的起重机大车双层行走机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起重机大车双层行走机构,它包括平衡梁,所述的平衡梁的下表面设置有回转支承,所述的回转支承的下表面通过支铰座铰接有台车架,所述的台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起重机大车双层行走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大车双层行走机构,它包括平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梁的下表面设置有回转支承,所述的回转支承的下表面通过支铰座铰接有台车架,所述的台车架由顶板和位于顶板两侧的侧板组成,所述的台车架内设置有转轴A,所述的转轴A下方的两侧板上分别设置有转轴B,所述的转轴A和转轴B上分别设置有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所述的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分别设置在导轨的上下台阶面上,所述的导轨的上台阶面的侧面设置有水平轮,所述的水平轮设置在转轴C上,所述的转轴C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的固定板设置在台车架的侧板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转轴A通过减速器连接有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大车双层行走机构,它包括平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梁的下表面设置有回转支承,所述的回转支承的下表面通过支铰座铰接有台车架,所述的台车架由顶板和位于顶板两侧的侧板组成,所述的台车架内设置有转轴A,所述的转轴A下方的两侧板上分别设置有转轴B,所述的转轴A和转轴B上分别设置有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所述的上行走轮和下行走轮分别设置在导轨的上下台阶面上,所述的导轨的上台阶面的侧面设置有水平轮,所述的水平轮设置在转轴C上,所述的转轴C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的固定板设置在台车架的侧板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转轴A通过减速器连接有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桂兰张继水张红杰张立胜师成伟李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