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壁柱式钢筋混凝土景观挡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3371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扶壁柱式钢筋混凝土景观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底板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扶壁柱(1),两条平行的扶壁柱之间设有挡土墙(2),挡土墙位于扶壁柱的纵向中间位置;挡土墙的外表面设有植物生态带(4),植物生态带经插筋(5)固定在挡土墙外表面,植物生态带上种植的景观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扶壁柱的分隔,能有效地减少面板的厚度,达到了减少材料用量的目的。同时扶壁柱式钢筋混凝土景观挡墙结构作为整体考虑时,比一般的悬臂式挡墙受力更合理。靠挡土墙外侧有良好的空间,设置植物生态带,有效地减少硬性支挡,增加与自然和谐的效果,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精神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扶壁柱式钢筋混凝土景观挡墙,属于土建支护工程

技术介绍
现有的支护工程,大多只注重支护的可靠性,并不太在意支护工程的景观性。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修复与景观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大兴土木工程地区,土建支护工程难以避免,如何把景观与岩土支护有机结合实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壁柱式钢筋混凝土景观挡墙。将景观与岩土支护有机结合起来,以克服现有岩土支护工程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扶壁柱式钢筋混凝土景观挡墙,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扶壁柱,两条平行的扶壁柱之间设有挡土墙,挡土墙位于扶壁柱的纵向中间位置;挡土墙的外表面设有植物生态带,植物生态带经插筋固定在挡土墙外表面,植物生态带上种植的景观植物。前述景观挡墙中,所述底板、扶壁柱和挡土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扶壁柱的分隔,能有效地减少挡土墙的厚度,达到了减少材料用量的目的,同时扶壁柱式钢筋混凝土景观挡墙结构作为整体考虑时,比一般的悬臂式挡墙受力更合理,实用高度更大;本技术挡土墙外侧有良好的空间,设置植物生态带,有效地减少硬性支挡,增加与自然和谐的效果,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精神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扶壁柱、2-挡土墙、3-底板、4-植物生态带、5-插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一种扶壁柱式钢筋混凝土景观挡墙,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3,底板3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扶壁柱1,两条平行的扶壁柱1之间设有挡土墙2,挡土墙2位于扶壁柱1的纵向中间位置;挡土墙2的外表面设有植物生态带4,植物生态带4经插筋5固定在挡土墙2外表面,植物生态带4上种植的景观植物。底板3、扶壁柱1和挡土墙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实施例本例由底板3、挡土墙2、扶壁柱1组成,其中,挡土墙2、扶壁柱1围合而成的外侧空间采用植物生态带4填充,植物生态带4与挡土墙2采用插筋5连接处理。底板3、挡土墙2、扶壁柱1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底板3、挡土墙2、扶壁柱1中均设置有钢筋。扶壁柱1设置在面板2的两侧。以上只是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应用范例,还可能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为本技术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扶壁柱式钢筋混凝土景观挡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扶壁柱式钢筋混凝土景观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底板(3)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扶壁柱(1),两条平行的扶壁柱(1)之间设有挡土墙(2),挡土墙(2)位于扶壁柱(1)的纵向中间位置;挡土墙(2)的外表面设有植物生态带(4),植物生态带(4)经插筋(5)固定在挡土墙(2)外表面,植物生态带(4)上种植的景观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壁柱式钢筋混凝土景观挡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底板(3)上设有两条平行的扶壁柱(1),两条平行的扶壁柱(1)之间设有挡土墙(2),挡土墙(2)位于扶壁柱(1)的纵向中间位置;挡土墙(2)的外表面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章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