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袖上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860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七分袖上衣,旨在提供一种在人体出汗时不易由于身体与衣身的摩擦使人体产生不适的七分袖上衣,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衣身、衣袖,衣身上设有第一弹性区和第二弹性区,衣袖上设有第三弹性区和第四弹性区,弹性区内均设有弹性条,弹性条包括两弹性层以及设于两弹性层之间的拉伸层,拉伸层包括连接于相互垂直的经线和纬线,经线呈“S”型依次卷绕至纬线上,弹性层由氨纶丝以及缠绕至氨纶丝上的短纤纱制成,从而使得该七分袖上衣具有在人体出汗时不易由于身体与衣身的摩擦使人体产生不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七分袖上衣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上衣种类繁多,在层出不穷的新款式中,包含有一种衣袖漏出手腕到肘部的二分之一左右的七分袖上衣,这种七分袖上衣美观大方,但是在功能上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在天气较热时,人的身上就比较容易出汗,当胳膊上有汗时,胳膊与七分袖上衣的衣袖之间的摩擦力就会变大,且人的上身与衣身之间的摩擦力也会变大,从而使得人们在穿着时会感到不适,并且在出汗的情况下脱掉上衣时,由于七分袖上衣与人的身体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使得上衣不易被脱掉,多次产生这种情况会导致七分袖上衣易于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七分袖上衣,其具有在人体出汗时不易由于身体与衣身的摩擦使人体产生不适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七分袖上衣,包括衣身、衣袖以及领口,衣身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弹性区和第二弹性区,所述的衣袖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三弹性区和第四弹性区,第一弹性区、第二弹性区、第三弹性区、第四弹性区之间的弹性各不相同。如此设置,当穿着者身体出汗时,汗水使得人的皮肤与七分袖上衣之间的摩擦力变大,穿着者在走动时由于该摩擦力会对七分袖上衣的衣袖造成牵扯,此时由于衣袖通过第三弹性区与第四弹性区连接,所以对于衣袖的牵扯力使得第三弹性区和第四弹性区产生拉伸,使得穿着者的活动不受到限制,从而使得穿着者不易由于身体受到限制而产生束缚感,同理当穿着者的身体与衣身相抵触时,第一弹性区与第二弹性区使得身体不会产生束缚感,使得七分袖上衣具有在人体出汗时不易由于身体与衣身的摩擦使人体产生不适的优点。进一步设置:第一弹性区与第二弹性区、第三弹性区、第四弹性区的结构相同,第一弹性区包括等间距间隔的弹性条。如此设置,通过将弹性条等间距设置使得第一弹性区的弹性更加优秀,通过多个弹性条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弹性区的拉伸效果更加优秀,使得穿着者的皮肤对于七分袖上衣产生牵扯力时,第一弹性区对于束缚感的缓解作用更加有效,且使得第一弹性区能够承受的牵扯力更大,从而使得整个七分袖上衣更加结实耐穿。进一步设置:弹性条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两层弹性层,两弹性层之间连接有拉伸层。如此设置,通过弹性层保证了弹性条拥有足够的弹性,在七分袖上衣受到牵扯时,弹性条对于牵扯力的缓冲效果更加优秀,通过拉伸层使得弹性条的韧性更强,也使整个弹性条的韧性更足,保证了穿着者在出汗的情况下也能处于比较舒适的状态,不会由于皮肤与七分袖上衣之间的牵扯而造成束缚感。进一步设置:拉伸层包括连接于两弹性层之间的经线、垂直于经线方向设置的纬线,经线呈“S”型依次卷绕至纬线上。如此设置,当拉伸层受到牵扯力进行拉伸时,经线与纬线同时进行拉伸,由于经线与纬线相互依次交织在一起,两者配合形成的交织结构使得拉伸层的结构强度更大,所能承受的牵扯力更大,从而使得拉伸层的韧性与弹性更加优秀,拉伸层对于牵扯力的缓冲效果也更加的优秀。进一步设置:纬线包括沿经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弹性线和支撑线。如此设置,通过支撑线对经线进行更加有效的支撑,使得经线不易由于受力过大而断裂,同时也使得整个弹性条更加的结实耐用,通过弹性线进一步加强拉伸层的弹性,使得穿着者在穿着该七分袖上衣时更加不易由于皮肤与衣身以及衣袖之间的牵扯力而感觉到不适,保证了穿着者的穿着舒适度。进一步设置:弹性线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支撑线的横截面面积。如此设置,使得弹性线与经线的接触面积大于支撑线与经线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经线在进行拉伸时对支撑线的力更大,从而使得经线受到的牵扯力更多的分布于支撑线上,使得经线受到的支撑效果更加优秀。进一步设置:弹性层由弹性纱制成。如此设置,由于弹性纱的自身特性,使得弹性层拥有更加优秀的伸缩弹性,并且使得弹性层在进行拉伸后回复率更佳,同时也使得弹性层拥有适宜的蓬松感,使得穿着者再穿着七分袖上衣时舒适度更佳。进一步设置:弹性纱包括中心丝以及缠绕至中心丝上的卷绕丝。如此设置,使得中心丝与卷绕丝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结实,且中心丝与卷绕丝配合形成的结构使得弹性纱的结构强度更大,使得弹性纱能够承受的拉伸力更大,使得整个七分袖上衣更加结实耐用,同时也保证了七分袖上衣的穿着舒适度。进一步设置:中心丝为氨纶丝,所述的卷绕丝为短纤纱。如此设置,由于氨纶的自身特性,使得中心丝具有柔软的手感,并且使得中心丝的光泽更加明显,增加了整个七分袖上衣的美观性,也使得中心丝具有优秀的吸湿性,当穿着者出汗时,对汗水有效地进行吸收,进一步提高了穿着者的穿着舒适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经线呈“S”型依次卷绕至纬线上,当拉伸层受到牵扯力进行拉伸时,经线与纬线同时进行拉伸,由于经线与纬线相互依次交织在一起,两者配合形成的交织结构不仅仅使得拉伸层的结构强度更大,所能承受的牵扯力更大,而且经线与纬线形成的交织结构也使得拉伸层在受到牵扯力进行拉伸后,更加有效的进行弹性回复,在拉伸层进行多次拉伸后该结构也使得拉伸层不易产生形变,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穿着时间过久而导致七分袖上衣松垮的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七分袖上衣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弹性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拉伸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衣身;2、衣袖;3、领口;4、第一弹性区;5、第二弹性区;6、第三弹性区;7、第四弹性区;8、弹性条;9、拉伸层;10、弹性层;91、经线;92、纬线;921、弹性线;922、支撑线;11、弹性纱;12、中心丝;13、卷绕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七分袖上衣,如图1所示,包括衣身1、置于衣身1两侧的衣袖2以及置于衣身1上侧的领口3,衣身1从上至下一次设有第一弹性区4和第二弹性区5,第一弹性区4与第二弹性区5间隔设置,两侧的衣袖2从上至下设有第三弹性区6和第四弹性区7,第三弹性区6和第四弹性区7间隔设置,而且第一弹性区4、第二弹性区5、第三弹性区6、第四弹性区7的弹性各不相同。第一弹性区4与第二弹性区5、第三弹性区6、第四弹性区7的结构都相同,第一弹性区4内设置有若干弹性条8,弹性条8依次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弹性条8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弹性层10、拉伸层9、弹性层10,拉伸层9设置于两弹性层10之间,且拉伸层9与两弹性层10的厚度相等。如图3所示,两弹性层10之间连接有若干经线91,两弹性层10之间还设有若干与经线91垂直的纬线92,经线91呈“S”型依次卷绕至纬线92上,纬线92包括沿经线91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弹性线921和支撑线922,且弹性线92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支撑线922的横截面面积。如图4所示,弹性层10有弹性纱11制成,且弹性纱11由若干中心丝12和卷绕丝13构成,中心丝12上缠绕有若干卷绕丝13,其中中心丝12设置为氨纶丝,卷绕丝13设置为短纤纱。当穿着者身体出汗时,汗水使得人的皮肤与七分袖上衣之间的摩擦力变大,穿着者在走动时由于该摩擦力会对七分袖上衣的衣袖2造成牵扯,此时由于衣身1通过第一弹性区4与第二弹性区5连接,对于衣身1的牵扯力使得第一弹性区4和第二弹性区5产生拉伸,与此同时衣袖2通过第三弹性区6与第四弹性区7连接,对于衣袖2的牵扯力使得第三弹性区6和第四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七分袖上衣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七分袖上衣,包括衣身(1)、衣袖(2)以及领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衣身(1)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弹性区(4)和第二弹性区(5),所述的衣袖(2)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三弹性区(6)和第四弹性区(7),第一弹性区(4)、第二弹性区(5)、第三弹性区(6)、第四弹性区(7)之间的弹性各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分袖上衣,包括衣身(1)、衣袖(2)以及领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衣身(1)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弹性区(4)和第二弹性区(5),所述的衣袖(2)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三弹性区(6)和第四弹性区(7),第一弹性区(4)、第二弹性区(5)、第三弹性区(6)、第四弹性区(7)之间的弹性各不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分袖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弹性区(4)与第二弹性区(5)、第三弹性区(6)、第四弹性区(7)的结构相同,第一弹性区(4)包括等间距间隔的弹性条(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七分袖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条(8)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两层弹性层(10),两弹性层(10)之间连接有拉伸层(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七分袖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层(9)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晓波徐佳佳金融毅金姿漫吕萍徐震海金锦奎王可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尔海针纺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