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头弧板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480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01:38
一种驴头弧板压模,包括上压模(1)和与上压模(1)相配合的下压模(2),所述上压模(1)整体呈条形,上压模(1)的下部中区域具有V形的压持凸部(3),上压模(1)的下表面在压持凸部(3)两侧具有相对称的两个侧压端面一(4),下压模(2)的上部在与所述压持凸部(3)相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压持凸部(3)相适配的V形凹槽(5),下压模(2)的上表面在V形凹槽(5)的两侧具有两个与所述侧压端面一(4)相适配的侧压端面二(6)。该压模能在不需要加热的条件下实现沟槽的快速加工,能确保加工出的沟槽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驴头弧板压模
技术介绍
抽油机下部和抽油杆连接,而驴头弧板如果没有沟槽,抽油机就会和驴头发生干涉,通常大部分的驴头都带有避开抽油杆的沟槽,而以往的加工工艺中沟槽是采用加热折弯的方式制成的,这不仅需要加热设备,还需要进行两次折弯才能制造出沟槽,不仅工艺难度大,而且由于冷却后变形大,很难保证沟槽具体尺寸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驴头弧板压模,该压模能在不需要加热的条件下实现沟槽的快速加工,能确保加工出的沟槽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驴头弧板压模,包括上压模和与上压模相配合的下压模,所述上压模整体呈条形,上压模的下部中区域具有V形的压持凸部,上压模的下表面在压持凸部两侧具有相对称的两个侧压端面一,下压模的上部在与所述压持凸部相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压持凸部相适配的V形凹槽,下压模的上表面在V形凹槽的两侧具有两个与所述侧压端面一相适配的侧压端面二。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压持凸部和V形凹槽相配合可以迅速地将钢板板件加工出沟槽,通过两个侧压端面一和两个侧压端面二相配合,可以保证加工出的沟槽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进一步,为了便于将上压模安装在剪板机上,以便于通过剪板机夹持住上压模向位于下压模上的钢板板件施加压力,所述上压模的上部中心区域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安装台阶,所述安装台阶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通孔。进一步,所述侧压端面一和侧压端面二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度,由于在压制完成后,钢板的板件在沟槽的两侧会发生一定量的弹性变形,-4度的角度可以综合掉这部分弹性变形,从而可以提高加工的精度,能保证驴头弧板沟槽的一次加工成型,避免了二次折弯的麻烦。进一步,为了便于与剪板机装配,所述安装台阶的断面为矩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上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下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压模,2、下压模,3、压持凸部,4、侧压端面一,5、V形凹槽,6、侧压端面二,7、安装台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驴头弧板压模,包括上压模1和与上压模1相配合的下压模2,所述上压模1整体呈条形,上压模1的下部中区域具有V形的压持凸部3,上压模1的下表面在压持凸部3两侧具有相对称的两个侧压端面一4,下压模2的上部在与所述压持凸部3相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压持凸部3相适配的V形凹槽5,下压模2的上表面在V形凹槽5的两侧具有两个与所述侧压端面一4相适配的侧压端面二6。通过压持凸部3和V形凹槽5相配合可以迅速地将钢板板件加工出沟槽,通过两个侧压端面一4和两个侧压端面二6相配合,可以保证加工出的沟槽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为了便于将上压模1安装在剪板机上,以便于通过剪板机夹持住上压模1向位于下压模2上的钢板板件施加压力,所述上压模1的上部中心区域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安装台阶7,所述安装台阶7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通孔。所述侧压端面一4和侧压端面二6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4度。由于在压制完成后,钢板的板件在沟槽的两侧会发生一定量的弹性变形,-4度的角度可以综合掉这部分弹性变形,从而可以提高加工的精度,能保证驴头弧板沟槽的一次加工成型,避免了二次折弯的麻烦。为了便于与剪板机装配,所述安装台阶7的断面为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驴头弧板压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驴头弧板压模,包括上压模(1)和与上压模(1)相配合的下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1)整体呈条形,上压模(1)的下部中区域具有V形的压持凸部(3),上压模(1)的下表面在压持凸部(3)两侧具有相对称的两个侧压端面一(4),下压模(2)的上部在与所述压持凸部(3)相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压持凸部(3)相适配的V形凹槽(5),下压模(2)的上表面在V形凹槽(5)的两侧具有两个与所述侧压端面一(4)相适配的侧压端面二(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驴头弧板压模,包括上压模(1)和与上压模(1)相配合的下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1)整体呈条形,上压模(1)的下部中区域具有V形的压持凸部(3),上压模(1)的下表面在压持凸部(3)两侧具有相对称的两个侧压端面一(4),下压模(2)的上部在与所述压持凸部(3)相应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压持凸部(3)相适配的V形凹槽(5),下压模(2)的上表面在V形凹槽(5)的两侧具有两个与所述侧压端面一(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徐生吴庆超胡波马鹏程衡芳芳梁梦华耿秀强熊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东方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