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惰性材料及其在热导元件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023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孔惰性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SiO↓[2]30~35;Zn(NO↓[3])↓[2].6H↓[2]O15~20;Mg(NO↓[3])↓[2].6H↓[2]O16~19;CaCO↓[3]6~9;Al↓[2]O↓[3]6~8;ZrOCl↓[2].8H↓[2]O3~5;H↓[3]BO↓[3]3~5;NaOH1~2;KOH1~2。经过磨细与SiO↓[2]溶液混合均匀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多孔的多孔惰性材料在热导元件上的应用,将多孔惰性材料涂在铂金丝上,保证了绝缘、耐高温,通电时铂金丝的强度,同时还分布有许多纳米小孔,提高了高低甲烷传感器的传输距离,提高了热导元件的灵敏度,传输信号距离更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元件的使用寿命。

Porous inert materials and their use in thermal conductivity devic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orous inert material, including the weight ratio of the raw material: 2 SiO: 30 ~ 35; Zn (NO: 3): 2.6H: 2 O15 ~ 20; Mg (NO: 3) down 2, down.6H 2 O16 ~ 19; CaCO: 3 6 ~ 9; Al: 2 O: 3 6 ~ 8; ZrOCl: 2.8H: 2 O3 ~ 5; H: 3 BO: 3 3 ~ 5; NaOH1 ~ 2; KOH1 ~ 2. After grinding and SiO down 2 mixed solution prepared.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pplication of porous inert porous materials in thermal conduction element, applied to the platinum porous inert material, insulation resistance and high temperature strength of the guarantee, the platinum wire is energized, and distribution of many nano holes, improve the level of methane sensor transmission distance,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thermal conduction element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distance; reduce production cost,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惰性材料及其应用,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孔惰性材料及其在测量矿井CH4浓度的热导元件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煤矿矿井中,需要对矿井中的CH4浓度进行测量,目前都是采用热导敏感 元件来检测甲垸,其原理在于甲烷和煤矿井下其他气体的导热率不同而进行检 测,由于气体的导热率数值太小不便直接测量,而是采用间接的测量方法,对 导热率的测量转变成对热导敏感元件的电阻变化的测量,此外,敏感元件的电 阻变化和被测气体中的甲垸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 量电阻元件的电阻变化来直接确定待测气体中的甲烷含量。20世纪初期就用金 属丝直接裸露制成热敏元件,这种元件仅能测高浓度甲烷,而且较难长期保持 仪器零点的稳定性。目前,都是采用铂金丝涂上氧化铝,然后用玻璃体包裹, 其中铂金丝的直径在0.02毫米左右,中部盘绕成螺旋状,两端点焊在金属引线 上,利用氧化铝耐高温不导电,对盘绕的铂金丝进行绝缘,玻璃体保证通电后 铂金丝的强度,这样元件可以测量浓度较低的甲烷含量,稳定性能保证,但是 由于包裹氧化铝和玻璃体造成反应速度较慢,敏感性较差,传输信号距离短, 达不到目前的新煤矿安全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惰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SiO↓[2]30~35Zn(NO3)↓[2].6H↓[2]O15~20Mg(NO3)↓[2].6H↓[2]O16~19CaCO↓[3]6~9Al↓[2]O↓[3]6~8ZrOCl↓[2].8H↓[2]O3~5H↓[3]BO↓[3]3~5NaOH1~2KOH1~2将配好的原料干磨半小时,湿磨1小时,在120℃烘箱烘干。放入铂蒸发皿中煅烧,在1200±100℃保温2~5小时,断电,自然冷却,生成块状;取出块状材料,干磨半小时,加水湿磨1小时,在120℃烘箱内烘干得到粉末,配比该烘干后粉末总重量3%~8%的SiO↓[2],加水配置为浓度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和于庆黄强樊荣廖德林毛小波李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