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接口转接铜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1255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接口转接铜排,包括绝缘座,所述绝缘座由底板和倾斜板组成;所述底板与倾斜板成度角,且底板与倾斜板为一体化结构;底板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接线端子A、接线端子B和接线端子C;所述接线端子A、接线端子B和接线端子C从左往右依次分布在第一连接部上,且接线端子A与接线端子B之间和接线端子B与接线端子C均设有遮挡块;所述倾斜板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本电机接口转接铜排,绝缘座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工作温度达250℃能够承受电机转动或变速箱运作产生的高温而不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连接设备
,具体是一种电机接口转接铜排
技术介绍
电机和电源之间或电机与控制器之间经常需要进行电气连接,通过铜排相互连接无需连接进线电缆,拆装和维护非常方便,但是传统的转接铜排由于处在工作及其恶劣的环境中,容易受热变形,受腐蚀,容易老化损坏,且传统的转接铜排为直板状,在狭小空间,这种直板状的转接铜排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接口转接铜排,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抗老化,为具有一定折弯角度,便于安装等特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接口转接铜排,包括绝缘座,所述绝缘座由底板和倾斜板组成;所述底板与倾斜板成度角,且底板与倾斜板为一体化结构;底板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接线端子A、接线端子B和接线端子C;所述接线端子A、接线端子B和接线端子C从左往右依次分布在第一连接部上,且接线端子A与接线端子B之间和接线端子B与接线端子C均设有遮挡块;所述倾斜板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接线端子a、接线端子b和接线端子c;所述接线端子a、接线端子b和接线端子c从上往下依次分布在第二连接部上,且接线端子a与接线端子b和接线端子b与接线端子c之间均设有遮挡板;所述接线端子A与接线端子a之间、接线端子B与接线端子b之间和接线端子C与接线端子c之间均电性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部两侧与倾斜板顶部两侧均设有安装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座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接线端子A、接线端子B、接线端子C、接线端子a、接线端子b和接线端子c均为铜片上开设的螺纹孔,且在绝缘座底部对应各个螺纹孔的位置均设有螺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母的表面覆盖有绝缘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倾斜板、遮挡块和遮挡板为注塑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机接口转接铜排,绝缘座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工作温度达250℃能够承受电机转动或变速箱运作产生的高温而不变形,耐腐蚀性能够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电绝缘性避免各个端子之间短路,产生安全隐患,良好的抗老化耐力,挺高其使用寿命;传统的转接铜排为直板状,在狭小空间,这种直板状的转接铜排无法安装,必须折叠一定的角度才能安全有效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绝缘座;11-底板;12-倾斜板;111-第一连接部;1111-接线端子A;1112-接线端子B;1113-接线端子C;2-遮挡块;121-第二连接部;1211-接线端子a;1212-接线端子b;1213-接线端子c;3-遮挡板;4-安装孔;5-螺母;51-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电机接口转接铜排,包括绝缘座1,绝缘座1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工作温度达250℃能够承受电机转动或变速箱运作产生的高温而不变形,耐腐蚀性能够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电绝缘性避免各个端子之间短路,产生安全隐患,良好的抗老化耐力,挺高其使用寿命;绝缘座1由底板11和倾斜板12组成;底板11与倾斜板12成145度角,传统的转接铜排为直板状,在狭小空间,这种直板状的转接铜排无法安装,必须折叠一定的角度才能安全有效安装,且底板11与倾斜板12为一体化结构;底板11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111,第一连接部111包括接线端子A1111、接线端子B1112和接线端子C1113;接线端子A1111、接线端子B1112和接线端子C1113从左往右依次分布在第一连接部111上,且接线端子A1111与接线端子B1112之间和接线端子B1112与接线端子C1113均设有遮挡块2;倾斜板12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1包括接线端子a1211、接线端子b1212和接线端子c1213;接线端子a1211、接线端子b1212和接线端子c1213从上往下依次分布在第二连接部121上,且接线端子a1211与接线端子b1212和接线端子b1212与接线端子c1213之间均设有遮挡板3,遮挡块2与遮挡板3的作用均为避免相邻两个端子之间短路的作用,底板11、倾斜板12、遮挡块2和遮挡板3为注塑一体成型,表面为光洁,无飞边,吸塘,变形等缺陷;接线端子A1111与接线端子a1211之间、接线端子B1112与接线端子b1212之间和接线端子C1113与接线端子c1213之间均电性连接,接线端子A1111、接线端子B1112、接线端子C1113、接线端子a1211、接线端子b1212和接线端子c1213均为铜片上开设的螺纹孔,且在绝缘座1底部对应各个螺纹孔的位置均设有螺母5,接线时,只需将相应的电线通过螺栓紧固在端子上即可,螺母6的表面覆盖有绝缘层51,一方面防止电流通过螺母6漏电,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螺母6从绝缘座1上脱落;底板11的底部两侧与倾斜板12顶部两侧均设有安装孔4,通过螺丝穿过安装孔4能够将转接铜排紧固的固定在待安装的位置。综上所述:绝缘座1采用聚四氟乙烯制成,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工作温度达250℃能够承受电机转动或变速箱运作产生的高温而不变形,耐腐蚀性能够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电绝缘性避免各个端子之间短路,产生安全隐患,良好的抗老化耐力,挺高其使用寿命;传统的转接铜排为直板状,在狭小空间,这种直板状的转接铜排无法安装,必须折叠一定的角度才能安全有效安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接口转接铜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接口转接铜排,包括绝缘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1)由底板(11)和倾斜板(12)组成;所述底板(11)与倾斜板(12)成145度角,且底板(11)与倾斜板(12)为一体化结构;底板(11)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111),第一连接部(111)包括接线端子A(1111)、接线端子B(1112)和接线端子C(1113);所述接线端子A(1111)、接线端子B(1112)和接线端子C(1113)从左往右依次分布在第一连接部(111)上,且接线端子A(1111)与接线端子B(1112)之间和接线端子B(1112)与接线端子C(1113)均设有遮挡块(2);所述倾斜板(12)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1);所述第二连接部(121)包括接线端子a(1211)、接线端子b(1212)和接线端子c(1213);所述接线端子a(1211)、接线端子b(1212)和接线端子c(1213)从上往下依次分布在第二连接部(121)上,且接线端子a(1211)与接线端子b(1212)和接线端子b(1212)与接线端子c(1213)之间均设有遮挡板(3);所述接线端子A(1111)与接线端子a(1211)之间、接线端子B(1112)与接线端子b(1212)之间和接线端子C(1113)与接线端子c(1213)之间均电性连接;所述底板(11)的底部两侧与倾斜板(12)顶部两侧均设有安装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接口转接铜排,包括绝缘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1)由底板(11)和倾斜板(12)组成;所述底板(11)与倾斜板(12)成145度角,且底板(11)与倾斜板(12)为一体化结构;底板(11)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111),第一连接部(111)包括接线端子A(1111)、接线端子B(1112)和接线端子C(1113);所述接线端子A(1111)、接线端子B(1112)和接线端子C(1113)从左往右依次分布在第一连接部(111)上,且接线端子A(1111)与接线端子B(1112)之间和接线端子B(1112)与接线端子C(1113)均设有遮挡块(2);所述倾斜板(12)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1);所述第二连接部(121)包括接线端子a(1211)、接线端子b(1212)和接线端子c(1213);所述接线端子a(1211)、接线端子b(1212)和接线端子c(1213)从上往下依次分布在第二连接部(121)上,且接线端子a(1211)与接线端子b(1212)和接线端子b(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兵庄千乐孙建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力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