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下分离全反式替普瑞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0992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低温下分离全反式替普瑞酮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在低链液态烷烃中加入醚类有机溶剂,充分搅拌均匀,配置成稀释剂;向有夹套的容器中加入配制好的稀释剂,然后加入替普瑞酮混合体,开启搅拌,向夹套中通入循环热水,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将容器夹套内的循环热水排出,然后通入冷媒,搅拌结晶得到替普瑞酮晶体;将替普瑞酮晶体放入真空抽滤装置中,真空抽滤;将上层滤饼取出,在常温下溶解,得到全反式替普瑞酮。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反式替普瑞酮的分离问题,且分离温度可控,分离后得到的全反式替普瑞酮含量高,杂质含量少。过程中溶剂量小,溶剂可回收、套用,无三废产生,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合成及制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下分离全反式替普瑞酮的方法
技术介绍
替普瑞酮作为新型胃粘膜保护剂,对于急、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现阶段医药工业所使用的均是顺反异构体(顺式:反式=2:3),而多种资料表明,其中只有反式替普瑞酮才是主要起药效的成分,而顺式、反式很难通过高温精馏的方式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温下分离全反式替普瑞酮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下分离全反式替普瑞酮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稀释剂的配制:在低链液态烷烃中加入醚类有机溶剂,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100,充分搅拌均匀,配置成稀释剂;(2)向有夹套的容器中加入配制好的稀释剂,然后加入替普瑞酮混合体,稀释剂和替普瑞酮的混合体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0~150,开启搅拌,向夹套中通入循环热水,控制容器中温度为0℃~60℃,充分搅拌1~3小时,控制搅拌速度为60~180r/min,使其充分混合;(3)将容器夹套内的循环热水排出,然后通入冷媒,控制冷媒温度,溶液温度降至-10℃~-30℃,控制搅拌速度为10~50r/min,保温1~5小时;之后继续降温,将溶液温度降至-35℃~-100℃,结晶2~8小时,得到替普瑞酮晶体;(4)准备好带夹套的真空抽滤装置,向夹套中通入-10℃~-100℃的冷媒,打开抽真空装置,将替普瑞酮晶体放入真空抽滤装置中,在真空度为-0.09Mpa下,真空抽滤4~8小时;(5)将上层滤饼取出,在常温下溶解,得到全反式替普瑞酮。所述冷媒为液氮。向容器内通入冷媒降温的过程维持在1~5小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专利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反式替普瑞酮的分离问题,且分离温度可控,分离后得到的全反式替普瑞酮含量高,杂质含量少。过程中溶剂量小,溶剂可回收、套用,无三废产生,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低温下分离全反式替普瑞酮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稀释剂的配制:在低链液态烷烃中加入四氢呋喃,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充分搅拌均匀,配置成稀释剂;(2)向有夹套的容器中加入配制好的稀释剂,然后加入替普瑞酮混合体,稀释剂和替普瑞酮的混合体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0,开启搅拌,向夹套中通入循环热水,控制容器中温度为0℃,充分搅拌1小时,控制搅拌速度为60r/min,使其充分混合;(3)将容器夹套内的循环热水排出,然后通入冷媒,控制冷媒温度,溶液温度降至-10℃,控制搅拌速度为10r/min,保温1小时;之后继续降温,将溶液温度降至-35℃,结晶2小时,得到替普瑞酮晶体;(4)准备好带夹套的真空抽滤装置,向夹套中通入-10℃的冷媒,打开抽真空装置,将替普瑞酮晶体放入真空抽滤装置中,在真空度为-0.09Mpa下,真空抽滤4小时;(5)将上层滤饼取出,在常温下溶解,得到全反式替普瑞酮。所述冷媒为液氮。向容器内通入冷媒降温的过程维持在1小时。实施例2:一种低温下分离全反式替普瑞酮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稀释剂的配制:在低链液态烷烃中加入四氢呋喃,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00,充分搅拌均匀,配置成稀释剂;(2)向有夹套的容器中加入配制好的稀释剂,然后加入替普瑞酮混合体,稀释剂和替普瑞酮的混合体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50,开启搅拌,向夹套中通入循环热水,控制容器中温度为60℃,充分搅拌3小时,控制搅拌速度为180r/min,使其充分混合;(3)将容器夹套内的循环热水排出,然后通入冷媒,控制冷媒温度,溶液温度降至-30℃,控制搅拌速度为50r/min,保温5小时;之后继续降温,将溶液温度降至-100℃,结晶8小时,得到替普瑞酮晶体;(4)准备好带夹套的真空抽滤装置,向夹套中通入-100℃的冷媒,打开抽真空装置,将替普瑞酮晶体放入真空抽滤装置中,在真空度为-0.09Mpa下,真空抽滤8小时;(5)将上层滤饼取出,在常温下溶解,得到全反式替普瑞酮。所述冷媒为液氮。向容器内通入冷媒降温的过程维持在5小时。实施例3:一种低温下分离全反式替普瑞酮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稀释剂的配制:在低链液态烷烃中加入乙丙醚,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为100:50,充分搅拌均匀,配置成稀释剂;(2)向有夹套的容器中加入配制好的稀释剂,然后加入替普瑞酮混合体,稀释剂和替普瑞酮的混合体的质量份数比为100:80,开启搅拌,向夹套中通入循环热水,控制容器中温度为30℃,充分搅拌2小时,控制搅拌速度为120r/min,使其充分混合;(3)将容器夹套内的循环热水排出,然后通入冷媒,控制冷媒温度,溶液温度降至-25℃,控制搅拌速度为30r/min,保温3小时;之后继续降温,将溶液温度降至-50℃,结晶5小时,得到替普瑞酮晶体;(4)准备好带夹套的真空抽滤装置,向夹套中通入-50℃的冷媒,打开抽真空装置,将替普瑞酮晶体放入真空抽滤装置中,在真空度为-0.09Mpa下,真空抽滤6小时;(5)将上层滤饼取出,在常温下溶解,得到全反式替普瑞酮。所述冷媒为液氮。向容器内通入冷媒降温的过程维持在3小时。本专利技术专利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反式替普瑞酮的分离问题,且分离温度可控,分离后得到的全反式替普瑞酮含量高,杂质含量少。过程中溶剂量小,溶剂可回收、套用,无三废产生,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上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下分离全反式替普瑞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稀释剂的配制:在低链液态烷烃中加入醚类有机溶剂,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100,充分搅拌均匀,配置成稀释剂;(2)向有夹套的容器中加入配制好的稀释剂,然后加入替普瑞酮混合体,稀释剂和替普瑞酮的混合体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0~150,开启搅拌,向夹套中通入循环热水,控制容器中温度为0℃~60℃,充分搅拌1~3小时,控制搅拌速度为60~180r/min,使其充分混合;(3)将容器夹套内的循环热水排出,然后通入冷媒,控制冷媒温度,溶液温度降至‑10℃~‑30℃,控制搅拌速度为10~50r/min,保温1~5小时;之后继续降温,将溶液温度降至‑35℃~‑100℃,结晶2~8小时,得到替普瑞酮晶体;(4)准备好带夹套的真空抽滤装置,向夹套中通入‑10℃~‑100℃的冷媒,打开抽真空装置,将替普瑞酮晶体放入真空抽滤装置中,在真空度为‑0.09Mpa下,真空抽滤4~8小时;(5)将上层滤饼取出,在常温下溶解,得到全反式替普瑞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下分离全反式替普瑞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稀释剂的配制:在低链液态烷烃中加入醚类有机溶剂,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100,充分搅拌均匀,配置成稀释剂;(2)向有夹套的容器中加入配制好的稀释剂,然后加入替普瑞酮混合体,稀释剂和替普瑞酮的混合体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0~150,开启搅拌,向夹套中通入循环热水,控制容器中温度为0℃~60℃,充分搅拌1~3小时,控制搅拌速度为60~180r/min,使其充分混合;(3)将容器夹套内的循环热水排出,然后通入冷媒,控制冷媒温度,溶液温度降至-10℃~-30℃,控制搅拌速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勇雄张玮杨慧敏王玉龙刘鹏刘宝峰杜躺雄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安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