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瓷绝缘子的特种裹釉砂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17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瓷绝缘子的特种裹釉砂工艺,包括下述工艺步骤:(1)制砂,包括配制原浆,并将原浆经压滤除水后所得的泥饼通过设于练泥机出口处的规则网孔处挤成细状泥条,再对细状泥条进行烘干、压碎、过筛、高温烧制,最后通过专用筛网筛选出所需粒度的砂粒;(2)裹釉,包括在砂粒表面先均匀地裹上一层粘结剂后再裹上一层釉,然后埋入已施釉完毕的瓷杆体胶装部位的表面釉层中,并使得裹有釉的砂粒部分凸出瓷杆体的表面釉层;(3)烧结,包括对瓷杆体进行高温烧结,经高温玻化后使釉、砂粒与瓷杆体内的瓷坯体结合为一体,在瓷杆体的胶装表面形成不易脱落的凸状颗粒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瓷杆体胶装部位的胶装强度和机械保证值。

Special coating glaze process for high strength porcelain insul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ecial glaze coated sand technology for high strength porcelain insulato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and, including the preparation of puree, puree and filter water removal after the mud cake rules through the net hole mud machine in practice at the outlet pushed into fine mud, then the fine mud for drying, crushing, sieving, high-temperature firing, finally through the special screen the required size of sand; (2) in glaze, including the first evenly coated adhesive on the sand surface and then wrapped in a layer of glaze, and then buried surface glaze layer has cast porcelain rod body after the loading parts of the enamel adhesive, and the surface covered sand part protruding glaze porcelain rod body glaze layer; (3) sintering, including porcelain rod for high temperature sintering, high temperature after the vitrified ceramic body, glaze porcelain sand and rod body is integrated in Porcelain rod assembly is form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nvex particles is not easy to fall off. The invention can greatly increase the adhesive strength and the mechanical guarantee value of the glue part of the porcelain rod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髙强度瓷绝缘子的特种裹釉砂工艺。技术背景目前为提髙和稳定髙强度瓷绝缘子上瓷杆体的胶装强度, 一般厂家采用 制砂所得砂粒粘上少许釉水后直接粘或喷在瓷杆体的表面,并与瓷杆体表面 原先的釉层烧结固定,产生出位于该釉层外的一层凹凸不平的砂层,再由该 砂层同金属附件胶装结合;故在一定程度上提髙了瓷杆体胶装界面的结合 力。但由于这种方法中,砂层内的砂粒往往只是部分埋入瓷杆体的表面釉层 中,同釉层间的粘附力和结合力差,故瓷杆体胶装部位经常出现堆砂、缺(掉) 砂及砂层起壳等情况,导致瓷杆体上胶装界面缺少有效的粘附层而与金属附 件的胶结可靠性大大降低,无法避免金属附件松动现象的出现,因此也就没 能真正的提高瓷绝缘子的胶装强度,产品合格率较低,机械可靠性差。为确 保瓷绝缘子质量的稳定性,必须彻底消除原有上砂工艺存在的缺陷,进一步 提升产品机械可靠性。另外,瓷绝缘子产品对机械强度有保证值要求(机械平均强度值—3倍 的标准偏差^机械强度额定值),而瓷杆体机械强度的理论设计值通常建立 在现有瓷材料安全机械应力水平的基础上计算得出,要获得较髙机械强度 时,唯有依赖增加截面和提高瓷材料的安全机械应力水平(即提高瓷材料的 强度利用率)来保证。但是一味地依靠增加截面尺寸,造成制造成本较高, 降低了产品竞争能力,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瓷材料安全机械应力水平的提 髙只有提高瓷材料强度利用率,即降低瓷材料强度分散性以获得可靠的机械 保证值。而提髙瓷材料强度利用率、降低瓷材料强度分散性措施中,采用提 髙瓷杆体胶装部位的胶装强度,来确保胶装界面胶结可靠性是一条切实可行 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髙强度瓷绝缘子的特种裹釉砂工艺,适应在支 柱类、套管类、悬式类髙强度瓷绝缘子的瓷杆体胶装部位加工中全面应用, 能够有效防止加工后的瓷杆体胶装部位出现堆砂、缺(掉)砂及砂层起壳缺 陷,大大提髙瓷杆体胶装部位的胶装强度和机械保证值,并进一步确保瓷杆体与金属附件胶装的机械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髙强度瓷绝缘子的特种裹釉砂工艺,包括下 述三个工艺步骤(1) 制砂,包括配制原浆,并将原浆经压滤除水后所得的泥饼通过设 于练泥机出口处的规则网孔处挤成细状泥条,再对细状泥条进行烘干、压碎、 过筛、髙温烧制,最后通过专用筛网筛选出所需粒度的砂粒;(2) 裹釉,包括在砂粒表面先均匀地裹上一层粘结剂后再裹上一层釉, 然后埋入已施釉完毕的瓷杆体胶装部位的表面釉层中,并使得裹有釉的砂粒 部分凸出瓷杆体的表面釉层;(3) 烧结,包括对瓷杆体进行髙温烧结,经髙温玻化后使釉、砂粒与 瓷杆体内的瓷坯体结合为一体,在瓷杆体的胶装表面形成不易脱落的凸状颗 粒物。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的原浆可以采用常规的制砂料方配制而成,当 然我们优先采用一种专用特种瓷砂料方来配制,该专用特种瓷砂料方中的组 分及它们的重量百分比如下长石10% 15%、石英10% 15%、粘土 45% 50%、砜土 20% 25%、滑石5% 10%,余量为水。采用该专用特 种瓷砂料方配制所得原浆最后生产出来的砂粒在室温-650C下的热膨胀系 数介于瓷坯体与釉之间,因此当瓷坯体、砂粒和釉烧结为一体后,釉会对瓷 坯体和砂粒产生压缩应力,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瓷杆体胶装部位的机械强 度和机械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砂粒粒度的均匀性,所述步骤(1)中砂 粒经筛选后控制粒度在1.6mm以上的占7% 12%,粒度在0.8mm 1.6mm 的占75 85%,粒度在0.8mm以下的约占6 14%。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砂粒与釉烧结的牢固性,故在步骤(2) 中预先在砂粒表面裹一层粘结剂,然后再裹釉,并且将釉层厚度进一步控制 在0.2~0.3mm。所述粘结剂具体由甲基纤维素与水按L3 2.3: 98 107的 重量比配制而成,而裹在砂粒表面的釉与瓷杆体表面所用釉的料方一致,该 釉的料方可以采用任意常规技术所用料方,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限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1)中的髙温烧制温度范围与步骤(3)中的玻化温 度范围均在1230'C 1300"C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这种髙强度瓷绝缘子的特种裹釉砂工艺可以在支柱类、套 管类、悬式类髙强度瓷绝缘子的瓷杆体胶装部位加工中全面运用。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 本专利技术高强度瓷绝缘子的特种裹釉砂工艺,通过在砂粒表面预先裹 上一层粘结剂再包裹釉进而与瓷杆体胶装部位表面釉层进行烧结的方式使 得砂粒被完全包裹并烧结在釉内,与现有上砂工艺中砂粒被部分埋入瓷杆体 表面釉层内的情况相比,大大提髙了砂粒与瓷杆体表面釉层的粘附力和结合 力,使两者结合的更加可靠,砂粒的性能也更加稳定。因此由本专利技术工艺加 工过的瓷杆体胶装部位不会出现堆砂、缺(掉)砂及砂层起壳,大大提高了 瓷杆体胶装部位的胶装强度,保证了瓷杆体上胶装界面与金属附件的胶结可 靠性,有效避免了金属附件松动现象的出现,大大增强了瓷杆体与金属附件 胶装的机械可靠性。2. 本专利技术髙强度瓷绝缘子的特种裹釉砂工艺,由于采用专用特种瓷砂 料方配制所得原浆生产出来的砂粒在室温-650'C下的热膨胀系数介于瓷坯 体与釉之间,因此当瓷坯体、砂粒和釉烧结为一体后,釉会对瓷坯体和砂粒 产生压缩应力,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瓷杆体胶装部位的机械强度和机械稳 定性。据试验,可间接地使瓷绝缘子整体机械强度提髙约20%,有助于减小 胶装比(瓷杆体胶装部位髙度与直径之比),从而起到进一步减少金属附件 及相应胶装杆体耗材量,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 一种髙强度瓷绝缘子的特种裹釉砂工艺,包括下述三个工艺 步骤(1) 制砂,包括采用专用特种瓷砂料方来配制原浆,并将原浆经压滤 除水后所得的泥饼通过设于练泥机出口处的规则网孔处挤成细状泥条,再对 细状泥条进行烘干、压碎、过筛、髙温烧制,最后通过专用筛网筛选出所需 粒度的砂粒;(2) 裹釉,包括在砂粒表面先均匀地裹上一层粘结剂后再裹上一层釉, 然后埋入已施釉完毕的瓷杆体胶装部位的表面釉层中,并使得裹有釉的砂粒 部分凸出瓷杆体的表面釉层;(3) 烧结,包括对瓷杆体进行髙温烧结,经髙温玻化后使釉、砂粒与瓷杆体内的瓷坯体结合为一体,在瓷杆体的胶装表面形成不易脱落的凸状颗 粒物。本实施例的步骤(1)中专用特种瓷砂料方中的组分及它们的重量百分 比如下长石10%、石英10%、粘土 45°/。、砜土 20%、滑石5%,余量为 水。本实施例的步骤(1)中砂粒经筛选后控制粒度在1.6mm以上的占7%, 粒度在0.8mm 1.6mm的占75%,粒度在0.8mm以下的约占6%。本实施例的步骤(2)中粘结剂具体由甲基纤维素与水按1.3: 98的重 量比配制而成,而砂粒表面裹上的釉层厚度控制在0.2mm。本实施例的步骤(1)中的髙温烧制温度范围与步骤(3)中的玻化温度 范围均选择1230'C 。实施例2: —种髙强度瓷绝缘子的特种裹釉砂工艺,包括下述三个工艺 步骤(1) 制砂,包括采用专用特种瓷砂料方来配制原浆,并将原浆经压滤 除水后所得的泥饼通过设于练泥机出口处的规则网孔处挤成细状泥条,再对 细状泥条进行烘干、压碎、过筛、高温烧制,最后通过专用筛网筛选出所需 粒度的砂粒;(2) 裹釉,包括在砂粒表面先均匀地裹上一层粘结剂后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瓷绝缘子的特种裹釉砂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三个工艺步骤: (1)制砂,包括配制原浆,并将原浆经压滤除水后所得的泥饼通过设于练泥机出口处的规则网孔处挤成细状泥条,再对细状泥条进行烘干、压碎、过筛、高温烧制,最后通过专用筛网筛选出所需粒度的砂粒; (2)裹釉,包括在砂粒表面先均匀地裹上一层粘结剂后再裹上一层釉,然后埋入已施釉完毕的瓷杆体胶装部位的表面釉层中,并使得裹有釉的砂粒部分凸出瓷杆体的表面釉层; (3)烧结,包括对瓷杆体进行高温烧结,经高温玻化后使釉、砂粒与瓷杆体内的瓷坯体结合为一体,在瓷杆体的胶装表面形成不易脱落的凸状颗粒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云峰金中华周永新陆建平沈剑强黄红崔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电瓷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