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9720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4 01:49
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属于农田水利工程技术领域,放水口由内管和外管套叠构成,内管短于外管;内管头部端面设有盖板,盖板上端设有前后推拉耳,内管通过密封装置与外管之间形成密封滑动连接,密封装置由外管基座、内管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内的密封橡胶圈构成;内管的头部管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孔,外管的一头伸入农渠中,另一头伸入农田中,外管的外壁与田埂形成密封连接。可以通过拉出内管的长度大小来调控渠道放水量多少。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工作原理清晰,不仅可工厂化生产、施工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而且还密封性好、减少灌溉水量的漏失、提高了田间水的利用率,达到农业节水增效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田水利工程
,涉及一种应用于农村水利工程,主要安装在农渠上的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
技术介绍
目前农田中的放水口一般采用混凝土管,不需要灌水时用混凝土闸板盖住管口或者用布袋、蛇皮袋装土堵塞管道实现断流。混凝土管与闸门施工难度大,实际应用中管理操作麻烦;另外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混凝土闸板易产生破损、裂缝和丢失,导致闭合不严从而引起放水口漏水、跑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这种漏、跑水量要远比渠道防渗节水量大得多。此外,传统放水口流量固定,无法调节,不能针对不同田间需水量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农田放水口设施存在漏水、使用不便、容易破损、流量不能调节等不足,提出一种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放水口密闭性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可实现流量的调节,降低灌溉水量的损失,提高田间水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包括放水口安装所需的农渠、田埂和农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口由内管和外管套叠构成,内管短于外管;所述内管头部端面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前后推拉耳,所述内管通过密封装置与所述外管之间形成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装置由外管基座、内管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内的密封橡胶圈构成;所述外管基座设置在所述外管头部的内壁上,所述内管基座设置在所述内管尾部的外圆表面上,所述外管基座内设有密封橡胶圈;所述内管基座内也设有密封橡胶圈,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外管的一头伸入农渠中,另一头伸入农田中,所述外管的外壁与所述田埂形成密封连接。所述进水孔设置在靠近内管的头部,进水孔设外侧进水孔和内侧进水孔两组,外侧进水孔和内侧进水孔均为2个,外侧进水孔的孔径大于内侧进水孔的孔径。所述内管和外管由UPVC或UPVC-m制成,内管的管径略小于外管的管径,内管通过密封圈与外管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外管基座与内管基座的截面呈梯形状,内管基座与外管基座的中部设有半圆型凹槽。所述密封圈为O型橡胶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工作原理清晰,对农田区域进行规划布置时,在农渠上每块田均设置一个放水口,将农渠水引至田间,放水管理人员只需站在机耕路上即可通过带钩的杆钩入推拉耳洞来推拉内管道,操作简便;放入农田的水量大小可以由拉出内管的长度多少来调控,当不需要灌溉时,将内管全部推进外管中,实现断流;新型农渠放水口具有以下优点:(1)工厂化生产,成本低,质量稳定可靠;(2)施工安装方便快捷;(3)密闭性好,不漏水,节约水资源;(4)使用简便可靠;(5)放水流量大小可调节,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用水需求。可以保证作物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灌溉水分损失、提高田间水利用率,达到农业节水增效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位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盖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田间布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田间规划示意图。图中:外管1、内管2、密封装置3、内管基座3-1、外管基座3-2、密封圈3-3、内侧进水孔4、外侧进水孔5、盖板6、推拉耳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包括放水口安装所需的农渠、田埂和农田;放水口由内管2和外管1连接构成;内管2头部端面设有盖板6,盖板6上设有推拉耳7,内管2通过密封装置3与外管1之间形成密封滑动连接,密封装置3由内管基座3-1、外管基座3-2以及设置在基座内的密封圈3-3构成;内管基座3-1设置在内管2尾部的外圆表面,外管基座3-2设置在外管1头部的内壁上,内管基座3-1内设有密封圈3-3;外管基座3-2内也设有密封圈3-3,内管2的管壁上设有多个放水孔,外管1的一头伸入农渠中,另一头伸入农田中,外管1的外壁与所述田埂形成密封连接。如图1-6所示,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进水孔设置在靠近内管2的头部,进水孔设外侧进水孔5和内侧进水孔4两组,外侧进水孔5和内侧进水孔4均为2个,外侧进水孔5的孔径大于内侧进水孔4的孔径;内管2和外管1由UPVC或UPVC-m制成,内管2的管径略小于外管1的管径,内管2通过密封圈与外管1形成滑动连接;内管基座3-1与外管基座3-2的截面呈梯形状,外管基座3-2与内管基座3-1的中部设有半圆型凹槽;密封圈3-3为O型橡胶圈。如图1所示,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设计原理如下:不同作物对灌溉水量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对于水稻而言,其泡田期需要的水量多且集中,因此需要放水口有较大的流量,否则满足不了水稻的生长需求。而其它生育期需水较少,如果灌溉量过大反而会影响其生长,导致减产。因此,必须对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设计不同的灌溉流量。本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设计两组共四个放水孔,外侧两个放水孔主要用于作物生育期灌溉,其孔径由旱作物设计灌水率来确定;而内侧两个放水孔的孔径在外侧两个放水孔过水能力基础上,根据水稻泡田期泡田定额计算得到,由此实现了水稻泡田期和作物生育期两种不同的流量。如图5所示,新型农渠放水口由内外两根管子构成,内管管径比外管略小些,使得内管可以套进外管里并自由滑动;内管长度也短于外管。内外管之间通过橡胶圈接触,在实现内管推拉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不会产生漏水,内管露在外面的一端由盖板封住,水流只能由进水孔进入,进水孔在内管上,分为外侧两个大孔和内侧两个小孔,可通过内管拉出长度的不同调控流量的不同。外管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其一端伸入农渠中5-10cm,另一端伸入农田,将农渠水引至田间;在内管外侧的盖板上固定一个推拉耳,放水管理人员只需站在机耕路上即可通过带钩的杆钩入推拉耳孔洞来推拉内管道,实现渠道放水入田。内外管由UPVC或UPVC-m制成,具有糙率小、抗腐蚀能力强、易于连接、价格低廉、质地坚硬等优点。如图1所示,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的操作方式如下:对农田区域进行规划布置时,在农渠上每块田都要设置一个放水口,将农渠水引至田间。放水管理人员只需站在机耕路上即可通过带钩的杆钩入推拉耳孔洞来推拉内管道。当旱作物需要灌溉时,将内管拉出一小段,露出外侧进水孔引水灌溉;在水稻泡田期,将内管全部拉出,由外侧进水孔与内侧进水孔同时引水;当不需要灌溉放水时,将内管全部推进外管中,实现断流。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当需要灌溉流量比较大时,内管多拉出一些;当需要灌溉流量比较小时,内管少拉出一些;当管口距水面距离H比较小时,内管拉出来多一点;当管口距水面H比较大时,内管拉出来少一点,即可通过推拉出内管的长度实现放水量调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工作原理清晰,不仅可工厂化生产、施工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而且还密封性好、减少灌溉水量的漏失、提高了田间水的利用率,达到农业节水增效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

【技术保护点】
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包括放水口安装所需的农渠、田埂和农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口由内管(2)和外管(1)连接构成;所述内管(2)头部端面设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上设有推拉耳(7),所述内管(2)通过密封装置(3)与所述外管(1)之间形成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装置(3)由内管基座(3‑1)、外管基座(3‑2)以及设置在基座内的密封圈(3‑3)构成;所述内管基座(3‑1)设置在所述内管(2)尾部的外圆表面,所述外管基座(3‑2)设置在所述外管(1)头部的内壁上,所述内管基座(3‑1)内设有密封圈(3‑3);所述外管基座(3‑2)内也设有密封圈(3‑3),所述内管(2)的管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外管(1)的一头伸入农渠中,另一头伸入农田中,所述外管(1)的外壁与所述田埂形成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农渠灌溉放水口,包括放水口安装所需的农渠、田埂和农田;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口由内管(2)和外管(1)连接构成;所述内管(2)头部端面设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上设有推拉耳(7),所述内管(2)通过密封装置(3)与所述外管(1)之间形成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装置(3)由内管基座(3-1)、外管基座(3-2)以及设置在基座内的密封圈(3-3)构成;所述内管基座(3-1)设置在所述内管(2)尾部的外圆表面,所述外管基座(3-2)设置在所述外管(1)头部的内壁上,所述内管基座(3-1)内设有密封圈(3-3);所述外管基座(3-2)内也设有密封圈(3-3),所述内管(2)的管壁上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外管(1)的一头伸入农渠中,另一头伸入农田中,所述外管(1)的外壁与所述田埂形成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平季星桐沈德林葛浩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