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慧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渔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7374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渔轮,包括线轮、机壳、把手、刹车开关和螺帽;所述把手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在线轮上,线轮和机壳通过螺纹与螺帽的配合固定连接;所述机壳内壁上安装有刹车开关,所述刹车开关包括金属片、第二螺丝和弹簧,所述金属片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且延伸至机壳外部,所述金属片上连接有弹簧,机壳内壁上设置有挂扣,弹簧另一端连接在挂扣上。该新型渔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调节刹车开关的位置即可实现放线或收线的目的,使用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体积较小,重量较小,抛投距离长,而且抛投的技术要求低,操作难度小;另外,该新型渔轮还具有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渔具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渔轮。
技术介绍
渔轮,又称放线器,卷线器,古称钓车,是抛竿钓鱼必备钓具之一。渔轮在钓组中的作用很大,渔轮使抛竿钓组具有钓力大,抛投距离远,抛投速度快,使用方便的优点;而且使鱼线不易缠绕;还可以有效避免抛投晃动。现有的渔轮种类繁多,例如纺车型渔轮,是抛竿钓爱好者使用最多的一种渔轮,其优点是轻巧灵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操作使用不当时,容易出现炸线现象;鼓型渔线轮,简称鼓型轮,它的结构简单,轮体轻便耐用,收线力量大,即使中大鱼,钓者也可轻易地控制把握,应对自如,但是体积较大,重量较大,抛投距离较短,而且抛投的技术要求高,抛投时需用左手压住鱼线,右手抓住渔线轮的上方,操作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渔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渔轮,包括线轮、机壳、把手、刹车开关和螺帽;所述把手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在线轮上,线轮上设置有凹槽,线轮侧面设置有卷线槽,线轮上设置有转轴,转轴设置有空腔;所述机壳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机壳内壁上安装有转轴配合的固定柱,固定柱上端设置有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渔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轮(1)、机壳(2)、把手(3)、刹车开关(12)和螺帽(18);所述把手(3)通过第一螺丝(4)固定连接在线轮(1)上,线轮(1)上设置有凹槽(20),线轮(1)侧面设置有卷线槽(6),线轮(1)上设置有转轴(7),转轴(7)设置有空腔;所述机壳(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1)和第四通孔(19),机壳(2)内壁上安装有转轴(7)配合的固定柱(13),固定柱(13)上端设置有螺纹(17),固定柱(13)穿过转轴(7)的空腔,并延伸至凹槽(20)内,固定柱(13)一端连接有与螺纹(17)配合的螺帽(18),线轮(1)和机壳(2)通过螺纹(17)与螺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渔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轮(1)、机壳(2)、把手(3)、刹车开关(12)和螺帽(18);所述把手(3)通过第一螺丝(4)固定连接在线轮(1)上,线轮(1)上设置有凹槽(20),线轮(1)侧面设置有卷线槽(6),线轮(1)上设置有转轴(7),转轴(7)设置有空腔;所述机壳(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11)和第四通孔(19),机壳(2)内壁上安装有转轴(7)配合的固定柱(13),固定柱(13)上端设置有螺纹(17),固定柱(13)穿过转轴(7)的空腔,并延伸至凹槽(20)内,固定柱(13)一端连接有与螺纹(17)配合的螺帽(18),线轮(1)和机壳(2)通过螺纹(17)与螺帽(18)的配合固定连接;所述机壳(2)内壁上安装有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
申请(专利权)人:杨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