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应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6686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16:08
一种水体应急处理装置,包括分别依次竖直安装于沿地下水体流动方向排布的竖井中的曝气管道、下菌管道、抽水管道、注水管道,以及地上MBR膜处理池,所述曝气管道顶端固连有设于地面的风机,底端固连有曝气喷头,所述下菌管道顶端固连有设于地面的一号抽水泵,所述一号抽水泵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有无毒好氧菌池;所述抽水管道顶端连有设于地面的二号抽水泵,在地面上沿水流方向所述二号抽水泵、地上MBR膜处理池、三号抽水泵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所述三号抽水泵输出端连有所述注水管道的顶端,所述地上MBR膜处理池内分布有厌氧菌。采用地下操作与地上操作相结合、好氧菌与厌氧菌相结合的方式,阻止受污染的地下水向周围迁移,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态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水体应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污染情况也随之而来,部分靠近工厂地区的岩溶地下水污染已呈现出日趋严重的趋势,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岩溶地下河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和战略资源,开展岩溶地下河水体应急处理技术开发,对支撑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现急需一种水体应急处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得一旦出现水体污染能及时采取有效手段阻止污染的扩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体应急处理装置,采用地下操作与地上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水泵将受污染的地下水从蓄水层抽出来,然后在地面进行处理净化,使溶于水中的污染物得以去除,采用地下操作与地上操作相结合、好氧菌与厌氧菌相结合的方式,阻止受污染的地下水向周围迁移,减少污染物的扩散。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体应急处理装置,包括分别依次竖直安装于沿地下水体流动方向排布的竖井中的曝气管道、下菌管道、抽水管道、注水管道,以及地上MBR膜处理池;所述曝气管道顶端固连有设于地面的风机,底端固连有曝气喷头,所述风机另一端安装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下菌管道顶端固连有设于地面的一号抽水泵,所述一号抽水泵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有无毒好氧菌池;所述抽水管道顶端连有设于地面的二号抽水泵,在地面上沿水流方向所述二号抽水泵、地上MBR膜处理池、三号抽水泵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所述三号抽水泵输出端连有所述注水管道的顶端,所述注水管道底端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地上MBR膜处理池内依次设有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的一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MBR膜组件,所述MBR膜组件与所述三号抽水泵通过管道固连,所述地上MBR膜处理池内分布有厌氧菌。进一步的,所述抽水管道、二号抽水泵的数量均至少为三个,且一一对应安装。进一步的,所述MBR膜组件、三号抽水泵、注水管道的数量均至少为三个,且一一对应安装。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过滤网为细丝不锈钢网布,过滤网网孔直径为3mm~8mm。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过滤网为细丝不锈钢网布,过滤网网孔直径为1mm-2mm进一步的,所述MBR膜组件能截留0.1μm-1μm之间的颗粒。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通过螺纹与所述注水管道底端相连,可随时替换。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该装置采用投入无毒好氧菌对污染物进行就地降解,再利用水泵将受污染的地下水从蓄水层抽出来,然后在地面进行处理净化,厌氧菌对污染物进行二次降解,使溶于水中的污染物得以去除,采用地下操作与地上操作、好氧菌与厌氧菌相结合的方式,阻止受污染的地下水向周围迁移,减少污染物的扩散。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地上MBR膜处理池结构示意图。图中:1.曝气管道、2.下菌管道、3.抽水管道、4.注水管道、5.竖井、6.风机、7.曝气喷头、8.空气过滤装置、9.一号抽水泵、10.无毒好氧菌池、11.二号抽水泵、12.地上MBR膜处理池、13.三号抽水泵、14.过滤装置、121.一级过滤网、122.二级过滤网、123.MBR膜组件。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相反,当据称将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件。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地上MBR膜处理池结构示意图,下面就结合图1和图2来具体说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水体应急处理装置,包括分别依次竖直安装于沿地下水体流动方向排布的竖井5中的曝气管道1、下菌管道2、抽水管道3、注水管道4,以及地上MBR膜处理池12,所述曝气管道1顶端固连有设于地面的风机6,底端固连有曝气喷头7,所述风机6另一端安装有空气过滤装置8;所述下菌管道2顶端固连有设于地面的一号抽水泵9,所述一号抽水泵9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有无毒好氧菌池10;所述抽水管道3顶端连有设于地面的二号抽水泵11,在地面上沿水流方向所述二号抽水泵11、地上MBR膜处理池12、三号抽水泵13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所述三号抽水泵13输出端连有所述注水管道4的顶端,所述注水管道4底端安装有过滤装置14;所述地上MBR膜处理池12内依次设有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的一级过滤网121、二级过滤网122、MBR膜组件123,所述MBR膜组件123与所述三号抽水泵13通过管道固连,所述地上MBR膜处理池12内分布有厌氧菌。进一步的,所述抽水管道3、二号抽水泵11的数量均至少为三个,且一一对应安装。进一步的,所述MBR膜组件123、三号抽水泵13、注水管道4的数量均至少为三个,且一一对应安装。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过滤网121为细丝不锈钢网布,过滤网网孔直径为3mm~8mm。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过滤网122为细丝不锈钢网布,过滤网网孔直径为1mm-2mm进一步的,所述MBR膜组件123能截留0.1μm-1μm之间的颗粒。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14通过螺纹与所述注水管道4底端相连,可随时替换。实际工作中,在靠近工厂的水源污染地沿地下水流方向开设四个竖井5,四个竖井5中依次分别安装有曝气管道1、下菌管道2、抽水管道3、注水管道4,使得风机6将空气通过曝气管道1、曝气喷头7导入竖井5中,空气随着地下水水流方向向下游流动,一号抽水泵9将无毒好氧菌池10中的无毒好氧菌通过下菌管道2导入到竖井5中,无毒好氧菌在水中对污染物进行降解,降解后的水通过多个抽水管道3、二号抽水泵11被导入地上MBR膜处理池12中进行过滤,同时地上MBR膜处理池12中的厌氧菌对水中污染物进行二次降解,地上MBR膜处理池12中的水依次通过一级过滤网121、二级过滤网122、MBR膜组件123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再通过多个三号抽水泵13、注水管道4、过滤装置14被注回地下河。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体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依次竖直安装于沿地下水体流动方向排布的竖井中的曝气管道、下菌管道、抽水管道、注水管道,以及地上MBR膜处理池;所述曝气管道顶端固连有设于地面的风机,底端固连有曝气喷头,所述风机另一端安装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下菌管道顶端固连有设于地面的一号抽水泵,所述一号抽水泵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有无毒好氧菌池;所述抽水管道顶端连有设于地面的二号抽水泵,在地面上沿水流方向所述二号抽水泵、地上MBR膜处理池、三号抽水泵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所述三号抽水泵输出端连有所述注水管道的顶端,所述注水管道底端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地上MBR膜处理池内依次设有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的一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MBR膜组件,所述MBR膜组件与所述三号抽水泵通过管道固连,所述地上MBR膜处理池内分布有厌氧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依次竖直安装于沿地下水体流动方向排布的竖井中的曝气管道、下菌管道、抽水管道、注水管道,以及地上MBR膜处理池;所述曝气管道顶端固连有设于地面的风机,底端固连有曝气喷头,所述风机另一端安装有空气过滤装置;所述下菌管道顶端固连有设于地面的一号抽水泵,所述一号抽水泵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有无毒好氧菌池;所述抽水管道顶端连有设于地面的二号抽水泵,在地面上沿水流方向所述二号抽水泵、地上MBR膜处理池、三号抽水泵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所述三号抽水泵输出端连有所述注水管道的顶端,所述注水管道底端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地上MBR膜处理池内依次设有与水流方向相垂直的一级过滤网、二级过滤网、MBR膜组件,所述MBR膜组件与所述三号抽水泵通过管道固连,所述地上MBR膜处理池内分布有厌氧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静郭健宋文华陈启华王玉蕊江文渊李怀明王子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