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软土体地基处理的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处理深度较深的、就地利用表层土进行固化处理的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随着围海造陆、滨海相及淤泥附近的土建工程和航道淤泥疏浚等工程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遇到吹填土、淤泥质土等超软土地基,该类地基的承载力较小,无法承载施工荷载。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排水固结法,然而该法在处理此类超软土地基时,不仅耗时长、费用高,且处理效果不好。故目前使用了一种短期见效的泥土固化方法,该法是预先在处理场地内铺设土体固化剂,后采用履带式搅拌机将土体固化剂和现场的超软土进行拌合,固化后形成一层强度较高的硬壳层。硬壳层较薄时,只作为临时的地基,仅满足施工的需要,仍需要进一步的地基处理来承担更大的上部荷载。当硬壳层较厚(2.5m以上)时,可以在其上面进行一些土建工程,如公路、广场等上部荷载较小的建筑。然而当前的、用于浅层处理的搅拌机械的搅拌深度多在0.5~2.0m之间,在其搅拌固化后,仍然需要二次地基处理来满足承载力要求。但是,当浅层处理的深度大于2.5m时,可满足一些工程的需求,进而无需再次进行地基处理,节约了工程造价,因此,亟需一种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土体就地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由钻头(1)、搅拌刀片(2)、钻杆(3)、深层搅拌机(4)、滑轮组(5)、钢丝绳(6)、柱杆(7)、支撑杆(8)、操作室(9)、底架(10)和履带机(11)组成的;钻头(1)是由三翼刀片(12)和带有射流孔(14)的搅拌刀座(13)组成的;搅拌刀片(2)是由搅拌刀座(13)、钢片(16)和合金(17)组成的;钻头(1)和搅拌刀片(2)是通过传动轴(15)连接的,搅拌刀片(2)中的搅拌刀座(13)与钻杆(3)直接相连;深层搅拌机(4)是由电动机(18)、小齿轮(20)、大齿轮(21)、齿轮组外壳(19)、传动轴(15)和带有滚动滑轮(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土体就地固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由钻头(1)、搅拌刀片(2)、钻杆(3)、深层搅拌机(4)、滑轮组(5)、钢丝绳(6)、柱杆(7)、支撑杆(8)、操作室(9)、底架(10)和履带机(11)组成的;钻头(1)是由三翼刀片(12)和带有射流孔(14)的搅拌刀座(13)组成的;搅拌刀片(2)是由搅拌刀座(13)、钢片(16)和合金(17)组成的;钻头(1)和搅拌刀片(2)是通过传动轴(15)连接的,搅拌刀片(2)中的搅拌刀座(13)与钻杆(3)直接相连;深层搅拌机(4)是由电动机(18)、小齿轮(20)、大齿轮(21)、齿轮组外壳(19)、传动轴(15)和带有滚动滑轮(23)的保护壳(22)组成的;安装在齿轮组外壳(19)内部的许多小齿轮(20)和大齿轮(21)组成齿轮组,电动机(18)的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昌广,郑金辉,刘干斌,郑荣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