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放射治疗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58101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23:48
一种头颈部放射治疗固定装置,底板为内部中空的底板,压力钮依次穿过面罩的边缘和底板的顶面;底板内设置有多个楔形块,每个楔形块都水平放置在底板的底面上;每个楔形块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每个压力钮的下方,并且每个楔形块的斜面都能够与对应的插销底端相互抵接;每个楔形块的尖端都指向底板的后侧,在每个楔形块上都连接有用于患者拉动的传动结构,传动结构可使每个楔形块向底板的后侧移动从而使插销的底端向上脱离膨胀套筒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供患者自行从中逃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地指一种头颈部放射治疗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头颈部肿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在放射治疗时,为保证患者头颈部不发生移动,患者的头颈部需要被固定,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患者需要平躺在底板1上,患者的头部置于底板1的前侧,腿部放置在底板1的后侧。患者头颈部被面罩2覆盖,面罩2通过多个压力钮3固定在底板1上。如图2和图3所示,压力钮3由插销3.1和膨胀套筒3.2构成,膨胀套筒3.2套接在插销3.1上。插销3.1的底端比插销3.1的中部细,膨胀套筒3.2的顶部向两侧延伸有凸起。压力钮3依次穿过面罩2的边缘和底板1,将面罩2固定在底板1的前侧。图2中表示的是压力钮3为收缩状态,膨胀套筒3.2的底部没有膨胀撑开,由于膨胀套筒3.2凸起的作用,向上推动面罩2就可使插入面罩2的压力钮3随面罩一同脱离底板1。图3中表示的是压力钮3为膨胀状态,插销3.1的底端向下插入膨胀套筒3.2的底部,插销3.1的中部使膨胀套筒3.2底部膨胀。此时,膨胀套筒3.2的凸起膨胀套筒3.2的底部将面罩2的边缘与底板1卡紧固定,无论如何推动面罩2都不能使面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颈部放射治疗固定装置,包括供患者平躺的底板(1)、覆盖患者头颈部的面罩(2)和多个压力钮(3),所述压力钮(3)通过依次穿过面罩(2)的边缘和底板(1)将面罩(2)可拆卸式地固定在底板(1)的前侧;所述压力钮(3)由插销(3.1)和套接在插销(3.1)上的膨胀套筒(3.2)构成,所述膨胀套筒(3.2)的底部被插销(3.1)底端向下插入至膨胀,从而将面罩(2)锁紧在底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内部中空的底板,所述压力钮(3)依次穿过面罩(2)的边缘和底板(1)的顶面;所述底板(1)内设置有多个楔形块(4),所述每个楔形块(4)都水平放置在底板(1)的底面上;所述每个楔形块(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颈部放射治疗固定装置,包括供患者平躺的底板(1)、覆盖患者头颈部的面罩(2)和多个压力钮(3),所述压力钮(3)通过依次穿过面罩(2)的边缘和底板(1)将面罩(2)可拆卸式地固定在底板(1)的前侧;所述压力钮(3)由插销(3.1)和套接在插销(3.1)上的膨胀套筒(3.2)构成,所述膨胀套筒(3.2)的底部被插销(3.1)底端向下插入至膨胀,从而将面罩(2)锁紧在底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内部中空的底板,所述压力钮(3)依次穿过面罩(2)的边缘和底板(1)的顶面;所述底板(1)内设置有多个楔形块(4),所述每个楔形块(4)都水平放置在底板(1)的底面上;所述每个楔形块(4)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每个压力钮(3)的下方,并且每个楔形块(4)的斜面都能够与对应的插销(3.1)底端相互抵接;所述每个楔形块(4)的尖端都指向底板(1)的后侧,在每个楔形块(4)上都连接有用于患者拉动的传动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伟伟王峻峰徐小花蔡喜雄李君超刘侃涂汉钟孙海锋王笑郑祖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