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细纱机的牵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53118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包括按压部,该按压部增大后底部带圈与后顶部带圈之间的接触压力而不改变中底部带圈与中顶部带圈之间的接触压力。这并不阻碍第一粗纱的由前底部辊和前顶部辊保持的纤维的给送。此外,可以限制在前底部辊和前顶部辊的保持位置与后底部辊和后顶部辊的保持位置之间的纤维与第二粗纱的分离以及第二粗纱的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纺制纱线股同时改变第一粗纱与第二粗纱的组合比。
技术介绍
例如国际公报No.WO2015/033811公开了这种类型的牵伸装置。如图16和图17所示,牵伸装置100包括前辊101、中带圈对102和后带圈对103。中带圈对102和后带圈对103位于前辊101的后方。每个中带圈对102将第一粗纱S11给送至前辊101。每个后带圈对103将第二粗纱S12给送至前辊101。两个带圈对在前辊101的后方布置成两行。前辊101包括前底部辊101a和前顶部辊101b。每个中带圈对102包括中底部带圈104和中顶部带圈105。中底部带圈104围绕张力器杆106、中底部辊107和张紧器108延伸。中顶部带圈105围绕中顶部辊109和带圈摇架110的张紧器111延伸。每个后带圈对103包括后底部带圈112和后顶部带圈113。后底部带圈围绕张力器杆106、后底部辊114和张紧器108延伸。后底部带圈112——该后底部带圈112与中底部带圈104共用张力器杆106和张紧器108——绕开中底部辊107的外周部而围绕后底部辊114延伸。后顶部带圈113围绕后顶部辊115和带圈摇架110的张紧器111延伸。后顶部带圈113——该后顶部带圈113与中顶部带圈105共用张紧器111——绕开中顶部辊109的外周部而围绕后顶部辊115延伸。第一粗纱S11被给送至中带圈对102并且然后在前辊101与中带圈对102之间被牵伸成纤维状物。第二粗纱S12被给送至后带圈对103并且然后在前辊101与后带圈对103之间被牵伸成纤维状物。纤维状物从前辊101排出并且然后捻拧成纱线股。给送至后带圈对103的第二粗纱S12由纤维形成。纤维中的一些纤维在纤维由前底部辊101a和前顶部辊101b保持的位置与纤维由后底部辊114和后顶部辊115保持的位置之间未由任何辊保持。这些纤维中的一些纤维与下述纤维缠结:所述纤维由前底部辊101a和前顶部辊101b保持且通过由前底部辊101a和前顶部辊101b保持的纤维牵拉。这可能会使纤维与第二粗纱S12在前底部辊101a和前顶部辊101b的保持位置与后底部辊114和后顶部辊115的保持位置之间分离以及使第二粗纱S12在前底部辊101a和前顶部辊101b的保持位置与后底部辊114和后顶部辊115的保持位置之间断裂。这这点上,可以通过减小张力器杆106与带圈摇架110的张紧器111之间的间隙来增大后底部带圈112与后顶部带圈113之间的接触压力。这限制了纤维与第二粗纱S12在前底部辊101a和前顶部辊101b的保持位置与后底部辊114和后顶部辊115的保持位置之间的分离以及第二粗纱S12在前底部辊101a和前顶部辊101b的保持位置与后底部辊114和后顶部辊115的保持位置之间的断裂。然而,当张力器杆106与带圈摇架110的张紧器111之间的间隙被减小时,中底部带圈104与中顶部带圈105之间的接触压力也被增大。这阻碍了形成第一粗纱S11的纤维的给送,该第一粗纱被给送至中带圈对102,并且所述纤维由前底部辊101a和前顶部辊101b保持。因而,在前辊101与中带圈对102之间阻碍了第一粗纱S11的牵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限制了给送至后带圈对的第二粗纱的断裂同时便于给送至中带圈对的第一粗纱的牵伸。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纺制纱线股同时改变第一粗纱与第二粗纱的组合比。牵伸装置包括:前辊,所述前辊包括前底部辊和前顶部辊;中辊,所述中辊包括中底部辊和中顶部辊;后辊,所述后辊包括后底部辊和后顶部辊;中带圈对,该中带圈对将第一粗纱给送至前辊;以及后带圈对,该后带圈对将第二粗纱给送至前辊。中带圈对包括围绕中底部辊延伸的中底部带圈和围绕中顶部辊延伸的中顶部带圈。中顶部带圈在由中底部带圈按压的同时由中底部辊驱动。后带圈对包括围绕后底部辊延伸的后底部带圈和围绕后顶部辊延伸的后顶部带圈。后顶部带圈在由后底部带圈按压的同时由后底部辊驱动。牵伸装置包括接触压力调节部,该接触压力调节部在后带圈对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大后底部带圈与后顶部带圈之间的接触压力而不改变中底部带圈与中顶部带圈之间的接触压力。通过以下描述结合作为示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和优势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及其目的和优势将通过参照当前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连同附图而被最佳地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牵伸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牵伸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中间喇叭状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是中间喇叭状构件的截面图;图5A是示出了中间喇叭状构件和按压构件的修改示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B是中间喇叭状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是中间喇叭状构件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了张力器杆的修改示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8是张力器杆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了张力器杆的修改示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0是示出了中顶部辊的修改示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1A是示出了当按压构件未联接至中顶部辊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1B是示出了当按压构件联接至中顶部辊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2是示出了牵伸装置的修改示例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3是示出了中间喇叭状构件的修改示例的截面图;图14是示出了中间喇叭状构件的修改示例的截面图;图15A和15B是示出了中间喇叭状构件的修改示例的截面图;图16是现有技术的牵伸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以及图17是现有技术的牵伸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图1至图4对用于细纱机的牵伸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参照图1和图2,牵伸装置10包括前辊11、位于前辊11的后方的中辊12以及位于中辊12后方的后辊13。牵伸装置10具有三辊构型。前辊11包括前底部辊11a和前顶部辊11b。每个中辊12包括中底部辊12a和中顶部辊12b。每个后辊13包括后底部辊13a和后顶部辊13b。牵伸装置10包括中带圈对14和后带圈对15,其中,中带圈对14将第一粗纱S1给送至前辊11,后带圈对15将第二粗纱S2给送至前辊11。牵伸装置10包括成两行的带圈对,使得两种类型的粗纱被给送至共同的前辊11。前底部辊11a由辊支架(未示出)支承。前顶部辊11b由支承臂17和配重臂16支承,该配重臂16位于中顶部辊12b和后顶部辊13b的上方。牵伸装置10属于双主轴一体式类型并且包括顶部辊比如位于配重臂16的相反两侧处的前顶部辊11b。每个中带圈对14包括中底部带圈14a和中顶部带圈14b。中底部带圈14a围绕中底部辊12a、张力器杆20和张紧器21延伸。张力器杆20和张紧器21位于前辊11与中辊12之间。中顶部带圈14b围绕中顶部辊12b和带圈摇架22延伸,带圈摇架22位于前辊11与中辊12之间。中顶部带圈14b在由中底部带圈14a按压的同时由中底部辊12a驱动。每个后带圈对15包括后底部带圈15a和后顶部带圈15b。后底部带圈15a围绕后底部辊13a、张力器杆20和张紧器21延伸。因而,中底部带圈14a和后底部带圈15a两者围绕张力器杆20和张紧器21延伸。后底部带圈15a绕开中底部辊12a的外周部而围绕后底部辊13a延伸。后顶部带圈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细纱机的牵伸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牵伸装置,所述牵伸装置纺制纱线股同时改变第一粗纱与第二粗纱的组合比,其中,所述牵伸装置包括:前辊,所述前辊包括前底部辊和前顶部辊;中辊,所述中辊包括中底部辊和中顶部辊;后辊,所述后辊包括后底部辊和后顶部辊;中带圈对,所述中带圈对将所述第一粗纱给送至所述前辊;以及后带圈对,所述后带圈对将所述第二粗纱给送至所述前辊,其中,所述中带圈对包括围绕所述中底部辊延伸的中底部带圈和围绕所述中顶部辊延伸的中顶部带圈,所述中顶部带圈在由所述中底部带圈按压的同时由所述中底部辊驱动,所述后带圈对包括围绕所述后底部辊延伸的后底部带圈和围绕所述后顶部辊延伸的后顶部带圈,所述后顶部带圈在由所述后底部带圈按压的同时由所述后底部辊驱动,所述牵伸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压力调节部,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在所述后带圈对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大所述后底部带圈与所述后顶部带圈之间的接触压力而不改变所述中底部带圈与所述中顶部带圈之间的接触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7.29 JP 2015-1498481.一种用于细纱机的牵伸装置,所述牵伸装置纺制纱线股同时改变第一粗纱与第二粗纱的组合比,其中,所述牵伸装置包括:前辊,所述前辊包括前底部辊和前顶部辊;中辊,所述中辊包括中底部辊和中顶部辊;后辊,所述后辊包括后底部辊和后顶部辊;中带圈对,所述中带圈对将所述第一粗纱给送至所述前辊;以及后带圈对,所述后带圈对将所述第二粗纱给送至所述前辊,其中,所述中带圈对包括围绕所述中底部辊延伸的中底部带圈和围绕所述中顶部辊延伸的中顶部带圈,所述中顶部带圈在由所述中底部带圈按压的同时由所述中底部辊驱动,所述后带圈对包括围绕所述后底部辊延伸的后底部带圈和围绕所述后顶部辊延伸的后顶部带圈,所述后顶部带圈在由所述后底部带圈按压的同时由所述后底部辊驱动,所述牵伸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接触压力调节部,所述接触压力调节部在所述后带圈对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大所述后底部带圈与所述后顶部带圈之间的接触压力而不改变所述中底部带圈与所述中顶部带圈之间的接触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槌田大辅佐藤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