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5153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包括用于插入人体的管结构,所述管结构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一密封的筒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充有气体或液体;所述外管或内管与所述气体或液体的声阻抗差值大于1000kg/(m2﹒s)。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其主体的管结构为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三层结构,如此形成至少三层超声反射界面,且至少其中两层的声阻抗差值极大,这样从反射层的数量和超声反射率两个方面提升超声反射质量,从而获取较为清晰的超声反射图像,进而较为方便的辅助医生的介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超声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超声介入治疗是重要的手术手段之一,在超声介入治疗中,需要各种各样的针具或者导管,针具用于刺入人体相应的器官,导管用于穿入人体内的管状器官如肠、血管,超声介入手术时,将针具或者导管穿入人体的标的器官,通过超声检测针具或者导管并以显现于显示屏上,如专利号为01205136.5,名称为“超声介入治疗专用套管针具”的技术专利,又如申请号为201510161230.0,名称为“一种超声引导下动脉导管经皮介入治疗引导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的均是用于超声介入的刺入装置。超声检测时进行的是界面扫描,反射时,只有刺入装置的外壁才能反射超声信号,由于反射面较为单一,其无法较为清晰的显示刺入装置的外轮廓,如此给医生的介入操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介入治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刺入装置的外轮廓较为模糊的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包括用于插入人体的管结构,所述管结构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一密封的筒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充有气体或液体;所述外管或内管与所述气体或液体的声阻抗差值大于1000kg/(m2﹒s)。上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所述管结构为穿刺针具。上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所述外管和内管均为金属管,所述容纳腔内充有气体,所述气体的真空度为1333至1.33帕斯卡;所述气体为二氧化碳、氧气或者两者的混合物。上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所述内管的外壁上等间距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穿刺针具的针尖与相邻的所述环状凸起的距离与相邻所述环状凸起间的距离相等。上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所述外管为金属管,所述内管为塑料管,所述塑料管上外套有螺旋状的硬质丝,所述容纳腔内充有气体,所述气体的真空度为1333至1.33帕斯卡;所述气体为二氧化碳、氧气或者两者的混合物。上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所述外管为金属管,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乙醇溶液。上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所述管结构为医用导管。上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所述外管和内管均为塑料管,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乙醇溶液。上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所述外管和内管均为塑料管,所述内管上外套有螺旋状的硬质丝,所述容纳腔内充有气体,所述气体的真空度为1333至1.33帕斯卡;所述气体为二氧化碳、氧气或者两者的混合物。上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所述内管的外壁上等间距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硬质丝卡于所述卡槽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其主体的管结构为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三层结构,如此形成至少三层超声反射界面,且至少其中两层的声阻抗差值极大,这样从反射层的数量和超声反射率两个方面提升超声反射质量,从而获取较为清晰的超声反射图像,进而较为方便的辅助医生的介入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针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针具的一种状态下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针具的另一种状态下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针具的再一种状态下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穿刺针具的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一种状态下的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另一种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导管的内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穿刺针具;2、医用导管;3、外管;4、内管;5、容纳腔;6、环状凸起;7、硬质丝;8、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如图1-10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包括用于插入人体的管结构,管结构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3和内管4,外管3和内管4之间设置有一密封的筒状的容纳腔5,容纳腔5内充有气体或液体,外管3或内管4与气体或液体的声阻抗差值大于1000kg/(m2﹒s)。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指的是在以超声检测为主要的探测手段的手术中,刺入人体内部的以进行操作的相应装置,典型的有针管,如在肿瘤射频消融中穿刺用的针具;又或者通过口腔或者肛门塞入人体进行检测的相应导管,如肠镜或胃镜中的软管结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还可以是其它通过人体切口穿入人体的管状结构,且该管状结构依赖超声进行位置检测和外形检测。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结构包括外管3和内管4,内管4内套于外管3,在管结构的两端,外管3和内管4直接相连,但在其它部分,外管3和内管4之间形成封闭的容纳腔5,容纳腔5的整体外形与管结构的整体外形一致,为筒状,容纳腔5内密封有气体或液体,在材料选择上,使得外管3和内管4中至少一者的声阻抗与容纳腔5内的物质的声阻抗的差值大于1000kg/(m2﹒s),如穿刺针具1大多为掺有微量元素的钢材,其声阻抗大多在4500-5000kg/(m2﹒s)左右,而各类有机化合物溶液的声阻抗大多在100~500kg/(m2﹒s)之间,而空气的声阻抗更是接近于零,各类材料的声阻抗均已知,在材料选择上进行相应的选择即可,本实施例中,仅需保证外管3和内管4中一者与容纳腔5内物质的声阻抗的差值大于1000kg/(m2﹒s)即可。除kg/(m2﹒s)以外,声阻抗还具有多个其它单位,如牛顿·秒/米5、达因·秒/厘米等等,各单位间的换算属于物理学常识,本实施例不赘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在进入人体后,人体组织与外管3的外壁之间、外管3的内壁与容纳腔5内物质之间、容纳腔5内物质与内管4直接共形成三层超声波反射面,多层叠加的反射效果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单层反射效果更好,而且,至少其中一层的声阻抗差值较大,声阻抗是影响超声反射率的主要因素,大于1000kg/(m2﹒s)保证了较高的超声反射率,如此综合两者后,在实验中,超声介入治疗装置的管结构与周边人体组织的区别较为明显,且轮廓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单层结构明显清晰,操作人员能够较为轻易的辨别管结构的轮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其主体的管结构为复合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包括三层结构,如此形成至少三层超声反射界面,且至少其中两层的声阻抗差值极大,这样从反射层的数量和超声反射率两个方面提升超声反射质量,从而获取较为清晰的超声反射图像,进而较为方便的辅助医生的介入操作。本专利技术以穿刺针具1和医用导管2为两个实施例更为具体的描述超声介入装置,但是很显然的,介入装置从设计、制造到使用均有大量共通之处,对穿刺针具1和医用导管2的描述大多可直接适用于其它类型的介入装置上。实施例一:当本实施例提供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为穿刺针具时,如图3所示,由于穿刺针具1需要直接刺入人体,因此其外管3必须为较为坚硬的金属管,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其内管4也是金属管,外管3和内管4之间形成容纳腔5,容纳腔5内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超声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包括用于插入人体的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结构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一密封的筒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充有气体或液体;所述外管或内管与所述气体或液体的声阻抗差值大于1000kg/(m2﹒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包括用于插入人体的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结构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一密封的筒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充有气体或液体;所述外管或内管与所述气体或液体的声阻抗差值大于1000kg/(m2﹒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结构为穿刺针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内管均为金属管,所述容纳腔内充有气体,所述气体的真空度为1333至1.33帕斯卡;所述气体为二氧化碳、氧气或者两者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壁上等间距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穿刺针具的针尖与相邻的所述环状凸起的距离与任意两相邻所述环状凸起间的距离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金属管,所述内管为塑料管,所述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聪黎檀实吕发勤黄赛黄治陈力王荔莉周璇李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