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的索拱联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一种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初期支护体系的隧道
技术介绍
在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多采用双侧壁导坑法、CRD法,将大断面通过内部支撑钢架分划成若干小块,从而实现减跨,达到围岩稳定的目的。该类方法具有工艺繁琐、工艺要求高、无法采用大型机械作业、施工速度慢、施工成本高、拆撑风险大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实现少分块、少内撑,采用大型机械施工,提高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效率,降低其施工成本,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包括钢拱架,钢拱架由多根弧形工字钢沿着隧道方向间隔排列而成,工字钢的凹槽朝向隧道方向,在相邻工字钢间设置有条形的锚垫板,锚垫板紧固贴合在工字钢弧形内侧面,其内侧面设置有锚具,锚具上连接有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朝向工字钢径向外侧伸入隧道侧壁内。优选的,上述锚垫板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工字钢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拱架(2),钢拱架(2)由多根弧形工字钢(5)沿着隧道方向间隔排列而成,工字钢(5)的凹槽朝向隧道方向,在相邻工字钢(5)间设置有条形的锚垫板(3),锚垫板(3)紧固贴合在工字钢(5)弧形内侧面,其内侧面设置有锚具(4),锚具(4)上连接有预应力锚索(1),预应力锚索(1)朝向工字钢(5)径向外侧伸入隧道侧壁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拱架(2),钢拱架(2)由多根弧形工字钢(5)沿着隧道方向间隔排列而成,工字钢(5)的凹槽朝向隧道方向,在相邻工字钢(5)间设置有条形的锚垫板(3),锚垫板(3)紧固贴合在工字钢(5)弧形内侧面,其内侧面设置有锚具(4),锚具(4)上连接有预应力锚索(1),预应力锚索(1)朝向工字钢(5)径向外侧伸入隧道侧壁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锚垫板(3)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工字钢(5)上,设置的锚垫板(3)焊接后能够将钢拱架(2)形成一个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锚垫板(3)焊接工字钢(5)处设置有限位凹槽(6),限位凹槽(6)为10-1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锚具(4)采用夹片式锚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利用隧道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剑,陈德斌,夏真荣,肖承倚,吴秀雄,蒋志权,张健,朱东平,钟勇,刘云,周崇连,解振乙,张伯湘,陈明,颜桢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