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立推式加热炉
,尤其是一种增大散热面积的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结合图1,铸锭常用立推式加热炉进行加热,该加热炉含有内衬1、曲面导流板2、外衬3、侧喷口板4、轨道5、中间喷口板6、中间喷口导流叶片7及侧喷口导流叶片8,在立推式加热炉顶部中间配置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将温度较低的气流吸入水平风道内,之后进入炉宽两侧的垂直风道并与加热元件完成换热过程而产生温度高的热气流,内衬1和外衬3形成所述垂直风道,在所述垂直风道的下端配置曲面导流板2,曲面导流板2延伸到中间喷口板6下,热气流在垂直风道下端被曲面导流板2分为上风道和下风道,上风道的热气流被分流到数条侧喷口板4下的各喷口处并经各侧喷口导流叶片8而喷向铸锭,下风道的热气流被分流到数条中间喷口板6下的各喷口处并经中间喷口导流叶片7而喷向铸锭,相邻侧喷口板4或是相邻中间喷口板6之间的间距均设定为H,侧喷口板4的各喷口处均配置有侧喷口导流叶片8,同理中间喷口板6的各喷口处均配置有中间喷口导流叶片7,侧喷口导流叶片8和中间喷口导流叶片7的位置也是给定的,在铸锭表面完成换热之后再通过循环风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大散热面积的导流装置,该导流装置用于立推式加热炉,立推式加热炉含有内衬(1)、曲面导流板(2)、外衬(3)、侧喷口板(4)、轨道(5)、中间喷口板(6)、中间喷口导流叶片(7)、侧喷口导流叶片(8)及循环风机,相邻侧喷口板或是相邻中间喷口板之间的间距均设定为H,侧喷口板(4)的各喷口处均配置有侧喷口导流叶片(8),侧喷口导流叶片(8)的位置是给定的,每套导流装置(9)含有散热片(9.1)、接耳(9.2)、接轴(9.3)、接杆(9.4)、角钢(9.5)及转轴(9.6);其特征是:在相邻侧喷口板的H间距内配置有数套导流装置(9),数套导流装置(9)相互串接后再与推杆(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大散热面积的导流装置,该导流装置用于立推式加热炉,立推式加热炉含有内衬(1)、曲面导流板(2)、外衬(3)、侧喷口板(4)、轨道(5)、中间喷口板(6)、中间喷口导流叶片(7)、侧喷口导流叶片(8)及循环风机,相邻侧喷口板或是相邻中间喷口板之间的间距均设定为H,侧喷口板(4)的各喷口处均配置有侧喷口导流叶片(8),侧喷口导流叶片(8)的位置是给定的,每套导流装置(9)含有散热片(9.1)、接耳(9.2)、接轴(9.3)、接杆(9.4)、角钢(9.5)及转轴(9.6);其特征是:
在相邻侧喷口板的H间距内配置有数套导流装置(9),数套导流装置(9)相互串接后再与推杆(10)联接,每个推杆(10)穿过内衬(1)→曲面导流板(2)→外衬(3)后被定位件(11)固定在立推式加热炉外本体上;
在各侧喷口导流叶片(8)处均配置有一个散热片(9.1),散热片(9.1)由上部的矩形弧度片和下部的转动片联接而成,在所述转动片的底部联接有转轴(9.6),转轴(9.6)的两端分别穿过各自的角钢(9.5)后被固定在侧喷口板(4)的下端两侧并实现散热片(9.1)的转动,在所述矩形弧度片的非弧度面即背面联接两个接耳(9.2),两个接耳(9.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燕,史勇,杨益伟,路振龙,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