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杬钟专利>正文

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2577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2 13:33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包括:第一管体,其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一焦距的第一凸透镜;第二管体,其插入到所述第一管体内且在所述第一管体内前后移动,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二焦距的第一凹透镜及具有第三焦距的第二凹透镜;第三管体,其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四焦距的第三凹透镜及具有第五焦距的第四凹透镜;固定装置,其固定所述第二管体及所述第三管体;以及第四管体,其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盖住所述第二管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便于低视力者练习看得远且看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一个凸透镜及四个凹透镜把物体缩小成非常小但用户却能够清楚地看到,使低视力者看到的物体又远又小,从而能够矫正视力的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
技术介绍
近距离看书或近距离视听电视的情况下,晶状体为了看清近处物体而变厚,但若长时间近距离看物体或常常反复这样便会造成变厚的晶状体无法恢复原状,从而成为近视。近视是晶状体变厚导致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之前,因此看到的像又大又模糊。这些近视患者为矫正视力而佩戴对应于晶状体变厚量的凹透镜形态的眼镜,由于佩戴眼镜能够看清物体,因此晶状体恢复能力进一步下降,变厚状态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低视力者练习看远看小的光学仪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一个凸透镜及四个凹透镜把物体缩成非常小但用户却能够清楚地看到,使低视力者看到的物体又远又小,达到矫正视力的效果。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包括:第一管体,其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一焦距的第一凸透镜;第二管体,其插入到所述第一管体内且在所述第一管体内前后移动,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二焦距的第一凹透镜及具有第三焦距的第二凹透镜;第三管体,其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四焦距的第三凹透镜及具有第五焦距的第四凹透镜;固定装置,其固定所述第二管体及所述第三管体;以及第四管体,其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盖住所述第二管体。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三管体的第三凹透镜的第四焦距与第四凹透镜的第五焦距相同,所述第三凹透镜与第四凹透镜可以固定设置成保持预定间隔。并且,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相结合。并且,所述第二结合部可以沿螺纹方向凸出形成,所述第一结合部可以是能够容纳沿所述螺纹方向凸出形成的所述第二结合部的槽,所述第二管体能够通过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在所述第一管体内前后移动。并且,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周面可以形成有刻度,刻度用于用户根据自己的视力调节所述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的位置。并且所述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还可以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三管体的一端面起到弱视训练、散光训练或缩小物体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的帽。并且所述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还可以包括中央部形成有能够插入所述第一管体的局部的开口部的眼镜镜片,以及能够将局部插入到所述眼镜镜片的所述第一管体结合到眼镜镜片的结合环。并且所述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还可以包括制作成能够佩戴在人脸部的眼镜本体,以及能够将所述眼镜镜片固定到所述眼镜本体的眼镜镜片固定装置。并且,左侧及右侧各形成有一个由所述眼镜镜片、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及第四管体构成的光学组件,所述视力矫正用光学光学仪器还包括将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及第四管体固定成水平状态的水平调节装置。并且,所述第二管体与第三管体的直径可以相同。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便于低视力者练习看得远且看得小。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及相关部件的示意图;图2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的眼镜镜片与第一管体通过结合环结合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管体12:结合环14:第一凸透镜20:第二管体22:第二结合部24:第一凹透镜26:第二凹透镜30:第三管体32:第三凹透镜34:第四凹透镜40:第四管体45:固定装置50:眼镜镜片60:眼镜镜片固定装置70:眼镜本体80:帽82:第一帽84:第二帽86:第三帽90:水平调节装置S: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确保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施。本专利技术可以变形成多种形态,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首先声明附图为概略图且并未按比例示出。为附图明确性及便利性,附图可能比实际略微放大或缩小显示了所示部分的相对尺寸及比例。任意尺寸仅用于说明,而并非用于限定。并且,对出现在两个以上附图的相同结构、因素或部件添加相同附图标记,以表示相近特性。以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因此可以在图示基础上得到多种变形。因此,实施例不限于所示区域的特定形态,例如包括通过制造改变形态。图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及相关部件的示意图。图2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显示本专利技术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的眼镜镜片与第一管体通过结合环结合的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的剖面图。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包括:第一管体10,其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一焦距的第一凸透镜14;第二管体20,其插入到所述第一管体10内且在所述第一管体10内前后移动,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二焦距的第一凹透镜24及具有第三焦距的第二凹透镜26;第三管体30,其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四焦距的第三凹透镜32及具有第五焦距的第四凹透镜34;固定装置45,其固定所述第二管体20及所述第三管体30;以及第四管体40,其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45盖住所述第二管体20。本专利技术的光学仪器使人看到的像大小为我们眼睛看到的外部像大小的1/8倍。即,使得把12cm的圆珠笔看成1.5cm,这相当于12/1.5=8倍水平。本专利技术使用的透镜可以大体分为目镜、中间透镜及物镜。目镜包括第一凸透镜,中间透镜包括第一凹透镜及第二凹透镜,物镜包括第三凹透镜及第四凹透镜。其中,作为目镜的第一凸透镜的屈光度(diopter)为14时光的焦距为100/14=7.14cm,但由于我们眼睛通过屈光度约为50的放大镜看外部世界,因此该眼睛利用光学仪器看外部世界的情况下,内部焦距不同于作为目镜的且具有屈光度14的第一凸透镜的光焦距7.14cm。关于光的折射,光通过角膜及晶状体放大镜发生折射时视网膜上成像,被视网膜反射的光再次通过晶状体及角膜,与放大的像同时发生光折射。在此放置作为目镜的放大镜的话折射的光还会通过放大镜,由于增加了放大镜,因此焦距比只有目镜时的光折射焦距更短。为解决这种问题,以正常视力(目镜屈光度为14)为基准在眼前放置屈光度为14的凸透镜构成低视力者屈光度增加的情况,通过反复试验得到能够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其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一焦距的第一凸透镜;第二管体,其插入到所述第一管体内且在所述第一管体内前后移动,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二焦距的第一凹透镜及具有第三焦距的第二凹透镜;第三管体,其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四焦距的第三凹透镜及具有第五焦距的第四凹透镜;固定装置,其固定所述第二管体及所述第三管体;以及第四管体,其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盖住所述第二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0.20 KR 10-2014-01420481.一种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体,其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一焦距的第一凸透镜;
第二管体,其插入到所述第一管体内且在所述第一管体内前后移动,内周面设
置有具有第二焦距的第一凹透镜及具有第三焦距的第二凹透镜;
第三管体,其内周面设置有具有第四焦距的第三凹透镜及具有第五焦距的第四
凹透镜;
固定装置,其固定所述第二管体及所述第三管体;以及
第四管体,其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盖住所述第二管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第三管体的第三凹透镜的第四焦距与第四凹透镜的第五焦距相同,
所述第三凹透镜与第四凹透镜固定设置成保持预定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二
结合部,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通过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相结
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力矫正用光学仪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结合部沿螺纹方向凸出形成,所述第一结合部是能够容纳沿所述螺纹
方向凸出形成的所述第二结合部的槽,所述第二管体能够通过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杬钟
申请(专利权)人:梁杬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