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2480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2 11:09
固定芯(13)具备:固定芯锥形部(131),其朝吸引方向(AA)扩径;以及固定芯第一圆形部(132),其从固定芯锥形部(131)的端部朝吸引方向(AA)延伸且外径固定。可动芯(16)具备可动芯筒部(161),在该可动芯筒部(161)的内部形成可动芯孔部(164),该可动芯孔部(164)是固定芯锥形部(131)和固定芯第一圆形部(132)能够侵入的空间。可动芯筒部(161)具备:可动芯圆筒部(165),其内径固定;以及可动芯锥筒部(166),其从可动芯圆筒部(165)的端部朝非吸引方向(BB),内周面缩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是基于2013年9月19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3-194120号和2014年6月23日申请的日本申请号2014-128252号的申请,在此引用这些申请的记载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开和闭合电路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这种电磁继电器,例如存在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磁继电器,通过向励磁线圈通电,在由板材构成的可动芯与由板材构成的固定芯的对置面之间产生电磁吸引力,利用该电磁吸引力使可动芯被吸引到固定芯侧。而且,通过使可动芯和固定芯的对置面相对于可动芯的移动方向倾斜,来使可动芯与固定芯的对置面之间的气隙(airgap)减小,使得紧接在向励磁线圈的通电开始之后的电磁吸引力增加。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67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专利文献1示出的现有的电磁继电器,可动芯和固定芯由板材构成,可动芯和固定芯的对置面仅存在于相对于可动芯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处,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磁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具备:励磁线圈(12),其在通电时形成磁场;固定芯(13),其被配置在形成于上述励磁线圈的中心部的线圈中心孔部内,构成磁路;磁轭(14、15),其被配置成覆盖上述励磁线圈的外周侧和上述励磁线圈的轴向端部,构成磁路;可动芯(16),在向上述励磁线圈通电时,该可动芯被吸引到上述固定芯侧;可动接触件(20),其追随上述可动芯移动;以及固定接触件(24、26),上述可动接触件与该固定接触件接触和分离,该电磁继电器的特征在于,在将向上述励磁线圈的通电开始而上述可动芯移动的方向作为吸引方向(AA)、将向上述励磁线圈的通电断开而上述可动芯移动的方向作为非吸引方向(BB)时,上述固定芯具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9.19 JP 2013-194120;2014.06.23 JP 2014-128251.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具备:
励磁线圈(12),其在通电时形成磁场;
固定芯(13),其被配置在形成于上述励磁线圈的中心部的线圈中心孔部内,构成
磁路;
磁轭(14、15),其被配置成覆盖上述励磁线圈的外周侧和上述励磁线圈的轴向端
部,构成磁路;
可动芯(16),在向上述励磁线圈通电时,该可动芯被吸引到上述固定芯侧;
可动接触件(20),其追随上述可动芯移动;以及
固定接触件(24、26),上述可动接触件与该固定接触件接触和分离,
该电磁继电器的特征在于,
在将向上述励磁线圈的通电开始而上述可动芯移动的方向作为吸引方向(AA)、将
向上述励磁线圈的通电断开而上述可动芯移动的方向作为非吸引方向(BB)时,
上述固定芯具备:
固定芯锥形部(131),其从上述固定芯的上述非吸引方向侧的端部朝上述吸引方向
扩径;以及
固定芯圆形部(132),其从上述固定芯锥形部的上述吸引方向侧的端部朝上述吸引
方向延伸且外径固定,
上述可动芯具备可动芯筒部(161),在该可动芯筒部的内部形成可动芯孔部(164),
该可动芯孔部(164)是上述固定芯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泽政直伊藤贵史神谷诚藤原贡田中智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