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1874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10:14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该移位寄存器(300)包含两个信号输出端,还包括:预充电模块(301)、复位模块(302)、控制模块(303)、第一上拉模块(304)、第二上拉模块(305)、第一下拉模块(306)和第二下拉模块(307)。可以实现一个移位寄存器驱动两行栅线,减少晶体管使用数量,降低电路成本,消除移位寄存器输出端的噪声,提高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其采用M*N点排列的逐行扫描矩阵显示。在进行显示时,TFT-LCD通过驱动电路来驱动显示面板中的各个像素进行显示。TFT-LCD的驱动电路主要包含栅极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其中,数据驱动电路用于依据时钟信号定时将输入的数据顺序锁存并将锁存的数据转换成模拟信号后输入到显示面板的数据线。栅极驱动电路通常用移位寄存器来实现,所述移位寄存器将时钟信号转换成开启/断开电压,分别输出到显示面板的各条栅线上。显示面板上的一条栅线通常与一个移位寄存器(即移位寄存器的一级)对接。通过使得各个移位寄存器依序轮流输出开启电压,实现对显示面板中像素的逐行扫描。像素的这种逐行扫描按照扫描方向可分为单向扫描和双向扫描。目前,在移动产品中,考虑到移动产品产能和良率的提升,通常要求能够实现双向扫描。随着移动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越来越轻薄化和精细化,窄边框成为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栅极驱动电路一级电路只能驱动一行栅线,开发出TFT数目更少的电路对于实现超窄边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随着平板显示的发展,高分辨率、窄边框成为发展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出现了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ateDriveronArray,GOA)技术。GOA技术直接将TFT-LCD的栅极驱动电路集成制作在阵列基板上,由此来代替在面板外沿粘接的、由硅芯片制作的驱动芯片。由于该技术可以将驱动电路直接做在阵列基板上,面板周围无需再粘接IC和布线,减少了面板的制作程序,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提高了TFT-LCD面板的集成度,使面板实现窄边框和高分辨率。但是GOA技术存在固有的使用寿命等方面的问题。在实际产品的GOA设计中,如何使用较少的电路元器件来实现移位寄存功能、并且减小输出端噪声以保持栅极驱动电路长期稳定工作,是GOA设计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可以实现一个移位寄存器驱动两行栅线,减少晶体管使用数量,降低电路成本,消除移位寄存器输出端的噪声,提高工作的稳定性。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包含两个信号输出端,还包括:预充电模块,连接第一电压源和信号输入端,配置为在来自信号输入端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提供至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预充电模块的输出节点;复位模块,连接第二电压源、复位信号端和所述第一节点,配置为在来自复位信号端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电压源的电压提供至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连接第三电压源、第四电压源和所述第一节点,配置为在第一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三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二节点或者将来自第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控制模块的输出节点;第一上拉模块,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一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节点,配置为在第一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一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上拉模块,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二时钟信号端、第一节点和第二信号输出端,配置为在第一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和第一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二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一下拉模块,连接第四电压源、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配置为在第二信号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下拉模块,连接第四电压源、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二节点,配置为在第二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所述第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串联的移位寄存器,每个所述移位寄存器是上述移位寄存器,其中除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外,其余每个移位寄存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均和与其相邻的下一个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除第一个移位寄存器外,其余每个移位寄存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均和与其相邻的上一个移位寄存器的复位信号端相连;在正向扫描时,所述第一个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输入帧起始信号;在反向扫描时,所述最后一个移位寄存器的复位信号端输入帧起始信号。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上述栅极驱动电路。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该移位寄存器包含预充电模块、复位模块、控制模块、第一上拉模块、第二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该驱动方法包含:由预充电模块在来自信号输入端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提供至预充电模块的输出节点;由复位模块在来自复位信号端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电压源的电压提供至所述预充电模块的输出节点;由控制模块在预充电模块的输出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三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控制模块的输出节点或者将来自第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控制模块的输出节点;由第一上拉模块在预充电模块的输出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一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由第二上拉模块在第一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和预充电模块的输出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二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由第一下拉模块在第二信号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由第二下拉模块在控制模块的输出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所述第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传统的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图2中所示的是图1中的移位寄存器在进行正向扫描时各信号的时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的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图3的移位寄存器的一种电路结构图;图5示出了图4中的移位寄存器在进行正向扫描时各信号的时序图;图6示出了由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个移位寄存器级联形成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本公开所有实施例中采用的晶体管均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器件。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晶体管的漏极和源极的连接方式可以互换,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各晶体管的漏极、源极实际是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位寄存器,包含两个信号输出端,还包括:预充电模块,连接第一电压源和信号输入端,配置为在来自信号输入端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提供至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预充电模块的输出节点;复位模块,连接第二电压源、复位信号端和所述第一节点,配置为在来自复位信号端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电压源的电压提供至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连接第三电压源、第四电压源和所述第一节点,配置为在第一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三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二节点或者将来自第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控制模块的输出节点;第一上拉模块,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一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节点,配置为在第一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一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上拉模块,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二时钟信号端、第一节点和第二信号输出端,配置为在第一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和第一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二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一下拉模块,连接第四电压源、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配置为在第二信号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下拉模块,连接第四电压源、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二节点,配置为在第二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所述第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包含两个信号输出端,还包括:
预充电模块,连接第一电压源和信号输入端,配置为在来自信号输入端的
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提供至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为预充
电模块的输出节点;
复位模块,连接第二电压源、复位信号端和所述第一节点,配置为在来自
复位信号端的输入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二电压源的电压提供至所述第一节点;
控制模块,连接第三电压源、第四电压源和所述第一节点,配置为在第一
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三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二节点或者将来自第
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控制模块的输出节点;
第一上拉模块,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一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节点,
配置为在第一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来自第一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提供给
第一信号输出端;
第二上拉模块,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二时钟信号端、第一节点和第二
信号输出端,配置为在第一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和第一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
将来自第二时钟信号端的时钟信号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
第一下拉模块,连接第四电压源、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配
置为在第二信号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
第一信号输出端;
第二下拉模块,连接第四电压源、第二信号输出端和第二节点,配置为在
第二节点的电压的控制下将所述第四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二信号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还包括:
放噪模块,连接第四电压源、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所述预充电模块包括:
第一晶体管,其漏极连接至第一电压源,栅极连接至信号输入端,源极连
接至第一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所述复位模块包括:
第二晶体管,其漏极连接至第一节点,栅极连接至复位信号端,源极连接
至第二电压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三晶体管,其漏极和栅极连接至第三电压源;
第四晶体管,其漏极连接至第三电压源,栅极连接至第三晶体管的源极,
源极连接至第二节点;
第五晶体管,其漏极连接至第三晶体管的源极,栅极连接至第一节点,源
极连接至第四电压源;
第六晶体管,其漏极连接至第二节点,栅极连接至第一节点,源极连接至
第四电压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一上拉模块包括:
第七晶体管,其漏极连接至第一时钟信号端,栅极连接至第一节点,源极
连接至第一信号输出端;
第一电容,连接在第一节点和第一信号输出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二上拉模块包括:
第八晶体管,其栅极连接至第一时钟信号端,源极连接至第一节点;
第二电容,连接在第八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二信号输出端之间;
第九晶体管,其漏极连接至第二时钟信号端,栅极连接至第八晶体管的漏
极,源极连接至第二信号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一下拉模块包括:
第十晶体管,其漏极连接至第一信号输出端,栅极连接至第二信号输出端,
源极连接至第四电压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位寄存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磊徐飞洪俊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