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采集装置及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9537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子领域,提供了一种音频采集装置及音频输入输出设备。音频采集装置包括:可分别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音频采集器和第二音频采集器;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器包括:第一麦克风,以及将所述第一麦克风置于人体左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安放结构;第二音频采集器包括:第二麦克风,以及将所述第二麦克风置于人体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二安放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通过第一安放结构和第二安放结构,将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即可实现立体录音,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制造、成本低。

Audio acquisition device and audio input output device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electronic field, and provides an audio acquisition device and an audio input output device. Audio acquisition device includes: first and second audio audio collector were placed on the human body around the canal near the collector; the first audio collector comprises a first microphone, and the first mounting structure near the first microphone placed on the human left canal; second audio collector includes: second microphone, and the microphone will be near second a human right canal second mounting structur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the audio capture device through the first and second mounting structure of the mounting structure, will be a first and a second microphone placed on the human body around the canal near to realize stereo recording, simple structure, small volume, easy manufactur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采集装置及音频输入输出设备。
技术介绍
人耳在听到声音的过程中,人的身体结构,如耳廓、耳道、人的头盖骨、肩部等对声波的折射、绕射和衍射都会对声音造成一定影响。目前的音频录制技术一般以特定或置的传声器角度进行录音,难以模拟声音的传播过程中耳廓、耳道、人的头盖骨、肩部等对声音的影响,因此无法满足真实还原现场声音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现有技术采用一个具有人头结构的音频采集装置,将麦克风放入音频采集装置的耳道中进行录音,以模仿人的身体结构对声音的影响,真实还原现场声音。但这种音频采集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导致存在不易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音频采集装置,旨在解决结构复杂、体积大,导致不易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音频采集装置,所述音频采集装置包括:可分别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音频采集器和第二音频采集器;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器包括:第一麦克风,以及将所述第一麦克风置于人体左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安放结构;第二音频采集器包括:第二麦克风,以及将所述第二麦克风置于人体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二安放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其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包括:可分别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音频输入输出单元,以及第二音频输入输出单元;所述第一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一扬声器;以及将所述第一麦克风、第一扬声器置于人体左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安放结构;所述第二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包括:第二麦克风;第二扬声器;以及将所述第二麦克风、第二扬声器置于人体左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二安放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采用第一安放结构和第二安放结构,将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当通过该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采集音频时,采集音频的过程可以模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耳廓、耳道、人的头盖骨以及肩部对声波的影响,使录制的声音够还原真实环境下的声音,相对于现有的人头录音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通过第一安放结构和第二安放结构,将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即可实现立体录音,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的机械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音频输入输出设备的机械机构示意图;图4是人体耳朵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通过第一安放结构和第二安放结构,将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即可实现立体录音,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制造、成本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包括可分别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音频采集器和第二音频采集器。如图1所示,第一音频采集器包括第一麦克风21,以及将第一麦克风21置于人体左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安放结构10;第二音频采集器包括第二麦克风22,以及将第二麦克风22置于人体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二安放结构20。由于第一麦克风21和第二麦克风22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当通过该第一麦克风21和第二麦克风22采集音频时,采集音频的过程可以模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耳廓、耳道、人的头盖骨以及肩部对声波的影响,使录制的声音够还原真实环境下的声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仅通过第一安放结构10和第二安放结构20将第一麦克风21和第二麦克风22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即可实现立体录音,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制造、成本低,使得立体声音频采集设备的使用人群由专业的录音人员普及到普通消费者,大大扩大了立体声音频采集设备的市场容量,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安放结构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容置空间111,所述第一麦克风21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11;第二安放结构20包括第二壳体12,第二壳体12具有第二容置空121间,第二麦克风22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12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安放结构10和第二安放结构20可以为子弹头型、圆柱形等现有耳机置结构的任何一种,只要可以将麦克风置于外耳道口附件即可,在此不做限定。当使用音频采集装置采集音频时,第一麦克风21和第二麦克风22分别位于人体左、右两个外耳道口附近,其收音面朝向耳道外。参考图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通过上述音频采集装置进行音频采集时,第一麦克风21和第二麦克风22的位置越靠近人体的鼓膜,采集到的声音越能还原真实环境下的声音。此时,外耳道口附近可以是耳廓周边的空间或者人体部位、外耳道口与外耳轮之间的空间范围、外耳道口或者外耳道内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音频采集装置对应的实际的产品可以设计为入耳式、头戴式、耳塞式以及挂耳式等。参考图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音频采集装置还进一步包括采集音频信号传输装置60,用于将第一麦克风21和第二麦克风22采集的音频传送给电子终端设备。可以理解,电子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录音笔、DV、单反相机、电脑或者置式便携设备。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采集音频信号传输装置60为第一麦克风传输线51以及第二麦克风传输线51’,第一麦克风传输线51穿设于设置于第一安放结构10上的第一通孔121与第一麦克风21电性连接,第二麦克风传输线51’穿设于设置于第二安放结构20上的第二通孔122与第二麦克风22电性连接。当进行录音时,第一麦克风传输线51以及第二麦克风传输线51’用于将第一麦克风21和第二麦克风22采集的音频传输到外部的电子终端设备中。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例中,采集音频信号传输装置60还可以通过红外、蓝牙或WIFI将音频采集装置采集的音频信号传送给电子终端设备装置。当采用无线方式时,相对于有线方式,减少了装置本身与外界接触的可能,避免了因为有线的拉扯影响录音效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麦克风传输线51以及第二麦克风传输线51’可以通过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与电子终端设备电性连接,当第一麦克风21和第二麦克风22获取语音模拟信号后,设置在音频采集装置上的采集信号转换模块50将语音模拟信号转换为语音数字信号。可以理解,该采集信号转换模块50也可以设置于电子终端设备上。采集信号转换模块50有效的解决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问题,使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采集装置与手机等电子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变为可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包括可分别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音频输入输出单元,以及第二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参考图3,第一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包括:第一麦克风21、第一扬声器41以及将所述第一麦克风21、第一扬声器41置于人体左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安放结构10;第二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包括:第二麦克风22、第二扬声器42以及将第二麦克风22、第二扬声器42置于人体左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二安放结构20。由于第一麦克风21、第一扬声器41,以及第二麦克风22、第二扬声器42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当通过该第一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采集装置包括:可分别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音频采集器和第二音频采集器;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器包括:第一麦克风,以及将所述第一麦克风置于人体左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安放结构;第二音频采集器包括:第二麦克风,以及将所述第二麦克风置于人体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二安放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采集装置包括:可分别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音频采集器和第二音频采集器;所述第一音频采集器包括:第一麦克风,以及将所述第一麦克风置于人体左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安放结构;第二音频采集器包括:第二麦克风,以及将所述第二麦克风置于人体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二安放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放结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麦克风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安放结构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外耳道口附近为耳廓周边、外耳道口与对耳轮之间的空间范围、外耳道口处或者外耳道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采集装置还包括采集音频信号传输装置,用于将采集的音频传送给电子终端设备。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音频信号传输装置采用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将音频采集装置采集的音频信号传送给电子终端设备。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采集音频信号传输装置包括:第一麦克风传输线,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麦克风电性连接;第二麦克风传输线,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麦克风电性连接。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音频信号传输装置通过红外、蓝牙或WIFI将音频采集装置采集的音频信号传送给电子终端设备装置。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频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音频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采集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音频由语音模拟信号转换为语音数字信号。9.一种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包括:可分别置于人体左右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音频输入输出单元,以及第二音频输入输出单元;所述第一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一扬声器;以及将所述第一麦克风、第一扬声器置于人体左外耳道口附近的第一安放结构;所述第二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包括:第二麦克风;第二扬声器;以及将所述第二麦克风、第二扬声器置于人体左外耳道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博
申请(专利权)人:森声数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