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微型针片材,具备:大致沿着片材主面形成于该片材的多个微型针。通过使片材弯曲而使微型针从主面立起,使立起的该微型针刺入皮肤。在至少一部分的微型针,形成有在穿刺状态中用于使形成于皮肤的裂缝露出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形式涉及一种为了辅助微型针的活性成分的投予而用的微型针片材。
技术介绍
以往,众所周知有透过皮肤来投予活性成分的微型针、以及具备有该微型针的装置。例如在后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能够旋转的微细构造装置,具备:曲线状的基材、以及贴着于该基材的第1表面上的包含有多个微细要素的滚轮构造。多个微细要素为具有既定的大小及形状而使得当微细构造装置被置于皮肤上并朝向预定的方向滚动时,可贯通皮肤的角质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032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微细构造装置中,由于是在滚轮上使微细要素突起,故在欲经由微型针使活性成分适用于皮肤之前,该针有可能会碰到并挂勾到其它物品(例如使用者的皮肤或衣服等)。于是,要求能够确保微型针的操作时的安全性。[解决问题的手段]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微型针片材,具备大致沿着片材主面形成于该片材的多个微型针,通过使片材弯曲而使微型针从主面立起,使立起的该微型针刺入皮肤,在至少一部分的微型针,在穿刺状态中,形成有用来使形成于皮肤上的裂缝露出的区域。在上述方面中,在片材被弯曲之前,微型针处于大致沿着片材主面的状态。这意味着微型针在适用于皮肤之前,微型针的前端不会从该主面上突出。因此,只要不将微型针片材适用于皮肤,就不用担心微型针与其它物体碰触或挂勾。其结果,可确保微型针操作时的安全性。此外,在至少一部分的微型针中,形成有用来使形成于皮肤上的裂缝露出的区域,故通过穿刺所产生的细微裂缝的至少一部分会露出而不会被微型针遮挡。于是,即使不拔除该微型针,活性成分亦可从该裂缝进入皮肤内,可以使活性成分的投予量相应程度地增加。在其它方面的微型针片材中,区域可以是在穿刺状态中与皮肤的表面交叉的孔或槽。在其它方面的微型针片材中,孔或槽可以从微型针的根部朝向前端延伸。在其它方面的微型针片材中,也可以为:区域位于比微型针的前端部更靠根部侧的位置,且为在穿刺状态中与皮肤的表面呈交叉的窄幅部,窄幅部的宽度比前端部的最大宽度小。在其它方面的微型针片材中,前端部也可以呈大致菱形。在其它方面的微型针片材中,立起的微型针对皮肤的穿刺角度可以为大于等于34度且小于180度。在其它方面的微型针片材中,从主面立起的微型针与从片材的曲率中心到该微型针的根部为止的虚拟线所成的最大角度可以大于90度。在其它方面的微型针片材中,最大角度可以为95度~130度。[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可确保微型针的操作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关于实施方式的微型针片材的俯视图。图2是关于实施方式的施予器的立体图。图3是对应于图2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将微型针片材安装于施予器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示意地表示穿刺形态的图。图7是表示微型针刺入皮肤的状态的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微型针的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累积渗入量的图表。图10是表示关于变形例的微型针的图。图11是表示关于其它变形例的微型针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面参照附图,一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对附图的说明中对于相同或是相应的构成组件标示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使用图1~3,说明关于实施方式的施予器10及微型针片材20的构造。微型针片材20为具有穿刺于皮肤的多数微型针的器具,施予器10是将微型针片材20适用于皮肤用的辅助装置。首先,针对微型针片材20进行说明。如第1图所示,微型针片材20为带状,具有大致沿着片材的主面21而形成于该片材的多个微型针22。这些微型针22在片材的长边方向及宽度方向分别整齐排列,所有的微型针22的前端无一例外地朝向片材的一端(在图中为左方)。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微型针22的外形为大致等腰三角形,在一部分或全部的微型针22上形成有孔22a。孔22a的形状与微型针22本身的形状基本相似,更具体而言,为底边与微型针22的根部基本一致的等腰三角形。因此,考虑到该孔22a,微型针22亦可说是呈V字状。孔22a的形状、位置、及大小并不限定于图1的例子。例如,孔22a的形状亦可与微型针22的外形相异,孔22a的底边亦可位于从微型针22的根部向前端侧偏移规定距离的位置。但是,该孔22a形成为在穿刺状态中与皮肤的表面交叉。对微型针片材20及微型针22的材料并无限定。例如可由:不锈钢、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其它金属、其它树脂、生物降解性材料、陶瓷、或是生物体吸收性材料中的任何一种材料来制作微型针片材20及微型针22。或是,将这些材料组合起来制作微型针片材20及微型针22亦可。微型针22可以通过蚀刻技术来形成。片材若为金属,则可用药液对该片材进行裁切来形成微型针22;片材若为非金属,则可用激光对该片材进行裁切而形成微型针22。孔22a亦可由同样的方法来形成。在这些情况下,在微型针22的周围会产生空隙。当然,也可以利用蚀刻以外的手法来形成微型针22。由于没有必要预先使微型针22从片材的主面21立起,所以可以容易且廉价地制造微型针片材20。对于微型针片材20的尺寸并没有限定。具体而言,厚度的下限可以是1μm、5μm、或者20μm,厚度的上限可以是1000μm、300μm、100μm、或者50μm。长度的下限可以是0.1cm也可以是1cm,长度的上限可以是50cm也可以是20cm。宽度的下限可以是0.1cm也可以是1cm,宽度的上限可以是60cm也可以是30cm。微型针片材20的长度及宽度的下限是考虑到活性成分的投予量而确定的,长度及宽度的上限是考虑到生物体的大小而确定的。对于与微型针22相关的参数并没有限定。具体而言,针的高度的下限可以是10μm,也可以是50μm,也可以是100μm,其高度的上限可以是10000μm,也可以是1000μm,也可以是500μm。针的密度的下限可以是0.05根/cm2,也可以是1根/cm2,该密度的上限可以是10000根/cm2,也可以是5000根/cm2。密度的下限是由能够投予1mg活性成分的针的根数及面积换算得出的值,而密度的上限是在考虑到针的形状的基础上的极限值。对于在一个微型针22中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针片材,其特征为:具备大致沿着片材主面形成于该片材的多个微型针,通过使前述片材弯曲而使前述微型针从前述主面立起,使立起的该微型针刺入皮肤,在至少一部分的前述微型针形成有在穿刺状态中用于使形成于前述皮肤的裂缝露出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9.06 JP 2013-1853221.一种微型针片材,其特征为:具备大致沿着片材主面形成于该
片材的多个微型针,
通过使前述片材弯曲而使前述微型针从前述主面立起,使立起的
该微型针刺入皮肤,
在至少一部分的前述微型针形成有在穿刺状态中用于使形成于前
述皮肤的裂缝露出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针片材,其中,前述区域是在穿刺状
态中与前述皮肤的表面交叉的孔或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针片材,其中,前述孔或槽从前述微
型针的根部朝向前端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针片材,其中,前述区域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直树,小仓诚,
申请(专利权)人: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