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艳艳专利>正文

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57430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6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节约成本的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包括软化水箱、管式超滤膜,软化水箱的出水口经出水管与循环泵连通,循环泵与管式超滤膜的进水口连通,管式超滤膜的产水口经产水泵、产水管与产水水箱相通,管式超滤膜的浓水出口经浓水回流管与软化水箱相通,浓水回流管上串联浓水阀,浓水回流管上并联浓水排放管,浓水排放管上串联浓水排放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采用管式超滤膜,单支膜面积大,通量高,整体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造价适中,工艺简单高效,运行费用低,预处理后出水不会对RO膜系统产生污染,管式超滤膜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运行维护更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反渗透膜(RO)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苦咸水、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浓缩水(浓水),其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若直接排放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其污染问题亟待解决。RO浓水实现零排放,需要经过RO膜再浓缩处理,形成更高浓度的浓缩液,最后通过蒸发工艺实现零排放目标。而RO浓水进入RO膜之前需要经过预处理,去除其中可能对RO膜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现有技术有两种:管式微滤膜和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第一种管式微滤膜系统,其流程为浓水通过加药反应进入微滤膜,出水进入RO膜系统进行浓缩减量,浓缩液再蒸发。因微滤膜的膜孔直径为0.1-1μm,能够截留细菌、悬浮物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但容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通过,则在加药反应中形成的碳酸钙、碳酸镁等物质不能被截留,会进入后续的RO膜系统,在RO膜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粉末污染层,对RO膜产生巨大的影响,造成膜污堵,清洗频率增加,膜寿命降低。因此在很多应用中,会在微滤膜过滤之后RO膜系统前加中空纤维膜过滤,但此时投资会增加,系统会更加复杂,占地面积大。第二种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先对RO浓水进行浓缩减量,采用加药反应、絮凝沉淀、砂滤和活性炭过滤分离、中空纤维膜超滤膜、反渗透过滤浓缩减量,浓水再蒸发的工艺。该工艺,造价适中,但是中空纤维膜膜丝直径较小,容易发生堵塞,需要定期反冲洗,且其膜丝易断,一般运行6个月之后就开始出现断丝现象,需要经常更换膜组件,运行费用较高。该工艺中还用到了絮凝沉淀、砂滤和活性炭过滤分离工艺,使系统相对复杂,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如果在北方的冬季运行,还需要考虑到保温的问题,运行费用会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节约成本的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包括软化水箱、管式超滤膜,软化水箱的出水口经出水管与循环泵连通,循环泵与管式超滤膜的进水口连通,管式超滤膜的产水口经产水泵、产水管与产水水箱相通,管式超滤膜的浓水出口经浓水回流管与软化水箱相通,浓水回流管上串联浓水阀,浓水回流管上并联浓水排放管,浓水排放管上串联浓水排放阀。本技术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进一步的,还包括反洗泵,反洗进水管经反洗泵与管式超滤膜连通。本技术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上串联第一出水阀。本技术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进一步的,所述产水管上串联产水阀。本技术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进一步的,还包括清洗水箱,清洗水箱的出水口经清洗液出水管与循环泵连通,清洗液出水管上串联第二出水阀,浓水回流管上并联清洗浓水回流管,清洗浓水回流管与清洗水箱连通,清洗浓水回流管上串联浓水回流阀,产水管上并联清洗回流管,清洗回流管与清洗水箱连通,清洗回流管上串联清洗回流阀。本技术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采用管式超滤膜,单支膜面积大,通量高,整体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造价适中,工艺简单高效,运行费用低,预处理后出水不会对RO膜系统产生污染;管式超滤膜结实耐用,不易断,具有优异的强度、抗污染、抗氧化、耐酸碱性能(pH1-13),使用寿命长,可以达到5年以上,运行维护更简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包括软化水箱1、管式超滤膜2、清洗水箱3,软化水箱1的出水口经出水管11与循环泵4连通,出水管11上串联第一出水阀12,循环泵4与管式超滤膜2的进水口连通,管式超滤膜2的产水口经产水泵5、产水管6与产水水箱7相通,产水管6上串联产水阀61,管式超滤膜2的浓水出口经浓水回流管21与软化水箱1相通,浓水回流管21上串联浓水阀22,浓水回流管21上并联浓水排放管23,浓水排放管23上串联浓水排放阀24。反洗进水管8经反洗泵9与管式超滤膜2连通。循环泵和产水泵均采用变频水泵。清洗水箱3的出水口经清洗液出水管31与循环泵4连通,清洗液出水管31上串联第二出水阀32,浓水回流管21上并联清洗浓水回流管33,清洗浓水回流管33与清洗水箱3连通,清洗浓水回流管33上串联浓水回流阀34,产水管6上并联清洗回流管35,清洗回流管35与清洗水箱3连通,清洗回流管35上串联清洗回流阀36。本技术中,管式超滤膜的数量根据处理量确定,可同时设置两组并联连接,每组可串联6-8支管式超滤膜,管式超滤膜采用德国BerghofI5型管式超滤膜。本技术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的处理过程为:RO浓水在软化水箱1中加入药剂反应,形成沉淀生成泥水混合物,通过循环泵4打入到管式超滤膜2内进行低速错流循环,沉淀被截留在膜管内,达到除硬的效果,浓水通过浓水回流管21回流到软化水箱1。当浓水中污泥浓度达到15g/L时,关闭浓水阀22,打开浓水排放阀24,通过浓水排放管23排出。干净的水透过膜管,由产水泵5送入产水水箱7,即可进入RO膜进行处理。当系统达不到设定产水量时,通过产水泵5的抽吸作用,提高产水量,当产水泵5仍不能使系统达到产水量时,通过提高循环泵4流速,提高产水压力,并通过对膜表面进行反洗和清洗,降低污染,从而提高产水量。系统运行时,反洗泵9对单支膜在线交替进行反洗,每30分钟反洗一次,反洗时间30s,每天可进行1-2次化学加强反洗,即在反洗液中加入酸性药剂进行加强反洗,无污染。进行化学清洗时,打开第二出水阀32、浓水回流阀34、清洗回流阀36,关闭其他阀门,清洗水箱3内药剂通过循环泵4打入管式超滤膜2内错流循环,对管式超滤膜2进行清洗,出水分别通过清洗回流管35、清洗浓水回流管33回流至清洗水箱3。本技术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管式超滤膜,单支膜面积大,通量高,整体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造价适中,工艺简单高效,运行费用低。与第一种管式微滤膜系统相比,管式超滤膜膜孔直径为0.001-0.02μm,能够过滤水中的悬浮物、大分子、溶解性物质等,不会对RO膜系统产生污染;与第二种中空纤维超滤膜系统相比,管式超滤膜膜管内径较大,不易出现堵塞现象,不需要定期反冲洗,只需2-8周进行化学清洗,且可取代传统的絮凝、过滤技术,无需投加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水箱、管式超滤膜,软化水箱的出水口经出水管与循环泵连通,循环泵与管式超滤膜的进水口连通,管式超滤膜的产水口经产水泵、产水管与产水水箱相通,管式超滤膜的浓水出口经浓水回流管与软化水箱相通,浓水回流管上串联浓水阀,浓水回流管上并联浓水排放管,浓水排放管上串联浓水排放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软化水箱、管式超滤膜,软化水
箱的出水口经出水管与循环泵连通,循环泵与管式超滤膜的进水口连通,管式超滤膜的产水
口经产水泵、产水管与产水水箱相通,管式超滤膜的浓水出口经浓水回流管与软化水箱相通,
浓水回流管上串联浓水阀,浓水回流管上并联浓水排放管,浓水排放管上串联浓水排放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洗泵,反洗
进水管经反洗泵与管式超滤膜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渗透膜浓水预处理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成
申请(专利权)人:石艳艳北京特里高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